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大山深處,最豐富的就是山場林地。昭林村位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茅山北鷺,毗鄰世界自然遺產地三清山,全村800余戶,人口約2600人,耕地卻只有1840畝,人多地少,年青勞動力大都外出經商打工,是遠近聞名的“打工村”。如何把家門口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村民找到致富門路、過上小康生活?一直是昭林村思考的課題。
質的變化源于四個月前,得益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使得曾經的“打工村”成了省級重點村。
2021年,昭林村有幸被列入了“十四五”鄉村振興重點村,由上饒師院定點幫扶。7月14日,隊員們正式入駐村里。在走訪調研摸清情況后,他們發現,昭林村雖山多地少,但土質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從農業發展角度來看,非常適合走特色精品農業發展道路。村里前些年也先后發展了一批諸如馬家柚種植合作社、甜茶合作社、木槿花種植合作社等產業項目,可單一季節性的果蔬種植,不足以支撐整村發展。
要想破解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困境,駐村工作隊在整合特色資源、延伸產業鏈條上拓寬思路、苦下功夫。在馬家柚種植合作社基礎上成立了旺農合作社,通過招商引資、大戶引領和土地流轉等方式,采用“黨支部+精品農業+農戶”的模式,種植了30畝馬家柚、沃柑、紅美人、西瓜等季節性水果,配套溫暖過冬的大棚,新建了雞舍和豬棚,飼養了1700余只土雞和30多頭土豬,擴建3畝魚塘,投放230多條魚。下一步,計劃搭建釣魚平臺,將昭林村打造成集采摘、垂釣、休閑為一體的生態農村,實現多層次、立體化、全方位發展。
做好基礎設施建設之余,駐村工作隊還帶領鎮村干部當上了售貨員,賣起了西瓜和土豬肉,獲利3萬余元。辦起了分紅大會,21戶邊緣戶和監測戶在沒有投錢的情況下,人均分得了300至400元不等,錢雖不多,卻有力提振了村民共同參與村里產業發展的信心。
如今,在鎮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下,精準實施了多個扶貧產業項目,積極推進了系列民生暖心工程,不斷加強生態與扶貧、產業、康養、文旅融合發展,帶領著村民乘上了產業發展的“快車”。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