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我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先選擇水土資源條件好、開發潛力大、配套能力強、干部群眾積極性高的區域,確保建一片、成一片、效益提升一片。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04個、416萬畝,總投資47.66億元。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畝均糧食產能增加 10%—20% 。我市高標準農田建設獲得2021年全省高標準農田項目評審“好”等次;博興縣、鄒平市被認定為2021年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示范縣。
“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我市把推進節水灌溉作為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的重要內容。2020年,全市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50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任務完成36.8萬畝,超過省下達任務6.1萬畝;2021年,省下達我市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60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任務19萬畝;截至10月底全市41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目前項目總體進度50%以上;項目建成后,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將超過4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省水、省地、省時、省力,據測算,水利用率由原來的65%提升到了85%以上,畝均可節水25%,灌溉成本降到15-20元/畝。以鄒平市韓店鎮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引進半徑203米的大型指針式噴灌機為例,該機每天可灌溉小麥300余畝、節水60%。
“高標準農田+信息平臺”。借助“濱州市耕地質量監測系統”,我市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科學布設耕地質量檢測點位,分析整合土壤全要素信息,為提升耕地質量提供依據。2020年,按照每500畝1個檢測點,我市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布設了約1000個監測點,投資約150萬元;2021年,我市按照100元/畝的標準,投資6000萬元對高標準農田進行了地力培肥。以濱城區中裕合作社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為例,該區根據“濱州市耕地質量監測系統”指導,實行水肥一體化工程,將沼液和黃河水按1:10比例混合灌溉,減少了化肥施用量約50%,極大地提高了土壤肥力。
“高標準農田+管護新模式”。我市按照縣負總責、鄉鎮監管、村為主體、農田所有者監護、經營者自護的原則,引導和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參與高標準農田設施的運行管護,不斷探索出新的管護模式。陽信縣明確產權歸屬和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責任和管護經費,建立了“建—管—用—護”企業托管良性循環管護機制;濱城區探索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灌溉個人托管模式,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工程建設前,由泵站所在村村民自愿報名,村委會擇優推選,公示無異后確定泵站及田間工程管護責任人及維護人員,管護人全程參與項目建設,熟知每一個主體建筑物的施工過程,做到了邊建設、邊監管、邊認領管護責任,確保了高效管護。
“高標準農田+多元投入”。按照“以中央和省投資為主體、市縣投資為輔、新型經營主體為主要補充”的原則,我市積極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多元投入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投資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管護;充分發揮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在項目建設中的作用;尊重農民意愿,鼓勵和引導項目區農民群眾籌資籌勞。2019年至2020年,我市社會資本參與建成高標準農田1.6萬畝,總投資2601萬元;2020至目前,我市社會資本參與建成高標準農田0.38萬畝,總投資373萬元。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