東京奧運會開幕以來,今年100歲高齡的嚴秋迷上了奧運,每天都守候在電視機旁關注著奧運賽事。
8月8日晚,東京奧運會閉幕,當嚴秋從電視上得知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38金32銀18銅共88枚獎牌,位列金牌數和獎牌第二位時,他激動地為奧運健兒們喝彩。“太棒了!活了這么大歲數,親眼見到中國體育強起來了,激動、驕傲、自豪!” 從亂世中走過來,如今喜逢盛世,嚴秋感慨萬千。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位百歲老人是親歷者、建設者也是見證者。他有著怎樣的經歷呢?前些日,記者來到嚴秋家中,聆聽他的革命故事。
走進嚴秋家,只見一臺大彩電擺放在客廳前中央,滿頭銀發的嚴秋正坐在客廳沙發上。見有記者來訪,嚴秋笑著連忙招呼記者坐下。老人身材比較消瘦,聽力不太好,但精氣神十足,思維清晰,說話有條有理。
嚴秋1921年出生在防城那良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嚴秋有4個兄弟、1個姐姐,一家人靠種田為生。嚴秋從小天資聰穎,熱愛學習。6歲那年,父母節衣縮食把他送到私塾讀書。由于家庭困難,只讀了兩年,他不得已放棄學業,留在家中幫父母干農活。“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每天都是拿紅薯、芋頭、玉米這些雜糧就著稀飯一起吃,勉強充饑。”嚴秋說。后來,父親到街上做起了生意,家庭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
9歲那年,嚴秋重新步入學堂,就讀于那良小學。深知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他更加勤奮刻苦學習,在校期間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練了一手好字。
小學畢業后,嚴秋順利考上了防城中學。他進入防城中學的時候,中國處于內憂外患之中,日本侵略者正一步步瘋狂地踐踏中國領土,人民慘遭蹂躪,加上國民黨反動派的剝削與壓迫,百姓生活更是困苦不堪。
在校期間,嚴秋開始接觸到一些身份是中共地下黨員的老師和進步青年。在學習之余,嚴秋閱讀了大量的進步書刊,看了很多
延安的報紙,眼界大開。受到馬列主義的熏陶,嚴秋思想上有了新的變化,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進一步加深。
嚴秋回憶,為適應抗戰需要,曾到
延安參觀學習過的老師把學科改為戰時教育課程,在原有學科的基礎上增加政治、軍事和戰地救護知識等課程,還號召師生閱讀進步書刊,在校園懸掛各國共產主義運動領袖畫像,學??谷諝夥湛涨盎钴S,師生愛國熱情日益高漲。嚴秋和同學們一起參加了抗日宣傳隊,他們高喊“抗戰高于一切、一切服從抗戰”的口號,通過畫漫畫、發傳單、演講等形式向老百姓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宣傳愛國主義思想。他們到山上、海邊、城里、鄉下開展教育民眾、組織民眾、協助軍隊偵查特務漢奸等工作,號召大家一起來保家衛國、捍衛民族尊嚴。
在斗爭實踐中,嚴秋經受了磨煉和考驗,從一個愛國知識分子,成長為一名戰士。1941年,在防城中學,20歲的嚴秋莊嚴宣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我這一生,都要做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戰士。”嚴秋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高中畢業后,他回到那良中學任教。當時教師的薪水并不高,只能維持家人的生活。但嚴秋的志向并不在此,他關心的是國家的命運。他利用上課的機會,在學生中傳播馬列主義思想,推薦進步書刊,秘密發展黨員。嚴秋多才多藝,他還教學生唱《黃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抗日救亡的歌曲。談及過往,老人思緒一下回到幾十年前,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抗日歌曲《黃河頌》:“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1944年秋,日軍不斷地對邊境地區進行侵襲,東興、那良一帶戰云密布。同年冬,那良中學的黨員和進步師生組織了那良秘密抗日游擊小組,他們一邊宣傳動員群眾參加抗日,一邊籌集武器彈藥,發展壯大地下武裝力量,為黨領導的武裝起義做準備?!盀楸Pl家鄉,一些學生從家里拿來槍支、子彈、金銀首飾、布匹作為起義物資?!眹狼镎f。
1945年6月14日,那良抗日武裝起義爆發。次日,欽防華僑抗日游擊大隊成立,共有150人,嚴秋擔任游擊大隊第二中隊指導員。此次武裝起義是中共防城黨組織由秘密斗爭到公開武裝斗爭的轉折點,它建立了防城縣第一支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隊伍,揭開了當地革命斗爭嶄新的一頁。
在解放戰爭中,嚴秋擔任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第三支隊獨立七團政委,他跟隨部隊翻越十萬大山,采取靈活的游擊戰,與國民黨反動派的武裝力量展開反“清剿”戰斗。嚴秋的3個親兄弟和大嫂都不幸被國民黨反動派殘忍殺害。忍受著失去親人的痛苦,他把全部精力投入戰斗中?!吧缴蠜]有糧食,沒有食鹽,沒有過冬的衣服,晚上就睡在臨時搭的茅草屋里,餓了就挖野菜吃,勉強能充饑?!被仡櫮嵌螒馉帤q月,嚴秋神色凝重,眼角淚花閃爍。他說:“那時的條件非常艱難,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畏縮不前?!? 新中國成立后,嚴秋轉業回地方,相繼在
百色、河池、
南寧等地任職,不管在哪個崗位,他都忠于職守、盡職盡責,帶領鄉親們搞生產、謀發展。
退休多年,嚴秋還保持著工作時養成的習慣,每天準時看《新聞聯播》、翻看當天的報紙,緊跟時勢發展腳步。他還堅持適當地鍛煉,身體還算硬朗。除此之外,嚴秋的生活幾乎沒有別的娛樂方式,在許多人看來有些無趣,但子女們懂他。
家中有位老黨員就像有一面旗幟?!拔野挚措娨晻r,會看一些紅色電影、紅色故事,那是他們那個年代的一些回憶?!倍鹤訃烂髡f,在自家兄妹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的紅色基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兄妹4人都相繼入了黨。嚴明說:“爸爸經常對我們說,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如今,嚴秋家已是四世同堂,一家人和睦幸福。雖然和家人居住在
南寧,但他一直心系著家鄉的發展。
前些年的清明節,嚴秋和家人回那良掃墓,去參觀了那良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重走當年參加革命時走過的路。他還和退休的老同事一起去港口區旅游。昔日的小漁村已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門戶城市,寬闊的大道、林立的高樓、繁忙的碼頭、充滿生機的紅樹林……
防城港的變化讓嚴秋不禁感嘆:“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好了千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