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鎮安鎮位于龍陵縣城北部,怒江西岸,屬于典型的山區鎮,境內立體氣候明顯。多年來,當地大部分村民有飼養牛的習慣,但數量有限、致富能力弱。近年來,鎮安鎮黨委政府因地制宜、順勢而為,緊緊抓住龍陵縣委政府與云南東風皓月現代循環農業發展公司合作的契機,在縣委政府的領導和規劃下,通過采取 成立合作社、建設養殖場、帶動養殖戶、打造示范村 等模式,全力把肉牛養殖培育成了全鎮貧困戶穩定脫貧、持續增收的產業之一。
村民高高興興地牽著購買的小牛犢
龍陵縣興農牧業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是全鎮肉牛養殖的統一合作社。自2017年12月成立以來,以促進農戶持續、穩定增收為目標,以服務推動、養殖大戶拉動為主要措施,持續開展全鎮肉牛產業宣傳發動、技術服務、動物防疫、品種改良、養殖技術培訓及能繁母牛公開招投標采購及發放等工作,不斷促進養殖業增效和農戶增收。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員1307戶,覆蓋5620人,戶均養牛6頭以上。
在做好各種保障服務工作的同時,合作社還充分發揮大戶示范帶動作用,提高社員養殖積極性。位于鎮安鎮大壩村閆家寨下組的龍陵縣鎮安鎮民發養殖場,建場規模為200頭,于2019年9月開始投入養殖。全年舍飼、標準化育肥,在育肥速度、效益上都有明顯的效果。 養殖場主要以肉牛的短期育肥、催肥為主,現在我們場里短期育肥賣出去的牛已經有200多頭,主要銷往貴州和昆明。 民發養殖場負責人宋正發說, 只要有農戶打電話過來,他們的肥牛我們就直接幫他們賣出去,架子牛我們下去看了后再收回來在養殖場幫他們短期育肥。我們還與建檔立卡戶和散養戶簽訂保底收購協議,以每公斤高出市場價0.5元的價格收購架子牛進行集中育肥,增加養殖戶的收入,目前運行有序。
龍陵縣鎮安鎮民發養殖場
目前,龍陵縣鎮安鎮民發養殖場共存欄265頭??偖a值620萬元,實現經濟效益75萬元,帶動周邊農戶226戶(其中建檔立卡戶71戶)通過發展牛產業、到牛場務工、土地流轉給牛場等穩定增收,共計為農戶增收150余萬元。
村民何光平正在自家的牛圈里喂牛
家住鎮南社區何家寨組的何光平多年來就有養殖架子牛的習慣,以前每年養殖2-3頭。在鎮村工作人員和合作社的宣傳動員下,他堅定信心、卯足干勁地發展牛產業。何光平說: 鎮村和獸醫站的工作人員來宣傳肉牛養殖,看著建場養牛的那些人家也養得比較好,我家就報名養了6頭?,F在養牛也順利,一年下了4頭小牛犢,馬上又要下4頭了。養牛還是有盼頭,我也還想把規模搞大一點。
村民們正在相看架子牛
在各個養牛場、養牛戶穩健發展起來的同時,鎮安鎮黨委政府還順勢打造全鎮的 養牛示范村 官岑村。官岑村坐落在鎮安鎮大山深處,過去沒有支柱產業,產業小、弱、散,且缺乏龍頭企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能力不強。通過實施肉牛養殖建設項目,官岑村扶貧模式由 輸血型 向 造血型 轉變,實現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可持續增收。 我們村歷來有養牛的習慣,目前實現了全村養牛全覆蓋。走進我們官岑村,只要能栽草的地方就滿山都是牛草,走進每一戶,牛圈里都有黃牛。 官岑村黨總支書記李應周高興地說。
官岑村民正在查看肉牛長勢
目前,官岑村的村民們養牛積極性高漲,全村黃牛存欄達1661頭,年出欄黃牛500余頭,實現產值500多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戶均增收1.75萬元。村民們還互幫互助,對于暫時不具備養牛條件的,互相搭把手,進行寄養代養,共同發牛財。
大家買進、育肥、產犢、賣出,一頭頭牛變成了兜里的 真金白銀 ,鎮安鎮的養牛戶在養牛路上越走順溜,越走越 牛氣 ,走出了一條農民不離開土地、不走出農村,通過飼養肉牛就能穩步增收致富的發展機制。截至目前,鎮安鎮牛存欄18591頭,其中能繁母牛9507頭,帶動3000多戶年均增收3萬元。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