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統計,全國985、211高校數量增長速度十分緩慢,985高校僅有39所,211高校也僅有116所,而每年能夠進入到這些高校的學生占比不到10%,也僅僅只有5%。
這樣看來,能考上985、211大學的學生都是學霸,競爭壓力也是可想而知的,就像傳說中的“神仙打架”,在畢業后的就業率,更是值得關注的,而不少學生也感慨,自己跌水平不高,真的達不到考入這樣院校的標準,只能看著其他學生步入更高的臺階。
但實際上,只有在經歷了985、211高校歷練后才知道,為什么要拼盡全力考入這些高校,這背后的原因非常現實。
985、211大學到底好在哪?畢業生說出真相:四大優勢一般大學比不了
想進入985、211高校不容易,但經歷過一次的畢業生,真的力推自己做就讀的高校,當問其原因時,這4點是不少學生炫耀的資本,更是實力的證明。
保研機會多,起點高出一大截:這些重點高校會有很多的保研的機會,只要自己目標明確,從一開始就想考研,就可以借此平臺,積極表現,爭取保研名額。
而且保研名額會被公示,高校保研的通過率在95%以上,對自己提升學歷,增長見識提供了更實際更直接的機會。
就業崗位可選性強,就業率達到97%:重點高校畢業生,都是專項的技術型人才。
有的學生在學校期間,就參加學科小組,進行學科專題研究,在專家教師的帶領下,完成自己的課題,獲得不錯的實踐機會,一些企事業單位,國家政府機關,都會在這些高校中選拔人才。
只要自己足夠優秀,就會脫穎而出,畢業之后不愁就業,甚至是自己在眾多優質單位中進行選擇。
在大學期間完成試錯,畢業后擴展人脈:因為每年政府會將先進的教學資源,優質的師資力量投入到高校建設中。
因此,能夠給學生足夠多的試錯機會,允許學生在不違反校規的情況下,完成自己的學業,并且接觸優質的人脈關系,比如同學,老師,甚至是自己的另一半。
這樣關系的建立,為畢業后自己的發展也搭建了人脈,同學之間可以戶型幫助,也可以隨時和教授互動,這樣的優勢是其他學校不能比擬的。
在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更有優勢:再求穩定發展中,高校畢業生有更多機會考取公務員,享受國家薪資待遇,進入事業單位也占有優勢。
因為985/211的畢業生學歷較高,這對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十分牢固的基礎,不用再費心勞力的步步提升學歷,可以說,只要自己穩扎穩打,就會獲得穩定薪資和崗位。
盡管高校畢業生有多的優勢,但是成為這其中的一員,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對于學生們來說,必須要講求技巧和習慣,不斷深挖自己的能力,才能成為學霸。
哪些學生有機會進入985/211高校,這些素質必須具備
目標明確,學習計劃完善。想考高校,目標很重要,把自己定位在哪里,就會成為哪里的一員,當目標明確,身邊的瑣碎事情就會為自己讓路,不頹廢,不驕傲,踏踏實實學習,一步一步做好計劃。
計劃的設計要根據每個階段的學習特質,不斷增加難度也好,還是一直不溫不火也好,都要緊跟學習節奏,有針對性地做計劃,精確到每天的每個時間段,用自律打造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把考試看做常態,把作業當成測驗。積極面對考試,把考試看作是常態,平和心態面對考試,積極總結自己的錯題。
反復去練習,精進自己的答題技巧,在平時做作業的時候,就要認真對待,善于總結重點,難點,帶著疑問和老師互動,讓每節課都有收獲。
在平時也不要放慢學習節奏,找好節奏后,就要一直堅持,讓自己穩住心態,面臨每一次模擬考試,最終攻下高考大關。
了解高校詳情,知己知彼。在平時,可以多了解自己感興趣高效的訊息,知道其發展的側重點。
能夠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狀態,知道高校的錄取條件,分數線高低,這樣可以讓自己更有動力,結合往年的考題,對自己進行有效評估,看看自己的差距,查缺補漏,讓自己不留遺憾。
考不上985、211的學生也不用灰心,我們一樣可以逆襲
普通高校的學生也不用擔心自己比不過985、211高校學生,因為未來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不斷提升學歷,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進入一個自己喜歡的崗位。
一般來說,普通高校學習壓力相對來說小一點,學習氛圍更輕松,也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不少普通高校的畢業生在企業中擔任舉足輕重的崗位。
有70%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也不會發愁,甚至也會有出國留學的機會,只要自己把握機遇,未來可期,各有所長。
寫在最后: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并不是高校就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的人才,只有自己找準定位,定好目標,向著目標不斷努力,就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