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十四五”期間,西林縣緊緊圍繞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綠色發展區定位,突出廣西向西重要門戶和接邊少數民族地區特色,找準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的契合點、切入點、發力點,聚焦重點領域,奮力打造“八個先行示范區”。
聚焦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區。以西林列入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為契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動鄉村振興。重點推進縣城看新區、鄉鎮看駐地、農村看“兩高”提升工程,在馱娘江流域、古馬沿線上興建新豐村、紅星村等一批鄉村振興示范點,以點連線,以線帶面,提升鄉村風貌之“形”。推動全縣“四個十萬畝”產業均衡發展,重點鞏固提升水果、茶葉產業,加快發展油茶、林下經濟,壯大鄉村產業之“實”。實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開展移風易俗、好家風評比等鄉風文明建設,鑄牢鄉村文明之“魂”。
聚焦轉型發展,打造經濟發展先行示范區。實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打好產業振興攻堅戰,推動第一產業向深加工轉型,加快建設木材、水果等深加工產業鏈,推動生豬牛羊等屠宰廠、肉聯廠、冷鏈物流交易倉儲中心等項目建設。全方位實施向西發展戰略,加強云貴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整合,全力打造金山產業園區、物流園區、大數據中心、古障輕工業園等臨邊產業集群。堅持走文旅結合發展之路,打造“親近自然、休閑臨江、康養臨湖”旅游模式,重點推進桂滇黔萬峰湖跨省區旅游經濟合作區和西林馱娘江風情旅游帶建設,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特色,主動融入云貴旅游圈。大力支持企業發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力爭引進一批好的重大項目和“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積極培育規上工業。深入實施科技興農、科技惠民等工程,探索實施“科創貸”等金融支持政策,加大扶持企業研發投入,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
聚焦區位優勢,打造開發開放先行示范區。持續在“開放引領、內外聯動、暢通循環、務求實效”上下功夫,打造面向西南的重要開放門戶。加快建成田林至西林至云南羅平、貴州興義至西林至云南廣南、貴州冊亨至西林至云南富寧等3條高速公路,加快建成西平至那佐至云南富寧、那佐弄汪至云南廣南、古障至云南丘北等二三級公路,不斷完善縣域內交通主干網、區域網及與周邊的互聯互通網,把西林從交通末梢建成交通樞紐和門戶城市。借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和“灣企入桂”好時機,引進一批建鏈、補鏈、強鏈的企業和項目。積極與貴州等國內大數據發展發達地區深度交流,加強大信息數據共享、開發與合作。
聚焦生態文明,打造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緊緊圍繞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綠色發展區的功能和定位,大力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加強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管理,嚴守“三條控制線”,引導形成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嚴厲打擊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等違法犯罪行為。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嚴格控制空氣質量指標(PM2.5和PM10),加大對馱娘江、萬峰湖等重點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高標準推進生產、生活污水處理擴容和提標改造工程,抓好農業固體廢棄物綜合治理,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持續改善土壤環境。制定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計劃,著力打造一批低碳社區、園區和企業。探索建立“生態銀行”,通過資源收儲、資本賦能和市場化運作,努力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聚焦民主法治,打造社會治理先行示范區。堅持黨的領導,不斷鞏固政通人和、團結民主、拼搏進取的生動局面,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西林”。持續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信訪和涉穩風險,提高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力爭實現“平安西林”十九連創。
聚焦民生福祉,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短板,不斷促進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提升低收入群體素質,多渠道開發公益性崗位,加大重點人群就業創業扶持力度,著力解決好困難群體、特殊群體的就業創業問題。支持群眾通過土地入股、出租、轉包等多種形式參與規模化、產業化經營,加快網購、電商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鼓勵和發展優質民辦教育,著力提高幼教普及率,推進高中教育集團辦學和初中“縣管校聘”改革,進一步激發教師教育教學活力。健全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制度和社會救助福利體系,完善保障性住房供給政策,全力保障民生福祉。深入推進醫改,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筑牢生命屏障,保障全民健康。
聚焦意識形態,打造精神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圍繞使命任務,推動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制,牢牢把住意識形態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重點防范和化解網絡輿情等領域風險。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等平臺,實施宣傳報道精品工程,講好西林故事,傳播好西林聲音。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建設,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西林當代文學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加大“唱婭王”“龍崖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開發,高質量辦好享受自治縣待遇30周年活動,提升對外形象和影響力。
聚焦黨的建設,打造區域黨建先行示范區。以民族團結攜手先鋒行為指導,以品牌建設為突破口,正本清源,強基固本,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第一議題”制度,優化升級“1234”工作法,打造農村“黨建聯合體”品牌,深入實施“民族團結攜手先鋒行”黨建工程和村級集體經濟“100工程”,開展“紅旗鄉鎮黨委”“鄉村振興·爭創五旗”評選活動,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鮮明用人導向,實施“回聲工程”及鄉土人才培育和社會事業急需緊缺人才回引工程,建設政治過硬能力扎實的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