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電商們正在大力推介藍田各類產品。
近年來,藍田縣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發展之路,聚焦“六穩”“六保”任務,抓好“七項工作”,建設“五有六好五示范”的綠色藍田、幸福家園,走出了一條以綠色生態為底色,以創新和轉變發展方式為動力,商品和服務質量普遍持續提升;投入產出效率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日前,記者深入到藍田基層一線,真切、鮮明地感受和領略到藍田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顯著成效。
藍田玉、柿子醋“飛進”千家萬戶
為高質量發展插上互聯網翅膀
11月6日,記者來到藍田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盡管當天是休息日,但這里的電商們依舊很忙碌。“開始”,隨著工作人員給出的倒計時信號,收音設備開啟,環形閃光燈亮起,陜西璞之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網絡直播在藍田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例行開始。主播一邊歡迎不斷進入直播間的觀眾,一邊不時用強光手電筒照著手里的藍田玉鐲,為直播間的網友介紹著手鐲的圈口、成色等,不一會兒,好幾只玉鐲便以每只699元的價格成交。
陜西璞之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懷山告訴記者,他們公司2020年成立,是首家入駐藍田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公司之一,主要經營藍田玉的設計開發、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線上銷售全產業鏈運營。目前,他們公司已經開發出300多種款式,產品包含耳飾、手鐲、吊墜、玉牌等品類,現月銷售額約500萬元。
隨著網絡銷售快速崛起,藍田玉的銷售模式也迅速由傳統線下店鋪朝著電商方面轉型。藍田玉中外馳名,但產品一度以“粗、大、笨”為特征,既影響了藍田玉的聲譽,也造成了資源浪費。如今,藍田玉無論在玉石加工,還是銷售方式方面,都實現了質的飛躍,精致的款式、多樣的造型使藍田玉的市場聲譽和單位重量價值都得到大幅提升。藍田玉與電商深度融合,既加快了產品銷售電商化進程,又加速推進了產業發展。
“這個是我們藍田’九間房’品牌柿子醋,它色澤橘黃、晶瑩透亮、采用民間傳統大缸釀造工藝,現在我來試喝一下——醋味濃郁、過喉醇綿……”直播間里,主播通過直播鏡頭正在向網友展示推介“九間房”品牌柿子醋。
“哇塞,純天然零添加!”“喜歡!”“我愛吃醋,因為我在乎你”“看上去味道不錯”……一條條彈出的評論,讓剛剛開播的直播間很快火了起來,訂單隨之也多了起來。
藍田縣盛產柿子,深秋季,在秋霜的浸染下,一個個紅彤彤的柿子掛滿枝頭,仿佛一盞盞火紅的小燈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柿子大多無人問津,任由荒廢。如何將柿子資源利用起來助農增收?藍田縣聚農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三斤柿子可以做成一斤醋,三斤柿子他們收來成本價為3元左右,而一斤醋他們做成產品售價為25元,大大提升了柿子的附加值。今年一斤柿子的收購價在1元左右,他們從農戶手中收購了500噸柿子,這讓當地農戶們掙了一筆不小的收入。如今“九間房”品牌柿子醋已經取得國務院扶貧產品認證,公司也搭上電商這列快車,積極利用淘寶、天貓、抖音、小紅書等互聯網平臺銷售柿子醋,通過電商讓“九間房”品牌柿子醋“飛進”千家萬戶, 帶動當地百姓致富增收。
今年以來,藍田縣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堅持把發展“電子商務+特色產業”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緊抓國家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政策機遇,推動電商產業發展駛入高速快車道。藍田玉已納入“2021年薇婭鄉村振興產業帶扶持計劃”,藍田饸饹“百城千店”發展正全面推進。