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就是西安亮出的一把“劍”。而十四運會的成功舉辦,無疑是“一舞劍器動四方”,也令西安吹響了沖刺世界賽事名城的號角。
舉辦十四運會帶來“底氣”
體育是城市的一面鏡子、一張名片。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西安這座千年古都再次站在了對外開放的前沿。一座城市如何加快國際化進程,體育作為“世界語言”,無疑是重要的方式之一。重大體育賽事助力城市品質蝶變、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國內外大城市已反復證明、作出示范。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國家中心城市的西安,體育無疑是藍圖中的重要拼圖。
當全運會進入“陜西時間”后,作為十四運會主賽區的西安,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使命感開啟了籌辦之旅。借十四運會春風,西安也正式“亮劍”——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在西安體育學院教授史進看來,一座城市的開放程度,深刻影響著城市的發展深度和活力指數,引人矚目的重大體育賽事,不僅能激活一座城市的活力,更能拓展城市品牌的影響力,是城市國際“能見度”的一面“放大鏡”,“以舉辦十四運會為契機,西安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步伐無疑將會明顯加快。”
建設世界賽事名城,不僅僅是城市發展的需要,更是城市應擔負起的責任和使命,同時也是新時代背景下追趕超越的“加速器”。近年來,“一帶一路”系列精品賽事、西安馬拉松、西安城墻馬拉松、亞洲摔跤錦標賽、東京奧運會賽艇皮劃艇國家隊選拔賽、中國田徑街頭巡回賽等國際、國內大賽紛至沓來。體育,一次次點亮著“城市名片”。
在十四運會場館竣工交付后,西安更是積極爭取大型賽事活動,由世界冠軍龐清、佟健領銜的2020 we are one冰舞全運炫彩陸港冰上藝術公益演出是西安奧體中心的“首秀”,全國男子水球冠軍賽是奧體中心迎來的首項全國性正式賽事,全國三人籃球俱樂部精英賽則是西安城市運動公園改造完成后的首次亮相,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隨后又接連舉辦了中國跆拳道公開賽以及“絲綢之路”拳擊爭霸賽等賽事。2020年全國少年速度輪滑錦標賽,是中國輪滑協會在該年度舉辦的首場速度輪滑全國性賽事,同時也是十四運會攀巖、滑板比賽場地閻良石川河極限運動中心建成后舉辦的首項賽事。
熊熊圣火見證“西安擔當”
全運會是我國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廣的體育賽事,是樹立體育強國形象的重大賽事,是承載體育強國夢的重要載體。今年9月舉行的十四運會,是慶祝建黨100周年的一次體育盛會,是首次在中西部地區舉辦的全國性頂級體育盛會,也是在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后舉辦的一次大規模體育競賽活動。
“精彩圓滿”的目標、“全民全運 同心同行”的主題、“零感染、零失誤”的要求,作為主賽區的西安,最終經受住了考驗,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比賽期間,無論是參賽選手還是官員裁判,談及這座城市以及賽事體驗時都不吝贊美之詞。亞洲百米飛人蘇炳添稱西安是自己的福地,女排巨星朱婷在全運村“玩得很嗨”,奧運跳水冠軍全紅嬋化身“干飯少女”,奧運羽球冠軍諶龍點贊球迷,中國田徑協會致信感謝競委會……精彩圓滿的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服務與奉獻?;I辦期間,全市以十四運會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調動各行各業的積極性、主動性,“當好東道主、服務十四運、奉獻我的城”。
十四運會西安市執委會匯聚眾多精兵強將,下設綜合組、文化宣傳組、城建組、競賽組、安保組、現場保障組。各組工作環環相扣、緊密配合,服務保障全面有力,宣傳報道有聲有色,安全保衛平穩有序,疫情防控科學嚴密,確保了賽事活動精彩紛呈,獲得廣泛稱贊。以競賽方面為例,執委會競賽組先后制定了17項決策運行和管理制度、20余項總體工作方案和150個專項工作方案,協助指導各項目競委會完成了賽時工作“五圖兩表”。邀請競賽組織專家到各項目競委會開展了50次業務指導及桌面推演、30次賽前實戰模擬演練,舉行了10場測試賽,有力保障了各項賽事成功舉辦,打造了“全運經典時刻”,展現了西安擔當、貢獻了西安力量。
新地標擎起賽事名城“四梁八柱”
