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詩與遠方都是奮斗出來的。今年,我州堅持 以人民為中心 的發展思想,不斷加大民生資金投入,社會救助政策、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專項行政管理、民政基礎設施建設等作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決守護好每一分 養老錢 保命錢 和每一筆 救助款 慈善款 ,不斷提高各族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交出了一份溫暖人心而又幸福滿滿的民生答卷。
現在,我們的生活很幸福,身邊的大事小事都有政府給我們解決,領著養老金、看病也方便,各種補貼也享受上了,過上了吃啥有啥、喝啥有啥的好日子。 家住德令哈市懷頭他拉鎮西灘村的脫貧戶雷發春這樣描述自己的幸福生活。
投入 真金白銀 、傾注真情實感,民生至上的執政理念深植于我州發展的方方面面。
走進德令哈市火車站街道工業園社區福瑞養老服務中心,閑居在家、無人陪伴的老人們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讀書、看報 重拾快樂和幸福的老年生活,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在這里上演。2018年4月,投入使用的養老服務中心,集社區養老、康復健身、文化娛樂、住宿飲食多功能于一體,不僅為老人提供圖書閱覽等文體活動場所,還提供午餐、日間照料、保健等社區養老服務,對于不便出門的空巢高齡、半自理老人,社區工作者為其提供上門助餐、家政等居家養老服務。
白天入托接受照顧和參與活動,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 這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的日間照料中心,在我州開設了15家,服務近2000人,集中供養老人121人。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正是源于這一鼓舞和鞭策,今年以來,我州積極落實社會救助政策,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675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184元;對納入低保范圍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60歲以上老年人和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發放分類施保金,城市每人每月100.8元,農村每人每年777.6元;特困供養對象集中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262.25元,分散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147.5元;對失能特困人員發放照料護理補貼,輕度失能每人每月340元,中度失能每人每月510元,重度失能每人每月850元;縣級民政部門臨時救助金審批權限提高到城市低保標準年標準的5倍(2021年為40050),受縣級民政部門委托,鄉(鎮)人民政府臨時救助金審批權限提高到5000元。印發《關于建立海西州城鄉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工作方案》《海西州關于開展城鄉低收入人口精準認定和動態監測工作實施方案》,以統籌社會救助資源,分層分類實施社會救助,做到精準識別,應救盡救。堅持開展 寒冬送溫暖 專項行動,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76人次,發放救助資金12.8萬元。
同時,我州社會福利服務體系不斷健全,落實養老服務補助資金400萬元,扎實開展全州養老院星級評定工作,完成了海西州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和老年活動中心設備設施采購等相關工作。認真落實各類困境兒童生活保障和高齡補貼資金。截至目前,全州機構集中養育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3人、社會散居孤兒44人、社會散居事實無人撫養兒童81人、困境兒童44人、留守兒童118人、納入其他保障范圍的兒童1000人,共計1300人。1-10月為全州20472名高齡老人發放高齡補貼資金1472.78萬元;落實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補助資金21萬元。此外,我州還積極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持續開展了 慈善情暖萬家 慰問活動。
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關乎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州民政系統緊緊圍繞 三優三強三過硬 目標,堅持強化黨的領導,圓滿完成了297個村、87個社區 兩委 換屆選舉工作,積極參與精神脫貧工作,制定印發《關于充分發揮民政工作職能進一步做好社區矯正工作的通知》,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持續提升。
民政工作包羅萬象,在民政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方面,2021年,全州共實施民政項目40項,總投資7772.11萬元。在專項行政管理工作方面,我州持續推進大柴旦行委設立馬海鎮工作和加強邊界聯檢工作,開展了全州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加強了婚姻登記規范化、信息化建設,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積極實施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 跨省通辦 ,強化了社會組織登記管理。
民生實事,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老百姓的獲得感檢驗著民生改善的含金量。2021年,踏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鼓點,全州民政工作留下了一串串解民憂、惠民生、聚民心的扎實腳印。進入新時代,在柴達木更加出彩的道路上,民生持續改善,將創造海西更加動人的景象。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