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參與漢中的發展進程,就是創造我們自己的未來,因為我們在這里呼吸,在這里生存。
教育、醫療、醫保都關系著群眾的切身利益,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全力推進中小學、幼兒園建設工程,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能力,逐步提高基本醫保待遇,減輕群眾看病就醫的負擔。如今一年過去了,這些工作推進的如何?群眾期盼的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老百姓從中又獲得了哪些實惠?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節目。
首先來認識一下本期的嘉賓,他們是漢中市醫療保障局局長宋毅,漢中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柱東,漢中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芝輝。同時,今天我們也邀請到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以及我們的市民代表,歡迎各位的到來。
主持人 封哲: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中小學、幼兒園建設擺在了辦好六件群眾“急難愁盼”民生實事之首來落實,按照這一要求,市教育局是怎么安排的?
漢中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柱東:
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按照“決心一次下足、措施一次到位、問題一次解決”的原則,全力推進中小學、幼兒園建設,計劃用兩年時間投資70億元,在全市新建、改建中小學、幼兒園271所,大力緩解“入學難、入園難”的問題。
主持人 封哲:
這些工作如今已經開展一年了,進度如何呢?
漢中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柱東: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市教育局抽調100人成立工作專班,對中心城區100所學校、幼兒園進行包抓。每周去現場協調解決、推進項目建設。在全市各級、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市271所中小學、幼兒園建設,目前已竣工154所,竣工率56.8%,其中新增學位1.8萬個,中心城區已竣工學校、幼兒園30所,新增學位8000多個。
漢中市人大代表王甜:
針對漢中中心城區“擇校熱”、“入園難”等問題,教育部門是如何解決的?
漢中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柱東:
群眾普遍關注“入學難、入園難”問題,對此市教育局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
另一方面,不斷地優化師資結構,加強師資培訓,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步伐,著力解決“入學難、入園難”問題;我們還實行“集團化辦學”,在全市組建128個教育集團,力爭用三年時間實現“教育集團化、集團名校化、名校品質化”。
同時,我們還引進了北京師范大學、西安高新一中等一批優質教育資源,帶動漢中區域教育的共同發展。
漢中市政協委員萬敏杰:
為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今年7月,國家出臺了“雙減”政策,截至到現在快半年了,不知道咱們市教育局在這一塊,是怎么做的?
漢中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柱東: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漢中市一是注重校內減負提質,通過優化作業布置,加強作業管理,精心、精編、精選作業,提升作業的布置質量。同時,實施了“課后服務5+2”政策,每周5天,每天不少于2小時時間用于開展課后服務;二是對學業進行答疑解惑、專題輔導,同時利用校內、校外活動場所,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體育、社會實踐、勞動等課后服務,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在校外減負方面,我們加強了審批管理,不再新設立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對已經設立的在今年底全部轉設為非營利性機構,同時加強了收費監管,有關部門聯合制定了培訓機構收費監管的辦法,防止“退費難”“卷錢跑路”現象的發生。我們對學科類培訓機構加大了查處力度,對外公布了舉報電話,設立了舉報郵箱,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今年以來,全市399所學科類培訓機構已經壓減到101所,目前有75所學科類培訓機構正在辦理營轉非登記。通過校內減負提質,校外規范整治,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負擔一定會真正地減下來。
市民代表耿艷:
“雙減”工作實施以來,學生的學習壓力確實得到了緩解,但是作為家長,我們擔心這樣是否讓學校的教學質量有所降低,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下滑,那教育部門是怎樣考慮的呢?
漢中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柱東:
學校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教育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主要任務,在落實“雙減”工作中,我們加強了學校的管理,統籌作業布置,加強教研工作,主要是在減負提質上下功夫,確保作業減了,但質量不能減。為此,我們在全市組建了學科建設和教師發展指導中心,縣區設立了指導基地,通過了加強教學、教研、教改工作,促使我們的學校提高課堂質量,優化教學設計,最終實現減負提質這個目標。
主持人 封哲: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去年漢中對于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整頓,在整治的過程當中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漢中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柱東:
校外培訓機構的整治,我們堅持“三限四嚴”的原則,限培訓機構的數量、限培訓時間、限收費價格。今年以來,我們不再新審批學科類培訓機構,培訓時間嚴格控制,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寒暑假和周末時間進行學科類培訓。線上培訓時間不得晚于晚上9點,線下培訓時間不得晚于晚上8:30。“四嚴”就是我們嚴格管控培訓內容、嚴格培訓機構從業人員管理、嚴格廣告的投放、嚴格(防)資本化運作。通過“三限四嚴”切實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的管理。同時,針對培訓機構隱形變異問題,我們加大了“家政服務”“住家培訓”等這種非法的違規培訓活動的監管,確保了培訓機構按照新的要求,規范地開展培訓類活動。
主持人 封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要建設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事業,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這項工作我們是如何推進的?
漢中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芝輝:
一是加強專科能力建設,今年我們啟動了第三批專科建設能力評估活動,有4個成功申報為省級臨床專科,有38個科室成功創建為市級臨床專科。13個醫院先后建成了規范化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
二是我們加快推進“互聯網+醫療”的智慧醫院建設,咱們中心醫院、3201醫院、市人民醫院先后建成了“互聯網醫院”,縣、區一部分醫院也將陸續建成“互聯網醫院”;
三是我們主要是加強了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咱們市中心醫院龍崗院區婦兒綜合樓已經建成投用,咱們三二零一醫院、市中醫院二期、漢臺區中醫院、南鄭區中醫院也將陸續建成。
漢中市政協委員燕歸如:
在提高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方便群眾就近就醫上是如何落實的?
