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關店難, 辜負顧客的信任更難
2019年4月,陳偉懷揣創業夢想,在南京棲霞區邁皋橋華電路開了一家水果店,取名“橙果園”。
“橙果園”緊鄰中電頤和家園小區,因價格親民、水果新鮮,生意漸漸紅火。“客人絕大多數都是小區居民,他們特別善良,看我獨自打拼、三餐不定,還經常給我帶吃的。”陳偉說,水果店有了固定顧客群體,他便引入會員模式,累計吸引500多名顧客成為會員,充值金額在500至1000元不等。
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原來熱鬧的門店逐漸冷清。“連續幾個月銷售額只有1000元上下,每個月都要虧損1萬多元。我本想撐一撐,等顧客充值的費用花完再停業,可實在虧得吃不消了。”陳偉告訴記者,關掉苦心經營了兩年的小店很難,但比關店更難的,是辜負500多名顧客的信任。
去年4月,“橙果園”倒閉。陳偉沒有立刻離開南京,他算了算賬,客戶充值的預付款還有15萬多元沒有消費,而他所有的錢加在一起,僅有6萬多元。他聯系了一部分顧客,將手上的6萬多元全部退掉,并請他們轉告其他顧客,自己即將回老家如皋,但欠的錢是肯定不會賴,他手機號碼也不會換。即便如此,陳偉還是不放心,他專門在店鋪門口貼上傳單,留下自己的手機號碼和在如皋吳窯的老家地址,確保顧客能找得到人。
“離開南京前,我身上所有的錢都還掉了,連回如皋的路費都是問朋友借的。”回家那天,身無分文的陳偉連午飯都沒吃,傍晚到家時,才吃上了當天第一頓飯。當時他滿腦子只想一件事:怎樣以最快速度把剩下的8萬多元還掉。
每天打3份工,不敢亂花一分錢
“小陳啊,你看著憨厚,沒想到也會跑路。算了,就當我從來沒有認識過你這個人吧!”“騙子,不要讓我在南京再遇到你!”……陳偉回到了如皋,但從南京打來的一個個電話,如同一根根刺扎在他心里。
為了多賺錢、快還錢,陳偉一口氣找了3份工作。每天早上5點不到,他就會起床,5點半前趕到親戚在吳窯鎮開的一家羊肉鋪。煮羊肉、切羊肉、包裝羊肉,忙活3個多小時后,他必須在10分鐘內吃完早飯,9點半之前趕到10多公里外的石莊鎮,跟著裝修隊搬運建材、清理垃圾。高強度勞動持續到下午5點半,雖然勞累卻沒有多少喘息的時間,因為晚上6點半前,他必須再趕到20多公里外的長江鎮送快遞。下班時間是晚上9點,等陳偉回到家,已接近夜里10點。
陳偉告訴記者,在羊肉鋪打工每個月能掙2250元,在裝修隊打工和送快遞分別掙6300元、1800元,每月總收入1萬多元,去掉300多元生活費,剩下的全部用來還錢。“這些錢,我一分都不敢亂花。”陳偉將心比心,“別人欠了我的錢不還,我肯定也急。這幾個月,除了每個月抽一天到南京還錢,我一天都不敢休息。”
相比身體上的勞累,更令陳偉難以承受的是對家人的虧欠。陳偉的兒子今年7歲,正在幼兒園讀大班,看到班上小朋友都有平板電腦,也特別想要一臺平板電腦。“一臺平板電腦要2000多元,要是買了,就得耽誤給好幾個顧客還錢。”猶豫再三,陳偉決定,等還清了債,再坦坦蕩蕩地買平板電腦。
請警察幫忙找“債主”,幾塊錢的賬也要還清
2021年11月15日,南京棲霞區邁皋橋警務站接到一個奇特的求助電話,對方稱自己店倒閉了,有些顧客在店里辦了會員卡,當時實在沒錢給他們退卡,現在他攢了一些積蓄,想要通過警方聯系上這些顧客,把余額還上。
打去電話的正是陳偉。“有些顧客沒有登記真實姓名和電話號碼,我找不到他們,無奈之下,才想到向警察求助。”陳偉告訴記者,警察聯系顧客說“橙果園”要退款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很不可思議,有顧客感慨:“以前也在很多店充過會員,那些店說關就關了,從來沒見過有人主動退錢。”
不落一個顧客,不留一筆欠款,打開陳偉的賬單,記者看到,最多的1500多元,最少的只有幾塊錢,還清一筆就劃掉一筆。“錢再少,也是債。”陳偉告訴記者,他全部按時間先后順序還款,遇到有零頭的,就湊齊整數。“寧可多給也不能少還,不然對不起自己的良心。”陳偉說,還款的日子雖然辛苦,但令他開心的是,顧客們恢復了對他的信任。一位曾經打電話責怪他的阿姨專門來電致歉:“小陳,是阿姨錯怪你了。你下次來南京,來阿姨家里吃飯,阿姨給你做好吃的。”
16日,還掉最后的8734元充值費,陳偉又在賬單上劃掉了29個名字。歷時9個月,他終于將261名會員的84368元欠款全部還清。
張偉說,“誠信”的種子根植于家鄉如皋,那里民風淳樸、百姓善良。“如今,我也會用‘誠信’二字教育我的孩子,將這份信仰代代傳承下去。”
對于未來,陳偉同樣信心滿滿:“不少曾經的顧客都動員我重返南京,把水果店再開起來。也有許多好心人愿意幫助我,支持我開店的啟動資金。也許在今年,我的水果店就會重新開張。”
新的生活,正向陳偉招手。
欠債還錢的傳統道義,崇德向善的城市文明,在一個平凡男子身上熠熠生輝。
一天打3份工,一天工作時間近20個小時……我們總是被這樣的誠信事跡打動,為還債者的善良與質樸而心生悲憫。還債之路,說起來云淡風輕,而其中艱苦只有當事人自知。深入采訪,不難發現,這些誠信者的身上都有一種比誠信還債更可貴的精神——直面困境、自立自強。
為什么有人欠債不還,寧愿讓別人承受困難,而自己輕松逍遙?失信的背后,并非他們還不起,而是不愿背上還債的負擔,不愿讓自己的生活經受更多的磨難。陳偉9個月還清欠款,這足以說明,只要肯付出勞動,總能還掉欠債,無非多吃點苦,和自己死磕。倘若人人如此,世上便再無老賴之說。
國以誠立心,人以誠立身。誠信是道德之基,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國家,都是無價之寶。“誠信是金”如同金玉良言,陳偉已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做出誠信典范,我們每一個人都應以誠信為鏡,做誠信的踐行者,讓誠信像黃金一樣,在身上閃閃發光,照亮他人,為文明南通、誠信之城再添生動注腳。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