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12月28日,安徽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的“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省衛健委黨組書記劉同柱表示,我省正在打造國家級和省級高水平醫院,國家兒童、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已經落戶安徽,正在積極申報創建腫瘤、心血管、神經、中醫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我省將以高水平醫院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為抓手,提升疑難重癥診療水平,讓群眾享受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創建腫瘤、心血管、神經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未來,我省將以高水平醫院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為抓手,提升疑難重癥診療水平,讓群眾享受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劉同柱介紹,我省正在打造國家級和省級高水平醫院,國家兒童、創傷區域醫療中心落戶安徽,安徽省兒童醫院掛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安徽醫院,安徽省立醫院(中國科大附一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合作共建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推動技術、管理和品牌“三個平移”。同時,積極申報創建腫瘤、心血管、神經、中醫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蚌埠、蕪湖、阜陽、安慶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5個省級區域???a href="http://www.zzkailai.com/pharm"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醫療中心已啟動建設。在加強臨床??平ㄔO方面,2021年,我省申報建設7個國家臨床重點??疲苿咏ㄔO一批省、市級臨床重點??啤<訌姟拔宕笾行摹苯ㄔO,全省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規范化建設胸痛、卒中和創傷中心共157個,建成省級孕產婦危急重癥救治中心和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各7個,每個市、縣均建成至少1個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和1個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積極推動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通過積極引進滬蘇浙優質醫療資源,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有效緩解群眾跨省就醫的難題。
每個市建設1-2所高水平市級公立醫院
針對我省住院患者跨省就醫人數多、占比高這一問題。2021年,省醫改領導小組制定印發了《解決跨省就醫問題補短板工作方案》,提出:增加醫療資源供給,優化區域城鄉布局,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實現住院患者跨省就醫回流人數和比例“雙提升”。
劉同柱透露,我省將主要做到“三個著力”: 著力“立高峰”,推進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加快腫瘤、心血管、神經疾病、中醫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申報,縮小與長三角醫療技術和管理水平的差距。加快提升安徽省立醫院、安醫一附院等省屬三甲醫院疑難病癥診療能力,減少相關疾病患者流出到省外;著力“建高原”,推進省屬醫院與市縣政府共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a href="http://www.zzkailai.com/pharm"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醫療中心,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每個市建設1-2所高水平市級公立醫院。完善專科醫院體系,推進省級傳染病、眼科、腫瘤、職業病等專科醫院建設,補齊市級傳染病、兒童、婦幼保健、精神衛生、老年康復等???a href="http://www.zzkailai.com/hospital/"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醫院短板,提升綜合醫院臨床專科能力與水平;著力“強基層”,深入實施縣級醫院能力提升工程,鼓勵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積極創建三級醫院,提升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三類手術占比,將一、二類手術逐步下沉鄉鎮衛生院。繼續實施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民生工程。“我們將從提升水平、改善條件、控制費用等方面著力推動工作,提升省內就醫比例,減少患者外流?!眲⑼f。
緊密型城市醫聯體試點將逐步推廣到16個市
我省以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為抓手,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群眾享受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在城市,以三級公立綜合醫院為龍頭,帶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五包十統一”的路徑建設緊密型城市醫聯體,通過醫聯體內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檢驗檢查結果互認,構建出優質高效的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助力分級診療制度的落實。目前,我省12個市已建立34個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大醫院專家資源有效下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建立“名醫工作室”113個,下沉專家600余人,帶教查房1.2萬余次。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急診量達到1870萬人次,較上年度增加11%。緊密型城市醫聯體試點將逐步推廣到16個市。在縣域,按照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原則,落實“兩包三單六貫通”政策,積極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全省59個縣(市)已建立124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現縣域全覆蓋??h域內就診(住院)率達到84%,較上年度提升4個百分點。在今年的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監測評價中,安徽得分位居全國第二。
全省基層診療量占比已達到62.7%
如何讓群眾享受更加放心的醫療服務?劉同柱介紹,安徽將以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為抓手,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穩步推進落實民生工程項目,2021年,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項目任務完成率均達100%,農村適齡婦女兩癌篩查年度任務已全部完成。全面推進“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全面實施社區醫院建設,著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2021年,40%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基本標準”或“推薦標準”,77家達到社區醫院標準。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特色??坪投壘C合醫院建設,全省147所中心衛生院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水平。100%鄉鎮衛生院和96%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最新結果顯示,全省基層診療量占比已達到62.7%,較上一年度增長4個百分點,群眾看病就醫“15分鐘”就醫圈基本建成。
在人才培養方面,安徽全面實施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徽鄉名醫”培養、農村 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免費委托村醫培養和“千醫下鄉、萬醫輪訓”等項目,為基層培養急需、可用、留得住的人才。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實現“智醫助理”、中醫藥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
安徽醫學影像云系統已經實現全省覆蓋
“我省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為抓手,增強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讓群眾享受更有溫度的醫療服務。”劉同柱介紹,全省中醫醫院推廣開設夜間中醫門診,解決群眾白天上班或上學而沒有時間看病、老人不堪忍受高峰擁擠不愿去醫院看病、無獨自看病能力需親屬有空陪護才能去醫院就診等群眾“看病難、看病煩”問題,同步開展中藥飲片代煎、藥物配送等服務。大多數醫院擴大日間手術病種范圍,提高日間手術占比,患者不用住院享受住院同樣的治療效果。
疫情加速了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也讓群眾就醫更加方便。我省推進互聯網醫院、智慧醫院、智聯網醫院建設,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和互聯網診療,全省已建成互聯網醫院35家。搭建互聯網在線診療服務平臺,實現網上掛號、網上就醫、電子處方、網上配藥等服務,患者可以足不出戶通過互聯網掛號看病。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區域遠程醫療服務及時診斷、業務協同、資源共享、結果互認,為患者提供各項便捷服務。我省醫學影像云系統已經實現全省覆蓋。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