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全黨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11月26日上午,陽光正好,含山縣陶廠鎮銅廟村的小廣場上,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李立與村民們圍坐在一起,聆聽著應急廣播里播放的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探討著下一步發展之策。
“我們將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做好各項服務工作,把產業做起來,使村子美起來,讓村民富起來。”有了遵循、就找到方向,李立表示,目前,銅廟村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道路亮化工程,謀劃特色大米種植,并通過有效盤活閑置資產,建成近18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通過租賃給相關企業,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務工就業,預計可增加村集體收入17萬元左右。
黨建引領風帆勁,鄉村振興正當時。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朝著農村更美、農業更強、農民更富的目標,馬鞍山正邁向全面鄉村振興的“新賽場”。
濮塘鎮南池村。記者 唐焱 攝
堅持因村施策,選派141名黨性強、頭腦活的干部進駐47個村開展鄉村振興工作;換屆換出新氣象,一批綜合素質好、群眾認可度高的優秀人才進入“兩委”班子;開展任職培訓,“曬業績、談經驗”,在趕學比超中增強工作本領;堅持強基領航,加強組織建設,嚴格黨務公開、村務公開程序,扎實推行考核……
只見和縣歷陽鎮萬壽村,外引技術能人,內聯三大村落,羊肚菌種植項目建設一派火熱。隨著大棚安裝完畢,羊肚菌種子將在25畝大棚里“安家”,“潛伏”一個冬季后,在明年春天破土發芽,可為村集體經濟每年帶來近75萬元的收入。
和縣石楊鎮綽廟社區,鋪道路、修溝渠、清河塘、種花草……建設不松懈,一天一變化,“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的畫卷正徐徐展開。“我們將統籌考慮基礎設施、村莊綠化、人居環境整治等要素,挖掘村莊自然、歷史、民俗、文化等特點,高水平規劃、高水平建設,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綽廟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武明乾說。
和縣石楊鎮綽廟社區
當涂縣烏溪鎮七房村,開展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試點,依托網格黨小組建立“一網四員”,讓黨員服務群眾有崗位有職責;依托志愿者服務隊伍,創新打造“信用積分+志愿服務”的工作模式,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積極性。基層治理由“村里事”變“家家事”、從“要我參與”到“我要參與”。“在我們村,志愿服務的紅馬甲大家爭著穿。”村民周時林感嘆。
走進博望區丹陽鎮百峰村,村里架橋梁、企業來合作,閑置田地變身“生態農場”,越來越多的村民種起綠色有機蔬菜。“生態農場一期已漸有成效,二期、三期排上日程,屆時將結合鄉村旅游,開展休閑垂釣、自助采摘等活動,走上生態致富路。”駐村工作隊隊長焦寧說。
博望區丹陽鎮百峰村
希望的田野,正積蓄起鄉村振興的無限動能,鄉親們發家致富的精氣神也是越來越足。
“90后”農場主金曉雨流轉耕地面積1200多畝,帶動農戶600多戶,在這個秋天里,稻谷歸倉、雞鴨成群、農產品“上網”,迎來屬于自己的“豐收”;當涂縣姑孰鎮西大社區漁民周老四承包下寶塔村中心村民組的125畝河溝水面養殖魚蟹蝦等水產品,近兩年年平均收益15萬元,完成“捕魚人”到“養魚人”的完美轉變……
“全會公報提出,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而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三農’絕不能掉隊。”市鄉村振興局負責人表示,我市將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到鄉村振興各項工作中,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力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樣板區。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