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勐統鎮新城古名為 蠻澗 (傣語),位于勐統社區,因光緒三年(1877)第23任土司景玉金將土司衙門從勐統下街遷署于此,更名為 新城 ,并沿用至今。
據《云南概況》載:云南共有土司二百五十八家,勐統(灣甸)景氏土司就是其中之一,土司在自己的轄區內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生殺予奪。轄區內的一切都是土司的私有財產,轄區人民是土司的奴隸。景氏土司在自己轄區內演繹了28任546年的歷史。
土司府遺址
在景氏土司承襲28任期間,先后5次遷署。《昌寧縣志》記載,灣甸土知州署,俗稱土司衙門,最初設于灣甸老壩娥,后旋遷至大城。第14任土司景毓英,遷署于耿戛(今更戛大寨子一帶)。據土司后人景家權講述,咸豐九年(1859),第22任土司景福保始設署于勐統下街(今勐統文化站)。光緒三年(1877)第23任土司景玉金又遷署于蠻澗,后改名新城(今勐統新城)。民國元年(1912)第24任土司景紹文又將州署遷至勐統上街(今勐統鎮政府)稱 大衙門 ,負責處理重大事項,今文化站稱 二衙門 負責處理當地群眾民事糾紛。
同治末年(公元1873)年,二十二任土司景福保故,代辦與景福保之子景玉金爭執印信,暫難襲職,景玉金為了為了得到朝廷的認可,正式襲職,于是向鶴慶丁門軍在保山的點當鋪將更戛和幫小兩鄉抵押借銀錢3000兩,作為承襲進貢謝恩之用。光緒三年(1877)得以正式襲職。經過長達三年的漫長的等待,景玉金得襲土司,為第二十三任土司。襲職后,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避免一些紛擾,由于當時勐統地居住著回族,經歷 紅白旗亂 ,居住在勐統的回民在燒毀芒澗緬寺后整體搬遷到營盤鎮,因為新城是勐統境內土著居民傣族唯一的居住地,把土司府遷署新城,為了更好的保護本民族的根,重新修建了緬寺。新建的土司府臨山傍水,前有勐統大河,臨近有新城河環繞,據當地老人講,新城土司府占地20多畝,有私塾,有佛高15米氣勢恢宏的緬寺,有傣族土司最大的色林。
夜色中的傣族文化活動園
新城嘎光舞蹈隊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駛去,清澈的新城河圍繞著寨子緩緩流淌,小河的竹橋變成了水泥大橋,一條條水泥路阡陌貫通,一棟棟小樓掩映在翠綠的鳳尾竹里,夜色中的傣族文體活動園里,跳廣場舞、打籃球,健身運動的人們是一道悠閑的風景,傣族傳統文化得到了傳承和發揚,多姿多彩的傣族風情讓新城散發出無限的民族文化魅力。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