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金山大橋車計劃進行機非分流改造。 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目前金山大橋部分路段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
金山大橋于2009年建成通車,是惠城中心區惠州大道至金山大道南北向主要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金山立交位于西枝江、新開河、金山湖交匯處,是一個北連江北、東平,南接河南岸、金山湖,向東服務水口、馬安片區的5路交叉3層全互通立交。
記者現場看到,駕車經過金山大橋南橋時,南橋8車道直接對應3個方向,分別為東平下沉式隧道、文頭嶺片區以及長湖東路,但由于該路段未實施“機非分流”,部分路段存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現象,導致機動車通行能力受限,個別路段更容易發生交通擁堵,存在一定的交通隱患。
“每次駕車經過金山立交都要小心翼翼,經常是機動車和電動車混行,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家住市區江北的市民余先生認為,金山大橋部分路段應視情況加緊進行“機非分流”改造和安全提升改造。出租車司機陳師傅也呼吁相關部門加快對金山大橋實行安全性提升改造,實現人和非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的分流。
規建5處下穿通道和1條環形非機動車道連接互通
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指出,由于金山大橋早期設計和建設標準等原因,未完全實施機非分流。隨著交通需求激增,機非混行、交織沖突等交通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是在高峰期段,金山大橋車流量巨大,電動車在金山大橋立交的多處匯流和分流點需橫穿機動車道,與機動車存在明顯沖突,影響機動車通行效率,容易引發電動車安全事故。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金山立交機非混行的交通安全問題,《規劃》提出通過改造、利用現狀綠道等方式,構建連續、貫通的慢行系統。同時結合周邊現狀景觀,按照疏林草地的理念,營造通透、自然、生態的景觀效果。
記者了解到,交通部門提出兩個方案,方案一是沿金山大橋立交現有道路外側新建1條非機動車道,同時內層環島規劃建設5處下穿通道和1條環形非機動車道連接互通,形成全互通立體交叉慢行系統網絡。方案二是為滿足東平、水岸城和金山湖方向之間的慢行交通需求,利用現狀公園綠道,新建1條非機動車道和1處慢行坡道橋實現慢行系統貫通。結合中遠期交通需求,交通部門建議專項研究獨立的跨江非機動車專用通道,將東平、河南岸、大湖溪三地聯通,進一步完善片區慢行系統,減少交通安全隱患。
經過綜合比選,交通部門認為方案一交通功能完善,可實現各方向慢行交通的互聯互通,交通流線較為順暢,推薦按照方案一進行慢行系統改造。惠州日報訊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