有的建筑,歷經歲月的打磨終成一座城市的靈魂與象征,而有的建筑起步已是城市標志,譬如西安奧體中心。作為十四運會的主賽場,西安奧體中心在賽會期間收獲了參與者和觀眾的一片贊譽。在國內一款知名點評類APP上,西安奧體中心的評分高達4.9分,僅比滿分少0.1分,在全國同類奧體中心評分中排名最前列。該APP的精選評論中,網友說的最多的幾個關鍵詞是“場地寬敞”“高大上”“交通便利”“環境很好”“設施很贊”,有一名來自蘭州的網友點評道,“這個場館完全可以舉辦奧運會了。”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以十四運會舉辦為契機,西安全面完善了包括體育基礎設施在內的各類基礎設施,這為后續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和全民健身的提升奠定了很好的物質基礎,其同時指出,十四運會既是西安打造賽事名城的重要元素,同時也為賽事名城的建設做好了充分的硬件和軟件準備。
如果說位于西安東部的西安奧體中心是建設賽事名城的助推器,那么正在緊張施工的西安國際足球中心,則讓西安建設賽事名城形成了“雙引擎”驅動。2019年12月,西安成為2023年足球亞洲杯承辦城市之一。此后,西安市決定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建設固定座位6萬個的西安國際足球中心,作為西安市承辦2023年足球亞洲杯賽事的專業足球場館。該項目占地280畝,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包含62個VIP包間和1個中央主席臺,1塊世界杯級天然錨固草坪及2塊國際足聯標準室外訓練場,能滿足國際足聯和亞足聯標準要求,可承接世界杯、亞洲杯等國際一流足球賽事。項目方案設計充分彰顯了西安歷史文化底蘊和傳統建筑符號,將成為一個極具本土特色的現代、時尚、活力的新地標。據悉,項目計劃于明年建成,今年11月已圓滿完成了全部主體和鋼結構施工。
西安與賽事名城有個“約定”
在西安今年相繼出臺的《西安市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及《西安市加快建設體育強市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對于賽事名城建設均有著明確的“時間表”?!兑庖姟分刑岬?,2021年以辦好十四運會為主要任務,精心組織好西安市承擔的全運會和殘運會比賽項目,精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動,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基本建成,體育產業和體育消費的基礎更加完善;2023年持續放大全運會綜合效應,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賽事聚集產業為要素的體育產業發展新格局。以舉辦亞洲杯足球賽為重大契機,積極承辦國際A類體育賽事,每年舉辦各類高水平體育賽事40場次以上。把“辦賽”與“營城”充分融合,以賽事舉辦提升城市傳播力、影響力。實施開放辦賽、多元辦賽,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2025年,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賽事活動深入開展,市民身體健康水平和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大幅提升,體育消費持續旺盛。世界賽事名城體系基本形成,各項指標均達到或接近國際標準。
另據了解,“十四五”期間西安市還將積極申辦、引進足球、籃球、跳水、電競、攀巖等符合西安城市特點、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世界頂級品牌賽事,培育符合西安城市定位的自主高端品牌賽事體系。
《方案》中則提出,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發展思路,申辦、承辦、引進一批市場前景廣、知名度高、影響力強的國際國內頂級體育賽事。辦好十四運會和亞洲杯,持續釋放賽事紅利,形成賽事與城市良性互動,體育與消費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放大西安城墻國際馬拉松賽、西安馬拉松賽、中國跆拳道公開賽、全國斯諾克團體錦標賽等“一帶一路”系列精品賽事影響力,著力打造大學生足球聯賽、鐵人三項賽、自行車聯賽等一批內涵豐富、可持續運作的體育精品賽事。鼓勵支持各區縣、開發區、運動項目俱樂部(協會)和社會力量主辦、承辦各類高水平競技體育賽事和形式多樣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讓西安成為運動之城、活力之城。依據該《方案》,西安將于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賽事名城。
辦賽與營城“同頻共振”,西安體育未來可期。西安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十四運會是西安建設體育賽事名城的里程碑。西安的體育場館有了質的飛躍,西安的辦賽隊伍得到了鍛煉,這都是西安建設賽事名城的寶貴財富。十四運會的圓滿成功,是西安建設體育賽事名城的階段性成果,也為西安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p>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