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骨科醫生堅持4年手法復位治愈復雜畸形。通訊員供圖
四年前,樂樂出生了。和其他寶寶不同的是,她雙腿彎曲,且向上翻折,就像一條海豚尾巴,這讓父母和家人非常憂慮。聽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骨三科擅長治療各種先天和后天畸形,出生僅3天,心急如焚的父母就抱著她到該科主任李亞明教授處就醫求助。
李亞明為樂樂完善身體檢查后發現,樂樂的右側膝關節脫位,過伸畸形,右側髖關節有彈響感,髖關節已脫位,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先天性下肢畸形。
此病國內報道較少,國外報道發生率僅為0.001%,女性患兒多于男性患兒,少數有家族遺傳傾向。病因至今不明,有研究認為與胎內股四頭肌退化、胎兒期肌性營養不良及膝關節位置異常有關。胎兒在子宮內的肢體位置異常,長期處于膝過伸狀態,導致脛骨髁前移、股四頭肌腱攣縮、膝前后關節囊松弛、膝關節韌帶松弛等均可形成先天性膝關節脫位。
李亞明介紹,該病的治療方法應根據患兒年齡、膝關節脫位程度選擇。目前對于新生兒膝關節脫位臨床上多采用保守方法治療。手法復位后固定是治療新生兒膝關節脫位的保守方法之一;若同時有髖關節脫位,則行膝關節復位后再行髖關節復位,復位后可行支具及石膏等固定。
基于此,李亞明帶領團隊為樂樂量身定制了治療方案,先將脫位的膝關節用手法復位,對脛骨近端施以向后壓力、股骨遠端施以向前壓力,逐漸屈曲膝關節、拉伸股四頭肌實現復位。
治療過程漫長卻溫馨。由于樂樂還是嬰幼兒,生長發育快,醫生便每周為她量身定做新石膏。歷經“12版”的石膏護體后,樂樂的膝關節脫位得到矯正,并能正常屈曲到90度。膝關節脫位矯正后,醫生再接再厲為她定制人字管型石膏,進行髖關節脫位矯正。半年后,石膏已不能滿足運動需要,醫生便為她更換成了方便爬行的外支架。在外支架的輔助下,1歲時樂樂的肢體畸形已經矯正,已能和同齡兒童一樣玩耍和快樂了。1歲之后,每隔3月樂樂定期到醫生處就診復查。醫院對她來說,就想托兒所一樣安心和愉快。
12月3日復查時,她已經完全康復,右側膝關節過伸畸形完全消失,髖膝關節畸形完全矯正,下肢運動已能屈伸自如,沒有任何后遺癥。12月6日星期一,自信的樂樂如愿進入了她心儀的幼兒園。
李亞明介紹,除了先天畸形,后天脊椎發育異常如青少年的發育畸形,也可以通過相對簡單的夾板、支架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用夾板支具來矯正畸形簡便適用,在大大減少病人手術痛苦的同時,也節約了治療費用。李亞明提醒,各種先天性畸形,如髖關節、膝關節脫位的治療離不開專業醫生的技術支持和長期隨訪,但孩童父母也一定要抓住治療的窗口期,早期發現、及時就診、及時治療。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