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某位患者在就診結束后,指著我放在桌上的純凈水說,“醫生,純凈水不能多喝的,你應該喝弱堿性的礦泉水,防止機體酸化,這才對身體有好處!”
可別說,一時間忽然的角色互換,讓我都有點懵了。
網上檢索,“喝純凈水會導致酸性體質”“多喝弱堿性水更有利于健康”“礦泉水比純凈水更益于健康”等等有關水的說法,的確層出不窮。
那么本期漫談消化,我們就扒一扒關于“飲水”那些事兒。
一、飲用純凈水會導致機體酸化?
“飲用純凈水導致機體酸化”和“多喝弱堿性水更有利于健康”其實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類似說法都來源于當初名噪一時的“酸堿體質”理論。
粗看之下,食物區分酸堿,人體體質這樣劃分好像也沒什么問題。但實際并非如此。
首先,在醫學上沒有“酸堿體質”之說。人體體內有保持酸堿平衡的穩定系統——酸堿緩沖體系,每時每刻都在精妙地維持著人體內的酸堿平衡。換句話說,因為緩沖系統的存在,食物的酸堿度并不會影響機體血液的PH值。
當疾病來襲,機體酸堿失衡,可能會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等病理狀態,但這與上文提到的“酸性體質”是兩個概念。事實上,“酸堿體質理論”的創始人羅伯特·楊,在2018年就已公開承認自己提出的“酸堿體質理論”純屬騙局,毫無科學根據。
其次,不管是弱堿還是弱酸性的水,其中酸堿物質的含量都非常低,飲用后與胃內的強酸環境相比,只是滄海一粟,并不能改變人體的酸堿度。
所以,喝弱堿性水更益健康?OUT!
二、礦物質水比純凈水更符合人體健康需求?
這個觀點,相信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同。一看礦物質水瓶身上琳瑯滿目的礦物質成分,心里覺得可養生了。
那么,真的是如此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礦物質水的定義,礦物質水是在純凈水的基礎上根據人體的需要,合理添加了鎂、鉀、硫、氯等礦物質元素的水。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的規定,礦物質水的主要目的依然是補充水分,而不是補充營養。
劃重點,所謂喝水,重點自然是在補充水分,而非補充營養。就這一點來說,礦物質水與純凈水并無優劣之分。
這時有人會說,雖然是這個道理,但我喝水的同時能補充微量元素、礦物質,不香嗎?
香不香,要看含量。
舉個例子來說明,市面上常見的礦泉水成分表中,鈣含量≥ 400 ug / 100 mL(4 mg/L),即便按照每天喝 2L 水算,攝入的鈣元素也就差不多8mg,占每日鈣推薦攝入量(800 mg)的 1%。
做一個直觀的比較,一杯純牛奶的鈣含量約等于200瓶礦泉水。
現在,你還覺得香嗎?
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補充微量元素,大可通過攝入其他食物來獲得,靠喝水來補充營養,無異于杯水車薪。
所以,選擇礦泉水當然無可厚非,但也不必拿添加礦物質這事來上升到有益身體健康的高度。畢竟,無論礦物質水還是純凈水,本質目的僅是補充水分而已。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