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南部縣長坪鎮人民政府通過推動鄉村“兩項改革”后,調整各級領導班子、理順干部隊伍、補足短板,以打造“長坪山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為核心樹好一面旗幟、鞏固提升“兩個基地”、做好“三個示范”作用,黨建工作促進其他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創新工作新模式,令整個長坪鎮在坐擁紅色地標優勢中找到鄉村振興新路子,如今的長坪鎮正厚積薄發、彎道超越駛入“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文旅結合”示范鎮快車道。
近兩年,該鎮黨委、政府堅決貫徹黨中央路線、方針和政策,上下齊心認真執行中、省、市、縣的決策部署,通過市、縣兩級對鎮村干部的集中培訓,黨委的履職能力、決策水平和干部隊伍能力素質不斷提升,同時持續開展中央“八項規定”貫徹執行情況自我檢查,以“零容忍、無禁區、全覆蓋”態度嚴查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各類違紀違規行為,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
打造“黨建+”聯動模式 ,引領鄉村振興奔康路
在黨建引領下,長坪鎮各級領導干部求真務實,大力開拓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通過打造“黨建+幫扶” “黨建+治理”“黨建+基建”“黨建+產業”的鄉村振興新模式,實現農村黨建與鄉村振興工作深度融合,不斷推動全鎮經濟發展向善向好。
針對長坪鎮自身情況,該鎮黨委政府通過全面開展精準幫扶、精準施策工作,讓產業助力貧困戶增收致富問題,做到9個貧困村、2個社區居委會村村有結對幫扶單位和奔康產業園,通過發展庭院經濟,小養殖、小作坊、小庭院、小買賣的不斷涌現,實現了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群眾幸福感不斷增強。
通過從改善人居環境入手,實施易地搬遷121戶、CD級危房改造790戶、土坯房改造460戶,實現了戶戶有好住房,全面消除了住居貧困現象,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2020年8月和10月,高標準通過國家脫貧普查驗收和國家數據質量第三方抽查考核。先后被市委評為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南部縣脫貧攻堅功勛團隊、獲得各類流動紅旗21批次。同時,該鎮始終貫徹執行中央、省、市在扶貧工作中“扶貧先扶智”的發展總方針,全面推行五大教育,從而激發內生動力,組織貧困戶積極參與學習,為貧困戶想辦法謀出路,增強了貧困戶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信心和決心。
今日的長坪,正全力加大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不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新建村社道路218公里,改擴建長坪至三清公路4公里,新建山坪塘28口,維修山坪塘84口,新建和維修蓄水池201口,改建農業灌溉渠道12公里。新建村級活動室7個,維修改造村級活動室16個,同步完成村級文化室、衛生室、網絡等配套設施,曾經的紅色小鎮已展現新的風貌。
鄉村改革工作穩步推進,黨建引領群眾幸福路
為了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該鎮通過創新“三議五會”工作法,規范村級運行機制,擴大了群眾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拉近了干群距離、融洽了干群關系,地方風氣得到了明顯好轉。
長坪鎮通過產權制度改革讓外出務工農民沒有了后顧之憂,群眾承包的土地、林坡和房產在確權后成為外出務工群眾的最后護身符,也為農村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推行土地流轉提供了根本保障,給群眾吃了“定心丸”。
在鄉村“兩項改革”工作進程中,通過全面征求意見、全面調查走訪、全面談心談話,全面落實干部進退留轉“七個一批”政策,長坪鎮兩項改革實現了風清氣正、平穩平順和圓滿勝利完成。全鎮由23個行政村調整為9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村民小組由167個資源重組合并為61個,拆減率分別為52.2%和63.5%,同時選優配強干部隊伍,村社實力明顯增強。“兩項改革”讓新時期的農村鄉村振興發展邁上了“新征程”。
該鎮以印山村作為示范試行點,通過走訪群眾征求意見調查,積極動員各方力量,“兩項改革”推選出素質過硬的致富“領頭羊”干部,新一屆村委班子積極加強村委51名黨員“黨史”學習教育、紅色鹽鄉精神傳承教育,舉旗幟、聚民心、展形象,形成村級工作合力,紅色黨建煥發新的活力,密切了干群關系。
