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滄州是京杭大運河流經城市中里程最長的城市,貫穿滄州全境,全長253公里,從南到北穿越吳橋、東光、南皮、泊頭、滄縣、運河區、新華區、青縣8個縣區。
滄州段大運河兩岸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存,其中包括桑園碼頭、連鎮碼頭等十余處重要碼頭,還有馬廠減河、興濟減河、捷地減河等重要水利樞紐。
元明清時期,每年數百萬石的糧食,需經運河運抵北京,而滄州的長蘆鹽、金絲小棗、滄酒、泊頭鴨梨、御河棉等豐富的物產,也都通過這條南北經濟大動脈運往全國各地。繁忙的運輸拉動了兩岸繁華的經濟,成就了青縣、興濟、滄州、新橋、東光、連鎮、桑園等重要商埠,促進了古代滄州的經濟繁榮。
大運河南來北往的商船不僅為當地帶來了經貿機會,令人民生活富足,而且帶動了大運河畔的文化交流與傳播。歷經千百年的歲月變遷,滄州逐漸衍生出當地特有的運河文化。
如今的滄州市依然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位于環首都綠色經濟圈、冀中南城市群及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是“海上絲綢之路”北起點,中國歷史第一僑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西鄰雄安新區,是雄安新區的東南門戶,是中國大運河旅游規劃 十六節點 重點城市之一。這些優勢,給滄州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活力,其武術和雜技文化也大放異彩。
為了更好還運河于人民,近年來,滄州市加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努力打造大運河文化重要的承載地、城市生態休閑走廊、城市重要標志。
滄州市系統實施了河道清淤、垃圾清理、生態修復全覆蓋等工程,打造了滄州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休閑、游憩的好去處。
生態修復展示區段的大運河形成一處獨特的“Ω”形大彎,但由于長期缺水少水,河道里曾經雜草叢生,苗圃、雞窩等私搭亂建非常扎眼。現在,“Ω”形狀的運河河水蜿蜒曲折,河畔花草樹木相得益彰,三三兩兩的市民或漫步、或健身,輕松愜意。
因河而生,因河而興,因河而美。大運河不僅是滄州人的情感紐帶,還是滄州人的文化源泉和記憶符號。近年來,滄州全面開創滄州特有的“運河時代”,還運河于人民,不斷修復和改善運河沿線兩岸生態環境,推進文化、產業和旅游融合,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取得新進展。相信滄州會帶全新的運河城市給大家,也期待這里運河故事開啟新的篇章。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