藍田縣繼2016年創建國家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后又成功入選“2021年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省商務廳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1-6月份藍田縣農村網絡零售額15.09億元,全省排名第2,占比7.18%;全縣電商企業109家、物流企業53家,其中跨境電商企業5家,生產型電商企業占比93.7%。更多傳統企業、個體戶結合電商銷售新模式,在各類電商平臺開設網店2000余家,其中抖音平臺“10萬+”粉絲量用戶36人,直播帶貨27人;已招商洽談京東集團、阿里巴巴、云集集團、洛可可設計集團、杭州謙尋公司(薇婭直播基地)等知名企業投資合作,在京東、淘寶、抖音、拼多多、小紅書、京喜、美團、橙心優選等平臺開設藍田玉、家具、農特產品、白皮松等專營店、自營店等24個。其中,天貓“藍田玉官方旗艦店”自2020年8月20日開業至今,累計銷售額6105萬元,銷售產品17.1萬件,上新產品330款;京東平臺藍田家具旗艦店于9月初正式上線運營。藍田縣電商三級服務體系共建設鎮村電商服務站點259個,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底,通過服務站帶動全縣300多戶貧困戶實現增收140多萬元,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
推廣特色區域公共品牌
以品牌化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11月5日, 正值大蔥收獲的季節,記者在藍田縣三官廟鎮曹灣村現代農業示范園看到,地里一排排整齊的大蔥翠綠挺拔,長勢喜人,十幾個工人正在忙碌著起蔥,捆扎、裝車,豐收的喜悅掛在臉上。“這一年我一直在這里干活,光勞務收入就有3萬多元,既賺了錢還能照顧家里,日子越過越紅火。”看著滿載大蔥的車向遠方駛去,村民周網權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金山大蔥這個品牌由來已久,是三官廟鎮最負盛名的特色優勢農產品,素以“蔥高、白長、脆嫩、味甜”著稱。曹灣村村支書武紅武說:“我們金山大蔥雖然品質優良,但由于缺乏統一的品牌和穩定的銷售渠道,在規模和收益上總難大幅提升,現在有了供銷聯社這個渠道和‘藍田果蔬’這個區域公共品牌,讓我們規模種植大蔥信心和底氣更足了。我們明年計劃在今年170畝種植面積的基礎上,擴大到500畝,力爭畝產值過萬元。”
縣域特色產業和特產是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而縣域公共品牌的建立和塑造則是區域特色產業、特色產品大規模、高效益走向廣闊市場的重要條件。今年5月13日,藍田發布了系列區域公共品牌,力求以品牌化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藍田縣區域公共品牌包括“美域藍田”和“藍田民宿”“藍田白皮松”“藍田果蔬”等產業品牌LOGO與品牌口號,其具有鮮名的地方特色、價值內涵及辨識度。藍田縣系列區域公共品牌發布以來,對藍田地域特色產業和產品高品質、高效益走向巿場,推進高質量發展,對接當代消費需求,增加農戶收入起到了顯著作用。
藍田縣供銷聯社馮衛斌主任說:“‘藍田果蔬’公共品牌發布以來,我們充分發揮供銷聯社作用,在縣域范圍內,對現有農產品資源進行摸底排查,并通過相關檢測和認證,對符合‘藍田果蔬’公共品牌的農產品,進行分類整合,形成系列產品,讓標準化、體系化的‘藍田果蔬’系列農產品形成強大的市場沖擊力。目前我們投入市場的香菇、小青菜、金山大蔥等蔬菜全部做到優質優價,今秋以來,已累計銷售10萬余斤,收入約50萬元左右。”
下一步,縣供銷聯社將進一步利用和發揮“藍田果蔬”公共品牌影響力,力爭通過1-2年的工作,建立起相對完善的“藍田果蔬”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評價和保護體系,把以華胥大杏、洩湖大櫻桃、金山大蔥等為代表的“藍田果蔬”打造成全省、全國知名品牌,以推進鄉村振興、農戶增收。
辦好廚師學校
擦亮“中國陜菜之鄉”金字招牌
人口多、可耕地面積少,且70%的地區處于秦嶺生態保護區是藍田縣基本的稟賦條件。如何在這樣的條件下,實現高質量、高效益發展?依托中國著名的“廚師之鄉”“陜菜之鄉”傳統優勢,“建設一所廚師培訓學校”,通過提升勞動者技能、技藝水平,以人才“引擎”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持續增收注入動力,這是藍田縣給出的答案之一。
今年9月1日,藍田廚師學校作為藍田第一所正規專業廚師院校已正式開學。11月5日,記者在這里看到,教室里有近百名身著廚師服的年輕學子,在校烹飪老師的指導下,有的在磨煉刀工、有的在顛勺炒菜、有的在制作面點,忙得不亦樂乎。