與此同時,還帶領群眾大力發展晚熟柑橘產業2300余畝、養殖基地2個、“庭院經濟”多個等多項鄉村振興適地產業,群眾有了奔頭、思想有了轉變,曾經的軟弱渙散印山村徹頭徹尾改頭換面,2020年12月還斬獲南充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頒發的“文明村鎮”先進集體榮譽。
做好綜合治理文章,打造疫情防控堅實堡壘
面對兩年以來反復的新冠疫情,長坪鎮堅決構筑“鎮、村、社、戶”四級防控網,堅決貫徹“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疫苗接種”的工作要求,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兩年來,該鎮沒有出現一例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時,發揚老區紅色革命精神,第一時間組織馳援疫情重災區,黨員干部和群眾踴躍捐款42萬余元直達武漢,被評為南充市“抗疫先鋒”。
群眾的幸福生活指數,得益于生活品質的提升。長坪鎮深刻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大力整治垃圾、污水、廁所、場鎮市化“八亂現象”等人居環境問題,狠下決心加大資金投入,完成了長坪、三清兩座污水處理廠建設;全鎮生活垃圾采取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方式,實現清潔化;完成了每個行政村至少一個農村公廁的建設任務,實現了戶戶“廁所革命”改造目標。與此同時,全面落實“一河兩溪”河湖長制工作要求,定期進行巡河、垃圾打撈行動,鎮、村環境綜合治理展現新的面貌。
同時,該鎮還狠抓治安和生產安全,開展法紀教育、風氣教育等,讓全鎮社會治安全面好轉。在安全生產方面,將排查治理安全隱患作為推進安全生產工作的主要抓手,堅持四個結合,堅持常抓常管,堅持嚴查重罰,社會和諧安定有序。僅2020年就成功化解21件突出信訪問題,信訪件限時辦結率達到100%,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楓橋”小鎮,確保了全鎮的和諧穩定與長治久安。
“黨建+文旅”融合發展,紅色小鎮揚帆起航正當時
時過境遷,長坪山在中國革命解放事業的偉大進程中曾飽經了血雨腥風的考驗,而長坪兒女也曾為紅軍“三進鹽鄉”浴血奮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卓越貢獻。如今長坪山人民正積極守正創新、把握紅色地標優勢,全面傳承好紅色基因,弘揚好紅色文化,以全力打造好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啟動紅色鹽鄉革命紀念園建設項目,完成了14戶革命舊居原長坪山住戶房屋征收與管線拆遷改造,新建紅色鹽鄉觀光大道2.8公里,修繕完成紅四方面軍指揮機關、革命故居、紅軍紀念碑,新建“長坪山紅軍紀念館”等,紅色地標配套設施逐漸完善完美。
同時以長坪山紅軍烈士陵園為核心區域,將曾經產量低迷甚至荒廢的田地、魚池,打造成萬畝晚熟柑橘生產基地,如今產業基地初具規模,帶動了當地農民以農帶旅奔小康。2020年1月3日、1月6日先后迎接市項目拉練會、南商大會的順利召開,獲得市縣高度認可,創造了南部縣的“長坪山速度”。
在長坪鎮開展產業大建設的工作中,“千人大會戰、奮戰40天”,打造了以長坪山為核心的全縣第三條晚熟柑橘產業帶,建成南部縣第三條晚熟柑橘產業帶一一火峰至長坪產業帶長坪主戰場建設任務。圍繞“產業大發展、基礎大配套、環境大改善、利益大聯結”發展目標,栽植晚熟柑橘6000畝,花椒2000畝,高標準完成南部縣十件大事之一,產業基地初具規模,奔康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壓艙石”。
現在,長坪鎮已開創出南部縣僅有的紅色旅游與柑橘產業帶相結合的產業模式,成為文旅結合先行示范鎮,長坪山革命紀念園已成為南部縣的一張靚麗名片和南充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游目的地。
面對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下一步,長坪鎮人民政府將以史為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黨史學習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開放的理念、更加執著的定力,把長坪放在全縣、全市、全省特色小鎮的發展大格局中,堅定不移地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發展紅色產業,爭創“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文旅結合”最美示范鎮;聚全鎮之智,舉全鎮之力,弘揚先烈精神,秉持先烈遺志,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挺立潮頭,奮勇向前,為發展建設好美麗的長坪正不懈努力奮斗。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