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江西這樣干!
從招商引資到引研、引才、引智、引技相結合,從“引進來”到“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江西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呈現雙向開放新格局。從經貿合作到人文交流,從廣拓市場到廣交朋友,自2002年起,江西連續19年在粵港澳地區舉辦的經貿合作活動,承載著越來越豐富的綜合功能,已成為我省對外開放的一張亮麗名片和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
南昌:大灣區已成為外來投資來源最大的地區
近年來,南昌市堅持“走出去、請進來”,聚焦資源,聚焦政策,通過與廣東省七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廣州、東莞等地10個開發區、綜保區建立對口合作關系等,持續深化在開放平臺、優勢產業、科技創新、人才交流培訓等多個方面的交流合作,實現了多層次、寬領域的無縫對接;深入實施“產業鏈招商”“三請三回”“三企入贛”“三百工程”“5020”五大行動,近三年,南昌市新引進2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73個,其中“大灣區”項目64個,占比36.99%;為企業原料采購、產品外銷提供通道支撐,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等工作,大力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現今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南昌市外來投資來源最大的地區。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南昌市新引進來自“大灣區”的產業項目594個,立項投資總額5925.79億元,占全市比重31.51%;既有歐菲光、兆馳、天瓏、同興達、欣旺達等一大批高端制造業項目,也有華為江西總部、騰訊安審中心等現代服務業項目及華潤萬象城、華僑城等商貿綜合體項目,這些項目落戶既有力推動了南昌市產業轉型升級,也有效促進了城市品質和形象提升。
贛州:打造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老區不老,勢頭正好。2020年6月,江西省出臺《關于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若干政策措施》,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成為全省戰略,其中提出,要完善融入大灣區交通網絡;支持贛州國際陸港開展鐵海聯運“三同”試點;支持贛州市以合作共建、托管建設等多種模式發展“飛地經濟”;對接供大灣區農產品標準,建立大灣區“菜籃子”城際合作機制等措施,加快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建設大灣區后花園。
同時,贛州市開展“三請三回”“粵企入贛”系列招商引資活動,推動格力電器、創維等一大批粵港澳大灣區重大項目落戶贛州;打造“1+5+N”產業集群,精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5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等;推動贛州國際陸港與深圳鹽田港共建深贛港產城一體化合作區,打造“特區+老區”共贏發展的全國范例,深化與深圳鹽田港合作,開通運營“贛深組合港”,在全國首創“跨省、跨關區、跨陸海港”通關新模式;在全面落實國家、省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出臺惠企政策措施190條,持續釋放政策紅利;精心打造“初心路”“客家情”“陽明游”精品旅游線路,實施“引客入贛”等。如今,贛州正不斷擦亮一張張特色名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昂首闊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贛深高鐵:激發融合發展新動能
2021年12月10日贛深高鐵開通運營以來,極大改善了贛南老區的交通運輸條件,讓江西全面打通南北高鐵大通道,“連南接北、承東啟西、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贛州至深圳的旅行時間由近7個小時縮短為2個小時左右,南昌經贛州到深圳的鐵路最快旅行時間由9.5個小時縮短至3.5個小時左右,江西正加速“擁抱”粵港澳大灣區。截至2022年1月10日,贛深高鐵(江西段)共發送旅客14.4萬人次,受益于贛深高鐵,沿線信豐、龍南、定南等地的游客也出現大幅增長。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近年來,越來越多粵港澳大灣區的優秀企業關注江西、看好江西、投資江西,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成為推動江西加速發展的巨大動力。贛深高鐵的開通,歷史性地縮短了江西與大灣區的時空距離,改善了沿線群眾出行條件,為蘇區人民走出去、灣區人民走進來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據悉,贛深高鐵開通一周后,贛州市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暨“粵企入贛”投資合作推介會在深圳舉行。經過前期對接洽談,成功引進大灣區項目30個,投資總額536億元。
老區不老、生機勃發,江西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前,江西正處于厚積薄發、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強項目、練內功,是江西推動新一輪發展的先手棋,也是江西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加速器。今日之江西,既有發展的“速度”、產業的“深度”、開放的“寬度”,也有創新的“熱度”、情感的“溫度”。如今,江西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躍動著發展的蓬勃朝氣,奔涌著創新創業的熱潮。讓我們篤行不怠開創美好未來,滿懷豪情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攜手書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的精彩華章。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