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央視報道說,在武漢市武昌區南湖街道中央花園社區,文藝志愿者們自編自導自演的《左鄰右舍》情景劇正在上演,劇中講述的互幫互助的愛心故事正是社區里近3000名志愿者的生動寫照。從環境綠化到老人照料,志愿服務體現在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央花園社區還創新開展由一個網格黨支部帶領兩支社區志愿團隊的方式,一起承擔社區治理任務。
共建文明新風尚,中央花園社區正是武漢建設“志愿者之城”的一個縮影。通過不斷探索志愿服務機制,市民參與志愿服務的動力不斷提升。武漢市注冊志愿者超過257萬人,志愿服務隊涵蓋理論宣傳、垃圾分類等多個領域,“人人爭做志愿者”的文明之根也在這座英雄的城市愈扎愈牢。
在中央花園社區,活躍著“五心”志愿者,他們是順民心的“啄木鳥”、暖民心的“岔巴子”、聚民心的“吹鼓手”、知民心的“管得寬”、得民心的“老頑童”,通過他們,社區努力探索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常態化的有效路徑,形成了“推開門就有志愿者,走出門都是志愿者,人人爭當志愿者”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武漢市厚植文明實踐的群眾基礎,不斷探索志愿服務新機制,廣大市民參與志愿服務的動力不斷提升,志愿服務蔚然成風。武漢采用多元化激勵方式,通過完善志愿者保險支付,推廣“愛心銀行”“愛心公益超市”等志愿服務積分儲蓄兌換的做法,對志愿服務等文明行為進行激勵回饋,樹立德者有得的價值導向。
一城好人凝聚向上力量
——武漢建設更高水平文明城市見聞
據新華社電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近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的激昂旋律在武漢洪山區旭光學校響起,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88歲退休教師況德淳為該校師生帶來了一堂生動的紅色教育課。
這是武漢市文明辦推動“武漢因你而榮”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武漢是一座充滿英雄氣概的“志愿者之城”。
“00后”張玉欣是武漢眾多志愿者中的一員。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看到社區人手短缺,不顧家人擔憂主動報名參加“志愿服務關愛行動”,為社區居民買藥送藥。一次,她跑了一整天,終于買到一種叫“球蛋白”的藥物,并送到所需居民手中,對方特別感動。張玉欣說:“這讓我更明白一名志愿者的價值,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在武漢,像張玉欣這樣的志愿者有很多。統計顯示,武漢全市注冊志愿者人數占常住人口比例超過20%,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18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17人。
人人崇尚文明、踐行文明,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不竭的精神動力。
去年,武漢民生和社會事業支出占財政支出總額的78%;近年來,累計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超過100萬套,惠及270萬人;目前,政務服務網上可辦比例達99.2%……在文明創建中,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武漢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作為正在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武漢將持續深化高水平文明創建,奮力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為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