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雨花區井巷社區45棟居民樓,沒有一個垃圾桶
不設公共垃圾桶為何依然干凈
12月27日,走進長沙市雨花區井灣子街道井巷社區,路面的積雪已鏟除。調皮的雪花在綠色枝丫上飛舞、逗留,在深紅色樓棟間穿梭,整潔而浪漫。
井巷社區黨總支書記岳林帶著記者在社區走了一圈, 我們有45棟居民樓,但沒有一個垃圾桶。
井巷社區原為五礦集團二十三冶三公司宿舍區,是擁有6000多居民的無物業大型小區,沒有設一個垃圾桶卻依然干凈,這是如何實現的?
2015年企業改制后,將社會事務性管理移交至社區,但沒有解決物業服務問題。2017年,井巷社區啟動提質改造后,原本在各樓棟單元設立了54組垃圾桶。由于社區面積大,社區樓棟垃圾原本不屬于環衛所負責,導致清理垃圾不及時。
垃圾桶發出陣陣酸臭味,蒼蠅蚊蟲圍著打轉,居住環境很差。 居民姜春芳回憶。
引進物業公司無疑是較好途徑。但社區居民大多為下崗職工,收入單薄、且沒有交納物業費意識。10余家物業公司進場了解情況后 望而卻步 。
垃圾處理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不能不管。 井灣子街道黨工委書記龍崢嶸說。怎么管?撤掉垃圾桶、由居民自己送到垃圾站。但,居民能接受嗎?
我們支持。 居民姜孝新說: 社區并沒有當 甩手掌柜 ,改擴建了2處垃圾站,我們從樓下到垃圾站只有100米左右的距離。 不用出物業費、清運費,其實是減輕了我們的負擔。 居民陳喜連補充。
既要有明確的舉措,也要引導居民參與。 岳林介紹,社區成立了 垃圾銀行 ,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文明勸導、參加環保講座, 折合 成 垃圾銀行 里的積分。每100分可兌換30元的生活物品。陳喜連說: 垃圾銀行 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有的居民每季度能小掙個幾百元。后來,大家都形成了習慣。
垃圾處理的小事兒,成為井巷社區探索基層自治的起點。
原本因為 垃圾銀行 的積分吸引而來的居民,自發組成 綠色馬甲 志愿隊。有的當起 巡邏員 ,巡查衛生、確保整潔;有的當起勸導員,看到不文明現象上去提醒;有的上門串戶當起環保 宣傳員
更多的志愿者加入進來。他們根據自身特長,分為 紅 藍 綠 三色馬甲志愿服務隊。 紅色馬甲 以熱心公益事業的老黨員、老干部為主,積極協調鄰里矛盾糾紛; 藍色馬甲 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等專業性服務。
通過志愿服務帶動文明實踐,井巷社區實現了從 臟亂差 到 潔凈美 的蝶變。井巷社區也獲得 省級和諧示范社區 最具人氣公共服務大廳 等榮譽。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