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位于福海縣境內的烏倫古湖,是北疆最大的永久性淡水湖。12月初,烏倫古湖湖區被冰雪覆蓋,活躍在這個“童話世界”的是天鵝等候鳥。
“看,這群天鵝10月底來到這里,12月開始向南遷徙。來年3月又會來到這里,5月向北遷徙。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實施多項生態修復舉措后,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從冬季越來越多的候鳥便可見一斑。”12月7日,指著烏倫古湖湖面上的天鵝等候鳥,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局長張宜海說。
距離福海縣城僅有20余公里的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于2017年底設立。濕地公園由烏倫古湖(大海子、中海子)和吉力湖(小海子)兩部分組成,總面積12萬余公頃。
張宜海介紹,近年來,福海縣按照“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工程。投入10843萬元實施生物多樣性科普宣傳教育、濕地保護與恢復、水污染防治、濕地生態效益等5項工程。如今,濕地岸坡恢復16公里,人工育葦300公頃,環湖植被恢復450公頃,蘆葦復壯647公頃,水鳥棲息地恢復100公頃。
“環境變好了,野生動物數量也在增加。現在巡湖的時候,經常能看到金雕、白尾海雕、赤狐等野生動物,野兔在路邊成群出沒,像紅頭潛鴨等稀有鳥類也不時出現。”福海縣解特阿熱勒鎮烏倫古村村民賽力克·吾汗說。
賽力克從2015年當生態管護員以來,幾乎每天和同事開車巡視數十公里長的路線,守護水域禁漁期秩序,維護鳥屋、鳥架、“昆蟲旅館”等設施,親眼見證了濕地生態系統的變化。他自豪地說:“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已成為全球生物鏈的重要節點和遷徙候鳥飛越天山和阿爾泰山的‘能量補充站’。”
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隊實測資料顯示,在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能觀測到珍稀瀕危鳥類17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鳥類)9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鳥類)45種。白尾海雕、金雕、靴隼雕、黃爪隼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鳥類)的穩定種群,在烏倫古湖繁衍。世界瀕危物種、中國極度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頭硬尾鴨,國內最大單次觀測種群數量162只以上、繁殖種群最多近20對,均出現在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
記者登上23米高的木制鳥類監測塔,看到遠處大片蘆葦叢不時閃現鳥類身影。沿著木棧道行走,看到一座座迷你版木屋,這是當地搭建的“昆蟲旅館”,為蟲類提供舒適的繁衍棲息居所。
“昆蟲在自然食物鏈中,為濕地公園棲息的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為了給野生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條件,我們建設了濕地管理站、鳥類救治繁育站、‘昆蟲旅館’等設施共549個,每日安排3名管護員進行巡護。”張宜海說。
在一片深藍湖水與沼澤、沙丘交匯之地,一座俯瞰如戈壁玉、側觀似展翅小鳥造型的展館,主體已全面完工,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這座投資4750萬元建設的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生物多樣性科普宣教館,總面積3680平方米,劃分了9個功能區,建成后將展示阿勒泰地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成果,以及烏倫古湖生物多樣性標本。
張宜海說,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擁有美麗的湖景風光,悠久的草原文化和漁獵文化,獨特的民俗風情,是環保宣教和旅游度假勝地。生物多樣性科普宣教館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將為推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貢獻力量。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