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春節長假過去,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寬敞明亮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大廳里沒有出現記者預想中門庭若市的景象。中心副主任李勝臻說,其實中心大廳的窗口在平時也不會像一般政務服務大廳人流穿梭不停,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心服務主要面向企業,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則是因為中心99%的預審業務都實現了線上辦理,必要的紙質材料也都可以郵寄,“申請主體不需要把寶貴時間浪費在奔波路上”。
跟隨李勝臻刷卡穿過辦事大廳、辦公區,我們的腳步被第三道門禁擋住。門口的立牌上寫著“保密區域”,旁邊畫有“禁止拍照”圖標。玻璃門后,就是保護中心最核心的業務部門——預審服務部。申請主體提交的專利申請材料,都要先在這里通過快速預審,預審通過后,才能進入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快審通道。
這個需要通過三道門禁才能進入的部門特別在哪兒?李勝臻說,之所以需要層層門禁,是因為申請人提交的專利材料都涉密,相應的,與這些材料零距離接觸的預審員也要遵守嚴格的保密規定,所有申報材料都不允許帶出這道門。在獲得特許后,我們走進門內一探究竟。
格子工位、電腦、打印機……一眼看過去,這個部門似乎與普通的辦公區并沒有區別。不過,每個人面前都有兩臺電腦。部門負責人吳澎介紹,一臺電腦連內網,與國家知識產權局業務系統相連,另一臺通外網,供預審員在專利庫中進行數據檢索。電腦屏幕前的,是一張張年輕面孔。這支12人的預審團隊,平均年齡二十六七歲,均為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目前,中心面向智能制造裝備和現代紡織產業領域提供專利預審服務,因此,我們的預審員也來自紡織、機電、機械等專業領域。”李勝臻說,由專業領域的人來做預審,能更好地對專利創新點作出專業評判。
“別看我們人不多,工作量可一點不少。”李勝臻說道,中心平均每月大概要受理1000件左右的專利申請,一件專利的申請文件少則幾十頁,多則上百頁,除了申請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說明書附圖、摘要等“五書”,就連申請主體的營業執照、電話號碼都要每個數字逐個核對過去,有授權前景的,還要提出有針對性的修改意見。
預審這道關,包括專利檢索、IPC分類號(國際專利分類)復核等多道流程。就拿IPC分類號復核來說,首先要核對材料中的分類是否準確,如果不準確,還要進行重新歸類。“分類號是動態更新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小類出來,這就很考驗預審員的能力了。”因此,中心會定期派預審員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協作江蘇中心接受業務培訓。
預審業務,最大的特點就是“快”。春節前夕,南通高新區的江蘇達海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轄區所在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科向中心求助:企業今年要申報高企,迫切需要獲得發明專利授權。中心特事特辦,第一時間開辟綠色通道。靠著眼前這群預審員加班加點,僅用5個工作日,中心就將企業的一件預審合格的發明申請遞交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快速預審通道中。
搭上專利授權“快車”的,當然不止江蘇達海一家企業。自去年4月運行以來,已有4165家企業在保護中心成功備案,其中近半數為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等重點企業,受理專利申請短期內呈爆發式增長。預審合格的發明專利提交快速預審通道后,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3357件,授權通過率達94.3%,平均授權周期70天,相較普通程序的專利申請授權周期縮短85%。李勝臻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2021年,通過中心提交快速預審的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率在全國名列前茅。“辛苦歸辛苦,但每當看到企業提交的是擁有核心科技的高質量專利,我們都特別高興。”
走出預審服務部,迎面碰上保護中心主任陳楚和通州灣市場監管局的負責人。雙方是年后第一次碰頭。“除了專利快速預審,后續我們還要在維權援助、專利導航等方面開展協作。”陳楚透露,今年中心還將在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指導下積極爭取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將專利預審服務領域向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拓展,提高與我市主導產業布局匹配度。“期盼通過我們的優質服務,助推南通涌現出更多高質量專利。”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