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東西湖下足繡花功夫建設精致城市。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 高站位
黨建引領打造特色陣地
匯聚新時代文明實踐力量
冬日暖陽,東西湖將軍路街將軍新村的廣場上,人頭攢動。這是最新一場新時代文明實踐共享集市,文藝展演、傳統手工藝展示讓居民應接不暇;便民攤位上,將軍路街志愿者為前來參加活動的居民提供理發、修鞋、電器修理、縫紉織補等便民服務;8名青年宣講員走到居民身邊“接力講黨史”,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城市的溫度,在文明的點滴匯聚中不斷提升。“文明城市創建不僅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現實需要。”東西湖區委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區通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
今年以來,東西湖按照“三級設置、特色引領、多方聯動、全面推進”的思路,統籌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掛牌成立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4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匯聚新時代文明實踐力量。
東西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在東部,以常青花園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所和金銀湖街花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示范,帶動東部城區開展科普宣傳、親子閱讀、健康環保、書法繪畫等活動,滿足城區居民高品質生活需求;在西部,以新溝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所和慈惠八向大隊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站為示范,指導農村圍繞環境整治、技能培訓、移風易俗等主題開展實踐,助力鄉風文明、鄉村振興。
在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過程中,東西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各級文明實踐所、站,也逐步成為推動讓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的重要載體。通過創新豐富宣講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百姓宣講1000余場,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今年,東西湖成功舉辦武漢市第十一屆運動會,也激發了大家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市民會更加熱愛東西湖,言行舉止、內心深處會更加注重文明。”上述負責人介紹,成功舉辦市運會背后,是一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開展,這也為文明城市創建奠定了基礎。
以行動為筆,用文明作答,就一定能書寫出最優的創建答卷。下一步,東西湖將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創新理論宣傳,深耕志愿服務,豐富實踐活動,探索出一條實現思想傳播、志愿服務、便民生活、文體活動、文明共享全覆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高質量發展之路。
通過創新豐富宣講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 高要求
出門即景 36個老舊小區春節前改造完工
打造民心工程塑造城市人文魅力
“32棵參天水杉、20年的橘子樹都留下來了,房前屋后也有了新變化,實事辦到了我們居民心里。”趁著暖陽,家住一樓的77歲老人蘇連榮趴在窗臺上曬起了太陽。老人所居住的是一棟建成投用至今已40年的3層居民樓,有11戶人家,雖然緊鄰城市主干道,但這棟居民樓“藏”在了高層住宅樓群里,一般人不會注意到。今年,這棟不被注意的老舊樓,也煥然一新。
據介紹,東西湖區今年共推進36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涉及房屋252棟,惠及居民10136戶。
施工單位中建八局項目現場負責人熊楓直言,改造施工屬這棟3層樓最為困難。施工前先逐門入戶收集居民意見建議,隨后拿出具體施工方案再上門與居民商量,確定改造方案。改造開始后,首先要解決房頂漏水問題,同時要徹底清除屋后的臭水溝,可復雜的地理位置導致大型機械設備不能靠近,所有的材料都是人工搬運進來。工人們用鐵鍬一鍬一鍬挖“走”了臟亂臭水溝,重新平整地面鋪設透水磚,讓這里變成了“大樹底下的文體廣場”。
施工不到20天就看到了新變化。蘇連榮沒想到住了40年的房子也能得到維修。
“不能因為是單棟樓小區就不維修改造,更不能說藏在深巷里的老樓就不用改造,越是這類老年人居多的老舊小區越要升級改造。”東西湖區老舊小區改造專班負責人介紹,今年改造的36個小區,將于春節前全部完工。
出了家門,就是公園。這對熱愛音樂的將軍路街退休居民彭元發來說,他和老朋友們組建的管弦樂隊就能在家門口的口袋公園里演出,再也不用乘車輾轉于其他場所。“這種潤物無聲的改變讓我們感受到生活更加便利,環境更加舒心。”彭元發說。
彭元發的居住地在永旺夢樂城金銀潭店附近,周邊的光影花園、夢花園口袋公園相繼建成開放,將軍路街公園數量達到了12個。
今年,這里還一口氣建成3座大型綜合性城市公園,環黃塘湖而建的“網紅櫻花”黃塘湖公園、“叢林秋千”金銀潭公園、“大魚樂園”極地海洋公園,“一湖三園”各具特色,又渾然一體。閑暇之余,在隨處可見的各類公園健身、散步,已成為將軍路居民生活的新常態。
