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清華紫再遇廈門藍!”昨日,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在清華大學舉辦廈門專場引才推介會暨“新鷺英才”獎學金頒授儀式,向清華學子發出“圓夢鷺島”的熱情邀約,近200名清華學子參會交流。
這是我市連續第三年到清華大學開展引才推介活動,不少學子也因此認識廈門、了解廈門,關注廈門、選擇廈門。
“留廈來,更精彩!”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畢業生人才引進力度,以積極的政策機制吸引人才,以優良的發展環境留住人才,讓優秀畢業生人才把廈門作為走上職場的“第一站”,在廈門綻放青春、成就未來!
加強市校聯動 擴大引才推介
在清華大學廈門專場引才推介會上,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黨組書記顏云蔚為清華學子們推介廈門人才發展環境,帶來了包括“留廈六條”在內的畢業生就業創業、安居服務一體化政策大禮包。“廈門C位無限量,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鷺島等著你們!”顏云蔚向學子們發出來廈發展的盛情邀約。
一項項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吸引了清華學子的關注。座談交流會上,同學們紛紛就畢業生人才補貼、大學生五年五折租房、人才異地配偶安置等熱點問題踴躍提問,市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逐一耐心解答。
據介紹,我市人才政策體系完備,去年專門推出“群鷺興廈”人才政策矩陣,不同人才可分層分類享受對應政策。今年升級發布“留廈六條”,進一步提升了畢業生來廈禮遇。其中,名校博士畢業生可認定為高層次人才,享受配偶安置、子女就學、人才安居、醫療保健等一攬子配套政策,讓人才留廈更安心、生活更暖心、發展更舒心。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廈門市“新鷺英才”獎學金頒授儀式。該獎學金于2020年設立,首批共有40名優秀碩博研究生獲獎。今年獎學規模進一步擴大,獲獎研究生增至70名,廣泛分布于集成電路、金融等我市急需緊缺的專業領域,在學子成長歷程中增添“才聚鷺島”的濃濃情結。
近年來,我市與清華大學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不斷推進人才交流和項目對接,市校共建清華海峽研究院,打造“政產學研金介用”一體化的科技創新創業生態圈;引進清華大學干部教師掛職鍛煉,接收培養清華黨政類引進生;市校共建清華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每年暑假引進一批優秀清華博士生來廈開展科技服務,不斷深化校地聯合育人和產學研合作,開辟“產教融合”新路徑新渠道。
今年以來,我市連續赴北京、南京、武漢等省外名校聚集地區,以及省內福州、泉州、莆田等地開展120余場引才推介和現場招聘活動。截至10月底,已吸引69114名優秀大學畢業生來廈就業,與各類高層次人才計劃形成有機聯動,超序時進度完成“三個七”引才目標。
促進人才發展 實現以才聚才
人才引進來,還要留得住。而要留住人才,關鍵在于發展環境。廈門雙十中學的地理教師賴海成對此深有體會。
賴海成是我市今年新引進的北京大學優秀博士生,去年參加了市委組織部在北京大學舉辦的引才推介會,被廈門良好的人才發展生態、優越的人才政策深深打動,當即萌發了來廈工作的想法。
說起選擇廈門的理由,賴海成表示,廈門生態環境好,有著東方夏威夷的美譽,是個宜居又宜業的城市。廈門人文環境好,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的殊榮。廈門重視基礎教育,為教育人才創造了良好的職業發展環境,中學教師的待遇在全國范圍都屬于領先水平,這也幫助學校吸引了一大批優秀師資。此外,廈門的人才政策覆蓋面廣、力度大,很多都領先全國,如新落戶博士享受八萬元的補貼,在全國都是極為少見的;人才配偶安置政策,對博士人才很有吸引力。
來廈工作不到一年,賴海成已融入了這座開放包容的城市,同時也被認定為C類人才,享受人才房等相關優惠政策,“據說今年廈門新出臺了人才配偶安置政策,我雖然目前還沒結婚,但相信這些政策將來一定會對我有所幫助。”
“作為福建人,我有不少朋友在廈工作,這也促使了我選擇來到這里。”賴海成表示,“我將以自身的切身感受宣傳廈門之美,也期待更多英才匯聚鷺島。”
加強平臺建設 拓展引才渠道
近年來,我市積極對接高等學府,搭建延伸引才平臺。2020年6月,我市與清華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成為清華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
今年夏天,首批清華博士團來廈,33位清華優秀博士生“組團”進駐廈門企事業單位,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科技創新服務,為我市企業梳理技術需求45項,協助解決技術難題34項,開展研發試驗18項、專業培訓16場,參與編制企業科技計劃項目21個。憑借實踐期間的優異表現,博士團榮獲清華大學“2021社會實踐金獎支隊”稱號。
“建設高校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是我市搭建引才平臺的全新嘗試。來廈參與實踐的學生可按照柔性引才政策,享受每月8000元補助,并免費入住人才房公寓,如與企業達成意向,更可提前簽訂就業協議。”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將繼續搭建平臺載體,不斷創新引才形式,為廈門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高校人才智慧支持。
在今年6月舉辦的“廈門人才服務月”啟動儀式上,市委人才辦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C9高校駐廈校友會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建立“群鷺興廈”名校校友會引才工作聯盟,發揮校友會資源優勢,深化校地人才交流與項目對接,共享創新創業要素,為我市開展高校引才拓寬了渠道,打造了全新的平臺。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