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本來覺得引入掃碼開門是為了方便,但是實際使用起來,卻有很多不便之處。 昨天,家住姑蘇區西園路533號的劉方慧到西園社區反映,其小區單元門新安裝的二維碼開門系統不僅注冊流程多,而且家里老人小孩都沒有智能手機,沒法掃二維碼,經常進不去樓道,特別麻煩。
事實上,在西園路533號小區,有劉方慧這樣煩惱的居民不在少數。自從前段時間小區開始使用二維碼掃碼開門后,居民們普遍對此 水土不服 ,甚至還有人用石頭抵住大門,防止門自動關閉。掃碼開門的引入,本是為了方便居民生活,為何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對此,昨天,記者到該小區進行了探訪。
初衷:讓小區管理更規范
西園路533號是原安利化工廠的職工宿舍,始建于1993年,共兩幢,是典型的老舊零星樓宇,因沒有物業管理,人防、物防設施薄弱,原先樓道門口都沒有安裝防盜門,外來人員隨意進出,給社區安防管理等工作帶來極大不便。今年5月份,在多方協調下,姑蘇區住建委免費為這兩幢樓安裝了8扇鐵門。
安裝好防盜門后,大家也想像很多新小區一樣,擁有智能門禁系統,讓小區的管理更加規范。 劉方慧說,前段時間,推廣二維碼開門技術的公司到小區宣傳。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在大門上安裝智能鎖控制開關。居民需微信掃一掃和智能鎖控制開關關聯的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并進行綁定,即可實現 掃碼開門 。
同時,常住的居民還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的 訪客通行 功能,打開后,填入訪客信息并發給對方,訪客到達門崗后,打開接收到的小程序邀請就能實現一鍵開門,改變了以往人工查看身份證件的繁瑣登記制度。 我們是無物業的自治小區,當時大家都覺得有了這個門禁,既可以讓小區管理更規范,還可以避免遺失門禁卡的不便,所以自治委員會一致通過了安裝方案。 劉方慧說。
麻煩:注冊流程繁瑣,擔心個人隱私泄露
令西園路533號小區居民沒想到的是,掃碼開門系統安裝沒過多久, 甜蜜期 就結束了。 當時安裝人員在的時候,幫我們完成了后臺注冊,但是自己操作的時候,真的感覺有點繁瑣。 72歲的胥根源說,二維碼門禁開始使用時,安裝人員先幫他完成了后臺的注冊,但是他的老伴兒當時不在場,后來自己注冊時就不會了。
昨天,記者在現場嘗試了該門禁的注冊流程。首先,使用者需要用微信掃描大門邊的二維碼,二維碼跳轉到的公眾號里會彈出一個鏈接,點進去后,要再添加客服微信,客服會再推送一個鏈接。最后,使用者才能填寫個人信息進行注冊。 這對于老人來說,確實有點繁瑣,而且更別說我們家對門的那戶,兩人都沒有智能手機,要怎么使用呢。 胥根源說,原本覺得很方便,沒想到并不是那樣。
除了覺得注冊流程繁瑣之外,也有居民擔心個人隱私會泄露。 在最后的注冊流程,需要填寫真實姓名、具體到門的房間號,如果是業主,還要上傳水電單或房屋合同。 63歲的小區住戶吳永祥說,雖然安裝前他們得知后臺審核權限在社區,但是對于個人信息被這么收集,他們還是會比較擔心。
辦法:盡快落實刷卡門禁,同時加強掃碼培訓
針對部分老年人反映的沒有智能手機無法開門的問題,我們會盡快推進落實刷卡門禁。 西園社區黨委書記劉東瀛表示,當初小區的防盜門在安裝時,已經預留了刷卡門禁的位置。現在安裝刷卡門禁,首先需要征得所有居民的同意,以完成卡片數據的錄入。在這過程中,社區和街道也會盡力協調多方資源,幫助解決溝通、資金和安裝等方面的問題。
對于掃碼門禁使用困難的問題,劉東瀛說,社區工作人員近期會安排志愿者幫助小區居民完成后臺注冊登記,并在門口的二維碼旁邊貼上更詳細的使用說明。而有些居民擔心個人隱私會被泄露,記者采訪了社區負責后臺管理的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居民在注冊時,只需要填寫門牌號,可以不填寫真實姓名。在審核時,他會對照人普數據進行核實。
這段時間,也有人建議直接拆除這個掃碼開門系統,但是我們經過幾次居民會議討論后,還是決定保留。 劉東瀛說,在前期的摸底調查中,老舊小區門崗暴露出的設備陳舊、人員出入混亂、訪客登記姓名電話真實性難以分辨等諸多問題,是目前老舊小區管理上的 痛點 之一,因門崗登記導致業主、訪客與物業管理人員發生沖突的事情更是屢見不鮮。 新技術的采用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只要有利于居民,我們都會盡力幫助解決問題。 劉東瀛說。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