漢中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芝輝:
針對基層醫療資源分布的不均衡,咱們市衛健委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深化對口幫扶,我們確定市本級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區醫院,同時深化蘇陜醫療合作,結對幫扶;
二是我們積極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我們今年有12個鄉鎮衛生院達到推薦標準,已經可以實現二級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
三是我們從市本級三級醫院抽調了專家、教授,建立醫療技術專家的專家團隊,開展定期地到基層輔導、培訓、現場指導。
漢中市政協委員馮麗娟:
目前疫情形勢仍然非常地嚴峻,有少部分群眾對于疫苗的效果也是心存疑慮,那么我們有沒有必要接種第三針疫苗?
漢中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芝輝:
我們衛健部門也注意到這一方面的聲音,但是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和國家有關權威機構的監測統計。接種第三針疫苗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加強個體的抗體,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應對病毒的變異,第二劑接種滿6個月以上,滿18歲以上人群都可以接種第三針疫苗。
市民代表田衛平:
患者住院必須做核酸檢測,而且陪護家屬只限一人,為什么要作這樣的規定?
漢中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芝輝:
新住院人群和陪護人員均及時進行核酸檢測,主要目的一個是對風險人群的篩查,對住院病房實行24小時門禁,減少陪護,主要目的也是防止非必要人員在醫院內流動,造成院內的交叉感染。
主持人 封哲:
為了逐步提高城鄉基本醫保待遇,然后減輕群眾看病就醫的負擔,我市都調整了哪些醫保報銷政策?
市政府最近已經決定,在新的一年將調整、提高居民的醫保待遇。就是在住院方面,在三級醫院的報銷待遇由55%提高到60%,在二級醫院的住院的起付金由800元下調到700元,二級中醫醫院由700元下調到600元,同時將起付金全部納入大病保險的報銷范圍。
在門診慢特病方面,咱們將一類5種慢性病,在三級醫院的門診看病的門檻費由2000元下調為800元,其余的二類和三類門診慢特病,全部取消門診的起付線,同時也取消過去的,指定一個醫院、一個藥店的做法;第三個一個就是普通門診,普通門診的報銷限額由80元提高到100元。
漢中市人大代表張敏:
去年以來,集采藥品、耗材紛紛降價,醫保在藥品方面是怎么讓群眾減輕用藥負擔的?
漢中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芝輝:
包括三個方面的主要措施:
第一個就是實施藥品耗材集中大量采購,擠出藥品虛高水分。目前咱們漢中市總共落地了6個批次,233個品規的藥品集采,平均藥品的平均降價是54%,落地了5個批次的高值能耗材的集中帶量采購落地,最高降價是93%,最低降價是60%,這兩塊這一年藥品和耗材的支出可以減少1.3個億;
第二個就是每一年國家都會擴大藥品納入醫保目錄,2021年有119種藥品納入醫保目錄;第三就是對癌癥放、化療等一些特殊藥品,國家談判降價并納入報銷。
市民代表紀敏:
看病就醫方面出臺了哪些醫保政策,讓群眾減輕了就醫負擔?
剛才我已經提到了,就是國家會逐步提高看病的報銷水平、壓低藥品價格、擴大納入報銷的藥品的種類。除了這些以外,還對一些慢性病、重大疾病和特殊疾病,采取了一些靶向的保障措施。比如說咱們漢中在全省率先實施了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重度失能的職工每一個月可以獲得800元到1620元不等的護理補助,同時每一個月可以報銷一次洗浴補助100元,報銷70元的護理用品,減輕家庭的經濟和精神負擔,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活尊嚴;第二個方面就是說,城鄉居民的門診慢特病擴大了范圍,特別是把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結核病、肺結核等這些重特大疾病都納入了門診報銷;另外一個就是,城鄉居民的大病保險由23元提高到55元,職工大額醫療保險由200元提高到300元。
漢中市政協委員李斗:
據了解,一些醫療機構還存在著不合理檢查,不合理治療和不合理用藥的現象,既浪費了醫保基金,又增加了患者的負擔。針對這些問題,咱們衛健、醫保部門有哪些應對措施?
漢中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芝輝:
針對這種現象,衛建部門作為行業主管部門,主要采取三方面的措施:
一是推動薪酬制度體系改革,比如績效工資不再與收入掛鉤,禁止醫生開單提成,適當提高醫務人員績效工資等,讓醫生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提高業務上、診療疾病上;
二是我們嚴格落實藥品和醫用耗材零加成政策,藥品、醫用耗材進多少錢,出多少錢,醫院從藥品和耗材上已經沒有了利潤空間,減少多開藥品對醫院收入的刺激;
三是加強行業監管,我們推動合理治療,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收費“四合理”的審查制度,建立醫院系統內部的審查備案控制機制。
目前采取了三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強化醫保基金監管,主要采取大數據篩查、飛行檢查、全覆蓋抽查和舉報獎勵,向這個同級的紀委、監委移交問題線索,向公安部門移交欺詐騙保的案件線索,通過這些措施,來形成一種高壓和威懾的態勢,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
二是大力推動醫保的支付方式的改革,引導醫療機構合理用藥,合理收費;
三是通過誠信體系建設,行業自律,失信懲戒,總額預算控制等方式引導醫療機構從內部自主控費。
主持人 封哲:
民生無小事。促進全市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辦好家門口的學校,建立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全民健康更有保障,全面小康更有“醫”靠。這些惠民、利民保障措施的落地實施,切切實實提升了教育水平和群眾的生活品質,讓群眾有了更多的歸屬感、安全感。
一樣的訪談
不一樣的對話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