“我是今年9月來到藍田廚師學校的,在這里我們不僅能夠學到專業的烹飪技藝還能繼續進行文化課學習。”學員周佳樂告訴記者,掌握了廚藝技藝不僅就業不愁,而且收入會比單靠體力打工高得多。學員李海洋原本已被高中錄取,但在得知藍田廚師學校正式開始招生的消息后,他立即申請轉入學習。他和家人都認為,掌握一門實實在在的技藝,不但增加了家庭收入,還實現了人生價值。
據藍田廚師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目前有278名學生,課程設置為30%文化課、60%專業課,10%專業理論課,目前已形成了中餐烹飪和中西點兩個教學方向。通過3年的教學培養,學生畢業后可直通高職院校繼續深造,也可在星級酒店賓館就業或者選擇自己開店創業,就業渠道廣。
依托藍田地方特色小吃品種繁多、特色鮮明,知名度較高的實際,學校還將開設藍田地方小吃特色專業,培養特色人才。同時設立中國饸饹研究院,配合“百城千店”計劃,加大技術研究和有技藝懂經營的人才培養,以技能促創業就業。
在穩步發展的基礎上,藍田縣計劃3年內將藍田廚師學校打造成西安市名牌學校,將烹飪專業辦成名牌專業,免費錄取更多的藍田青少年在此學習,助力創業就業。
為進一步擦亮“中國陜菜之鄉”的金字招牌,實現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群眾增收,藍田縣制定印發了“打造藍田廚師品牌‘十個一’實施細則”,通過實施名校、名師、名廚、名宴、名菜、名店、名優小吃街、名優農產品“八名”工程,讓藍田勺勺攪香世界。
民宿、農業示范園等特色產業發展
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11月5日,記者走進藍田縣樊家村非洲菊種植大棚,但見一片生機盎然,各色非洲菊競相綻放。大棚內,正在務工的村民們正忙著分揀各色花朵。“在村里的產業合作社打工,既能照顧家還能賺到錢。”村民李文花高興地說,每天與鮮花為伴,整個人心情都好了。“非洲菊是我們樊家村的幸福花、致富花。”藍田縣三里鎮樊家村村支書楊養儒說。
堅持以高質量產業支撐高質量發展,藍田縣通過引入環境友好,綠色高效產業和依托藍田資源稟賦做好農業、特色產業文章,推動縣域經濟城鄉協調,產業興旺,活力迸發,發展動能越來越強勁。
作為以產業興旺推進鄉村振興的典型代表,三里鎮樊家村結合實際,依托民宿、自然風光、美麗鄉村等資源,發展鄉村旅游項目,積極推行“現代農業+民宿”產業發展模式。增強集體經濟實力,目前已投資75萬元,建成100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站一座,年收入10萬元;投資150.04萬元,建設占地11畝的5棟溫室大棚,栽植美早、布魯克斯、福晨等優良品種櫻桃708棵,預計年產出收益可達到45萬元。
集花卉種植、觀光游覽為一體,樊家村著力打造的現代農業花卉示范園占地80畝,有70座花卉大棚,種植著非洲菊和向日葵等花卉。非洲菊1年種植3年收益,經過采摘、包裝,通過線上、線下銷往全國各地。現在示范園一天至少可以賣出去1000到2000多株花,一畝地產值將近1萬元,年產值可達70萬元。
依托現代農業花卉示范園,樊家村還建起了集插花、茶藝為一體的展示廳和體驗館,吸引游客,也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利用閑置房屋和廢棄學校,開發民宿打造集感悟鄉愁、休閑觀光、果蔬采摘、農耕體驗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樊家村特色產業的發展,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為更多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實現了村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扮靚鄉村的美好愿景。
據統計,近5年,藍田縣已累計實施重大項目566個,完成投資428億元。2021年省市重點項目數量及投資額較2020年分別增長85.71%和182.97%,連續3個季度獲得全市重點項目觀摩點評優秀等次。其中,三元科技創新園引領著先進制造業提檔升級。電子商務產業園為電商企業提供優質環境和時尚服務,韻達西北快遞電商總部、中通快遞集團西北總部等龍頭企業云集藍田,西安通用機場、外環高速,使藍田成為物流樞紐地。
在以高質量綠色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方面,藍田縣著力打造環境、社會資本與村集體合作的“美麗鄉村+鄉村旅游+綠色產業”模式不斷成熟。綠色果蔬、花卉苗木、食用菌等產業加速成勢,大西安“菜籃子”“果籃子”地位更加鮮明。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