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綠、提升品質、經濟實用”的原則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東西湖在湖岸綠地、街頭隙地道路綠化帶和小區步道邊,大力開展公園綠化建設。在提升城市顏值和品位的同時,讓居民在精致城市建設中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辦好民生實事、民生微實事項目,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東西湖區委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負責人表示,就是要把文明創建的過程轉化為提升城市品質、實現群眾滿意的過程,打造成為民心工程、滿意工程,讓市民在細節中感知文明力量、共享文明成果。
■ 高標準
開辟臨時早市 張貼衛生紅黑榜
下足繡花功夫做好精細化管理
周末一早,家住吳家山園藝小區的朱鳳將自己近一周收集的4斤紙箱,提到了臨空港大道鴻達廣場門前。根據可回收垃圾積分兌換生活用品規則,她在這里免費領到了4包抽紙。而在有害垃圾回收處,居民還可以兌換到電池、充電線、小家電等用品。這是吳家山街推出的一項環保便民服務。
臨空港大道是東西湖區的一條主干道,沿線分布著京東方、中金數據等一批百億級項目,也被稱為武漢第三條“千億大道”,目前正在創建省級示范路,要進行清理路面、園林綠化、門店招牌、亂象整治、市政施設等多方面工作。
除了推出環保便民服務,吳家山街城管執法隊隊長丁哲和隊友還常常一起,深入臨空港大道沿街100多戶門店進行宣傳。每到一處,他就將商戶拉入一個微信群中,在這個微信群內,他會不定期發布“門前三包”的相關要求,并進行每月星級商戶評定。
以星級評定、辦案處罰為抓手,獎懲并用,該街城管執法隊每月對商戶履行“門前三包”的情況進行好、中、差三檔評定,并在路段“門前三包”星級評定宣傳欄上,各選取五家較好和較差的商戶,張貼紅黑榜,對商戶進行綜合評定并在群內通報,以此提升商戶們搞好“門前三包”的積極性。
在半城鎮化、半農業化的西部街道新溝鎮街,農貿市場的治理一直是重中之重。街道農貿市場的北面小巷,是一處以蔬菜售賣和提供便民服務為主的臨時早市。每天早晨6時至8時,這段約200米長的巷子里,都是來此販賣蔬菜的本地農戶。在這里經營修鞋的孫桂新說,每天早晨是市場最熱鬧的時候,他們在特定時間段被允許在這里提供便民服務,極大方便了像他這樣的小商販。
經營時段結束后,工作人員會迅速將這里清掃干凈。新溝鎮街城管所環衛負責人張治剛介紹,臨時早市結束后,環衛工人會把這里的菜葉清掃干凈,再用環衛車進行沖洗、消毒,確保環境整潔。就在前一天,城管隊員們還對這條巷子里的明渠進行了淤泥清理。
“去年疫情后,我們在全街申請設立了6處臨時交易場所。”新溝鎮街城管所負責人介紹,6處點位都設立在人流密集處,且每處點位結合周邊居民需要,功能也不盡相同,從根本上解決占道經營問題,方便居民和攤販,也對市場進行有效管理。
今年以來,東西湖按照“凈”“平”“明”“綠”“美”“齊”“優”的要求,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大力組織實施市容環境、交通秩序、農貿市場、建筑工地、物業行業、消防安全、校園周邊環境、窗口服務等集中整治工作。未來還將在精細化管理、智慧化管理、數字化管理方面再出新招,既提高標準,又突出特色,下足繡花功夫,為群眾享受更高品質生活創造更優條件和更好環境。
■ 高效率
服務隊專在小區“找茬”卻被居民點贊
黨員引領居民參與 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改造后的車棚,電動車充電、停放都方便,而且沒有噪音,不會影響休息。”清晨,家住長青街團結社區的張萬清騎著電動三輪車,將自家地里的蔬菜運往集市上售賣,回到小區后,就將電動車停放在家門口剛投入的電動車停車棚里充電。張萬清說,車棚投用前,社區市民巡訪團的成員挨家挨戶上門詢問意見,才有了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車棚改造方案。
團結社區市民巡訪團服務隊在蔬五支溝沿線巡邏。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兩個月前,張萬清所在的九坤五環華城開始啟動小區內電動車停車棚安裝改造工作。考慮到居民就近停放、充電的需求,停車棚選址在兩棟居民樓間的閑置空地上。“我們逐戶上門詢問居民的意見,當時只有一位業主不同意,但我們認為她的顧慮有道理。”
左賢嬌是市民巡訪團的骨干成員之一,她說大家平時的工作就是在小區里“找茬”。停車棚安裝改造時,最初大家考慮的都是便捷性,但在上門征詢意見時,一位家住三樓的居民提出,下雨時車棚頂會產生較大的雨滴聲,而且夜間車棚內的燈光,也會影響居民休息。
在收集到居民的反饋意見后,第二天,市民巡訪團聯合物業、社區及車棚改造方拿出了一個新的方案。最終決定,停車棚采用樹脂棚頂,減少噪音產生,同時車棚四周采用不透光材料,避免夜間燈光影響居民休息。
團結社區市民巡訪團服務隊目前已有數十名成員,多是小區居民,他們手持筆記本和筆,在小區的背街小巷穿行,主動發現公共環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團結社區黨支部書記黃愛云介紹,市民巡訪團今年組建后,深入小區主次干道、公園廣場、背街小巷、鐵路沿線、蔬五支溝沿線等場所,采取明察與暗訪、查找問題與發現典型等方式專門“找茬”,有力提升社區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社區還發動“搭把手”等6支志愿服務隊,設置“心愿箱”,通過認領的方式為居民解決各種身邊小事。
一方面發揮黨員骨干示范帶動作用,廣泛發動下沉黨員、熱心居民、志愿者、文明單位職工參與其中,另一方面積極提升居民參與度,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文明城市創建需要整合資源,最大限度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東西湖區委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認為,人以城為家,城以人為本,創建文明城市,需要全體市民的支持,只有全體市民齊動手齊參與,城市文明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升。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