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在位于榮縣川劇團這座寫滿歷史痕跡的老舊大樓內,不時傳來了一陣陣川劇唱腔,記者循聲步入,榮縣川劇愛好者協會的愛好者們聚在這里,正在進行排練。在榮縣川劇團解散后,這座老舊的大樓,也就成為了這群川劇唱玩友的聚居地。“天地日月、風云雷雨雪、草木鳥花香………”指導老師們口中念著這些詞語,是川劇手演身法步表演程式的形象代稱。而此刻臺上臺下的愛好者們的每個眼神、動作、表情等細節如有不妥之處,都會被80歲的劉榮弘一一指出。有時他還會穿上戲服、靴子、拿好道具登上小小的舞臺上,給大家表演示范。
今年80歲的劉榮弘曾經是榮縣川劇團的文武小生,1957年在讀小學的他被選拔到了榮縣川劇團,有幸成為了當時招收的第一批學員之一。但當時的劉榮弘最初連川劇是啥也不知道,在集中學習三個月后,他就與當時的學員們一起便開始表演折子戲,同時還到內江專區藝術學校專門學習川劇,對于川劇漸漸有了了解,從心里喜歡上了這個傳統劇種,從此便與川劇結緣,成為了劉榮弘一輩子的愛好。
這期間,他經歷了上世紀70年代榮縣川劇所到之處場場爆滿、掌聲不斷的熱鬧場面,也看到了時代變遷影響下上世紀80年代“川劇熱”的降溫和劇團解散的落寞場景,從一名劇團演員成為了一名榮縣川劇愛好者,而他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演出經歷,也漸漸成為這一群愛好者的指導老師之一。
一份感情:堅守始于自己的責任
據了解,榮縣川劇有獨特的樂器相伴,分硬場面和軟場面。硬場面有大鑼、大鈸、堂鼓、小鼓、馬鑼等樂器;軟場面有京胡、板胡、嗩吶等樂器。臺上表演人物的說、唱、手法、步法等與樂器的打奏合拍到點子上,給人賞心悅目、精神愉悅、身臨其境的感受,而為劇中人物的高興而高興,悲傷而悲傷,從劇情表演中受到教育或啟迪。
幾年前,當時正在讀初中的孫兒好奇的問了爺爺劉榮弘一個問題“爺爺,川劇是什么?”突然間詫異的劉榮弘回答道“川劇是一個古老的戲劇,用四川話唱出來,有著鮮明的特色。”孫兒的提問,這讓劉榮弘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他心里更加明白榮縣川劇不能失傳,要讓榮縣川劇后繼有人。“我喜愛榮縣川劇,對榮縣川劇有著深厚的感情,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榮縣川劇傳承下去。”劉榮弘說道。
2009年起至今,在榮縣川劇愛好者協會這個團隊里,劉榮弘與姜玉蘭兩位川劇愛好者便接過旗幟,繼續傳承和發揚川劇文化,他們開展定期的川劇座唱、基本功培訓、群眾文藝匯演、慰問聯歡、義務服務等活動。除了面向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劉榮弘近年來,還在著力培養下一代的川劇愛好者,走進了小學,向學生傳授川劇的基本功,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歡迎。
“我從2017年,因為工作關系開始跟隨劉榮弘老師學習榮縣川劇,劉老師是一個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他始終以榮縣川劇藝術的傳播和傳承為己任。我在劉老師身上學到了積極弘揚傳播正能量的精神,我們應該將這種精神代代相傳,將榮縣川劇賦予新的生命,為四川文化傳播貢獻自己的力量。”榮縣文化館青年職工曹吉說道。
這期間,一次次指導、一次次傳授,在堅守中,劉榮弘明白榮縣川劇對自己的重要,明白自己有責任有義務向他人展示這個傳統劇種、傳統文化的魅力,為傳承好榮縣川劇這一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揮自己的余熱,貢獻自己的力量。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