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每天騎著電瓶車,穿梭在張家港市南豐鎮東風村的田間地頭,排查違法建設線索、督促消防隱患整改、引導村民做好家前屋后環境治理 這是耿毅超的工作日常。
去年從部隊退役后,耿毅超通過張家港市創新實施的退役士兵(士官) 積分進村 工程,成為東風村一名網格員。
從 士官 到 網格員 ,變換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忠誠和擔當。 穿上軍裝,我們保衛國家;脫下軍裝,我們同樣能在基層一線發光發熱,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耿毅超說。
退役軍人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過重要貢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解決好退役軍人就業安置問題是服務好退役軍人的關鍵。
作為江蘇省唯一榮膺全國雙擁模范城 七連冠 的縣級市,近年來,張家港市大力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暢通渠道、做優服務、搭建平臺,全面推動退役軍人就業安置工作高質量發展,助力退役軍人轉換戰場立新功。
一輛 直通車 ,安 業 又安 心
請注意,本次考試時間為下午1點半至3點,時長90分鐘 近日,在張家港市行政執法人員公共法律知識測試考場上,監考官楊恒認真監督著考場紀律。
楊恒退役前是一名技術10級軍官,在部隊期間,他就自學通過了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了解到他的實際情況后,今年,張家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依據轉業軍官 直通車 安置優先選調程序,將他安置到 專業對口 的張家港市司法局。
在部隊期間我從事的就是普法相關的工作,來到司法局,讓我之前積累的知識和才能有了用武之地。 楊恒說。
近年來,隨著軍隊干部隊伍建設的高質量發展,軍官的專業化水平越來越高,如何妥善安置轉業軍官、實現人盡其才?張家港市結合轉業軍官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 優先選調 和 競爭選拔 兩種 直通車 安置方式,通過有限競爭和考核選調,合理匹配有特殊專長的轉業干部和有特別需求的專業崗位,促進人崗相適,使軍轉安置有序高效。
近三年來,張家港市接收安置轉業軍官59人。其中,通過 直通車 安置方式成功匹配到專業崗位的有17人,實現100%安置到公務員崗位。
直通車 安置更有利于實現專業對口、人崗相宜,切實把軍轉干部接收好、安置好、使用好,更能激發轉業軍官干事創業積極性,為港城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張家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李軍強說。
軍人是祖國的驕傲,為部隊軍官 后路 減負,不僅要安 業 ,也要安 心 。
在安置過程中,張家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當好 貼心人 ,精準對接轉業軍官,做好 一站式 服務,幫助其解決家屬隨調、子女入學、隨遷入戶、社保接續等實際問題。
近三年來,張家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已協調1名隨軍家屬安置進事業單位,1名隨調家屬對等安置到張家港國企,幫助辦理13戶轉業軍官家庭的隨遷入戶,協調9名轉業軍官子女選到心儀學校。
一間 新課堂 ,助力 返鄉即就業
通過適應性培訓,讓我更快地找到心儀崗位,對新的工作充滿干勁。 今年9月,退役軍人閭燦回到港城,參加由張家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的自主就業適應性培訓,并在張家港市 退役軍人 專場招聘會上成功入職張家港市港城汽運集團,實現 返鄉即就業 。
這間專為退役軍人打造的 新課堂 ,就是由張家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手江蘇科技大學合作開辦的張家港市退役軍人事務教育培訓學院。
學院選調優質師資力量和富有培訓經驗的講師團授課,結合港城退役軍人特點,以 集中式 培訓、 點單式 輔導,定制個性化培養計劃,幫助退役軍人盡快適應地方發展,提升自身能力,選準職業方向。
在此基礎上,張家港市還組織退役士兵參加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和個性化培訓,積極鼓勵退役士兵參加退役軍人成人學歷教育。3年來,累計有228名退役士兵通過職業技能培訓順利畢業;有127名退役士兵報名參加了大專和本科階段的成人學歷教育。
完善的培訓體系,增強了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能力和底氣;暢通的就業渠道,則為退役軍人開辟出干事創業的新平臺。
為幫助退役軍人充分就業,張家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三年來,累計組織7場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今年的專場招聘會還出現了 粥多僧少 的局面,入場求職的退役軍人有140余名,而華昌集團、汽運集團等60余家單位卻提供了1422個就業崗位,人崗比達到1:10。
以前我們招聘都是企業挑員工,如今是退役軍人挑企業。 張家港市易華潤東新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退役軍人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執行力強,集體榮譽感強,正是企業發展緊缺的人才。
今年的專場招聘會期間,張家港市共有120余名退役軍人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工作崗位,意向書簽訂率超過90%。
除了舉辦線下招聘會,張家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還聯手當地人社部門開通退役軍人網絡招聘專區,專門搭建面向退役軍人的就業信息平臺,常態開展網絡招聘;建立優質崗位資源庫,與港城公安城管條線及多家重點企業合作,提供優質崗位專門面向退役軍人招聘;依托市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鎮級退役軍人服務站,以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為單位建立單元網格,建立 1+11+n 就業幫扶制度,緊盯每個退役軍人就業需求差異,建立一人一賬冊,對有就業需求的退役士兵開展點對點就業幫扶。
三年來,該市共接收自主就業退役軍人821人,有就業意向的退役軍人就業率達到100%。
一條 新賽道 ,鄉村振興大有可為
要發揮既是黨員又是退伍士兵的先鋒模范作用 基層工作不能僅靠軍人的光環,要擼起袖子加油干 近日,張家港市首屆 兵支書 成長營啟動,張家港市大新鎮新凱村的 兵支書 秦燕軍與通過 積分進村 工程走上農村基層崗位的 新兵村干部 展開深入交流,暢談鄉村振興故事。
2019年,張家港市創新思路,聯合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在江蘇省率先開展退役士兵(士官) 積分進村 工程,公開選拔優秀退役士兵(士官)到村(社區)任職。三年來,張家港共有80余名退役士兵(士官)走上村(社區)工作崗位。
人才招得來,更要留得住、用得好。張家港將退役軍人村干部作為村 兩委 班子后備力量重點培養, 研發 一套 培養心經 ,為農村基層政權建設輸送 本土化 永久牌 專門人才。建立結對幫帶制度,聘請在崗優秀村干部中的軍營 老班長 為 成長導師 ,幫助退役軍人更好融入基層環境;專題開展 積分進村 錄用人員分組式考察培訓和 兵支書 成長營活動,助力退役軍人在思想碰撞中成長蝶變。
在此基礎上,張家港市還打造 戎耀沙洲 黨建品牌,激勵引導退役軍人村干部將抓黨建與抓治理、抓服務相結合,推動基層黨建與村(社區)治理深度融合、共同完善。
從部隊到地方,從獻身國防到建設家鄉,退役軍人正成為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今年, 積分進村 工程被列入張家港市 十四五 規劃,計劃5年內招聘100名優秀退役士兵(士官)到村(社區)一線崗位,打造一支發展有思路、治理有招數、服務有本領的高質量基層干部隊伍。
廣闊鄉村大有作為,激勵退役士兵(士官)村干部爭當鄉村振興 排頭兵 。 李軍強說,張家港市將進一步吸引更多優秀退役士兵(士官)融入基層建設、服務家鄉發展,實現優秀退役軍人自身成長進步與助力鄉村振興 雙贏 的目標。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