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退了一半面積出來,改養生蠔是更辛苦一點,但近海水質好了,為子孫后代留出路,值了!”昨日下午,西連島村漁民吳波乘船到3海里外的蔚藍海域起捕首批生蠔。就在上個月,他在全村第一個響應當地號召退養了部分近岸紫菜。作為全國最大的條斑紫菜生產基地,享有“中國紫菜之都”盛名的連云港,養殖紫菜規模不增反減,今年起主動調減占用海域指標,到2025年不少于9萬畝。
我市海域面積約1億畝,淺海灘涂165萬畝,海區水質肥沃,適合條斑紫菜養殖。截至2020年,全市紫菜養殖占用海域面積達51萬畝,紫菜產業年總產值達到25.04億元。雖然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但漁民們連續多年使用清除雜藻的酸劑、插桿及泡沫塑料浮體等廢棄物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近岸海域。
是繼續擴張紫菜養殖規模,還是引領整個紫菜產業轉型發展?我市選擇了后者。今年11月,市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紫菜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以“紅頭文件”的形式“白紙黑字”提出壓縮紫菜近海養殖規模,到2025年占用海域面積控制在2016年水平,即少于42萬畝,引導養殖戶逐步退出近岸灘涂養殖。
市農業農村局漁業處負責人潘緒偉介紹,為打一場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市在全國率先成立覆蓋到村居社區的四級聯動灣長制,全面推進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加快紫菜產業健康發展就是攻堅戰中的重要一環。各縣區層層落實責任,通過召開工作推進會、上門入戶開展政策宣講等方式,鼓勵海域使用權人轉產作業,引導養殖戶控制養殖密度,并向深水域轉移。同時,漁業執法部門加大了執法力度,嚴查違禁投入品使用、廢棄插桿丟棄入海等行為。
紫菜退養,事關收益,一度遭遇廣大漁民的不解甚至反對,但今冬頭茬遠海紫菜的豐收場景給大家帶來了希望。昨日傍晚,在黃窩村紫菜加工公司,養殖大戶陸紅軍忙著將一筐筐鮮紫菜卸車。“前幾年近海水質確實下降,紫菜養殖病害多。”陸紅軍對新政策一度猶豫,他今年在深水域試養了300畝紫菜。從“頭水”的收成來看,遠海養殖畝產增加了25%,紫菜品質更好。
我市3個區域18個監測站點12月份的監測結果顯示,近岸海域各點位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較去年同期顯著下降。海域水質變好了。為了應對未來幾年紫菜養殖規模壓縮帶來的“沖擊”,我市又在提高紫菜產業附加值上下功夫。“鼓勵發展‘紫菜+旅游’產業、紫菜產品電商業務、紫菜精深加工等,提高養殖戶的收入。”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薛學坤說,要讓更高質量的“連云港紫菜”走向全球。(記者 胡柳君 王文)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