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近年來,市水利和湖泊局移民中心踐行移民為先、移民為重的工作理念,幫助移民加快發展致富步伐,走出了一條新時期服務移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扶持強設施,舊貌換新顏
我市大中型水庫移民屬于“插花”安置,分別安置在我市22個鎮(街道、場、園、區),300多個行政村。
地處偏遠,設施老化,短板較多,成為移民安置區在公共基礎設施方面的“老大難”。如村組“斷頭路”、安全飲水“最后一公里”、公共服務設施“最后一環節”等,市水利和湖泊局移民中心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落實在行動上。 移民項目建設,每年真金白銀扶持。這里有一組數據:2019-2021年三年后期扶持和南水北調遺留問題項目 228 個,投資 6500多萬元,硬化道路122公里,安裝屋面光伏發電1729千瓦,興建涵閘泵站33座,維修房屋733戶,解決安全飲水入戶168戶,實施環境整治和“美麗家園”建設5處……
路更通了,水更凈了,環境更美了,移民群眾的荷包更鼓了。移民鎮村交通、涵閘泵站、飲水安全、光伏發電等基礎設施逐步擴建和完善,廣大移民群眾長久以來的“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就業難”“增收難”等問題不斷得到解決。移民們喜笑顏開,“水泥路通到村里,比山里條件好多了!”
移民美麗家園建設是提升移民村建設發展水平、實現水庫移民安穩發展的保障。移民中心以移民后期扶持和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幫助水庫移民開展美麗家園建設。
公路蜿蜒宛如玉帶,綠樹環繞翠掩新樓。昨日,地處百里排湖的密塘漁村,迎來一撥外地游客,既驚嘆小漁村日新月異的美麗蛻變,更欣喜于這里移民的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來自美麗家園。”村民們告訴記者?!懊利惣覉@”是移民中心規劃實施的項目之一。去年,密塘漁村獲得200萬元“美麗家園”建設資金獎補。大筆資金的注入,為建設美麗家園帶來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
徜徉漁村,沿河而行,繁花綠水兩相映,移步換景,如入畫中。正是這些項目的落實落地,讓我市許多地處偏遠的移民村舊貌換新顏。
富民壯產業,日子越紅火
冬日清晨,薄霧籠罩。遠望天邊,樹影如黛。一棟棟整齊的房屋掩映在樹木之間,幾名移民正沿著小路朝村外白色大棚走去,一路灑下陣陣歡聲笑語。冬天的剅河鎮吳場村,猶如一幅詩情畫意的潑墨畫。
“今年形勢不錯,辣椒全部賣完了!”移民張舉國的話語里透著喜悅?!奥鋺簟?a href="http://www.zzkailai.com/news-hbxiantao.html"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仙桃12年,老張在移民部門的幫助下,找對了致富新路子,成立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從最初的幾個大棚,已經發展到168個大棚。他不僅嘗到了生活的甜頭,還帶領當地移民一起致富奔小康,勁頭越來越足。
產業轉型升級是增加移民收入、促進移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的基礎。移民中心著重在移民人口500人以上的9個鄉鎮開展移民產業轉型升級項目,幫助他們進一步挖掘資源優勢、突出產品特色,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一村一品”主導產業。
回憶創業之初,張舉國感覺頗多艱辛,“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連話都聽不懂。但是移民管理部門關愛我們,組織移民到處學習,給我們打了強心針?!崩蠌埜淖兎N植模式,嘗試西瓜套種辣椒,提高產出率,增產增收。
十年磨一劍。張舉國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他不忘鄉親,手把手教技術,帶動不少村民種植蔬菜和西瓜。據統計,吳場村蔬菜大棚發展到200多個。其中,僅果蔬種植一項,該村移民每戶增收2萬余元。
吳場村是我市移民村發展致富的生動縮影。
安民在于富民。我市多措并舉,扶持產業,強村富民,通過富民實現安民,目前移民村已初步實現了“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
像張舉國這樣的移民“領頭雁”,不勝枚舉,有熱心快腸的“移民組長”王世有、勤勞樸實的“葡萄園主”常年勇、帶民致富的“蔬菜種植專家”陳光紅……
常年勇更是信心滿滿,“移民中心用心用錢還用情,真心實意扶持我們。明年還要加幾個大棚,甩開膀子大干一場。”
培訓牢根基,輸血變造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移民中心不斷增強移民“造血功能”,培育脫貧致富的生力軍。
一產業培訓與二三產業培訓相結合。截至目前,扶持242戶南水北調移民發展特色農業項目,扶持打造大棚葡萄、水蜜桃等規模發展示范基地5個。為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擴大發展規模,實現打工變老板、農田變農場的目標,采取“走出去”的培訓方式,帶領移民發展骨干和發展意向戶赴十堰、隨州、京山等地的農業基地和農業產業園實地觀摩,并請當地項目負責人傳授發展經驗和技術,讓移民們看得到、學得快。
采取市級集中、鎮級分散的培訓方式,根據種養殖業市場行情,開展針對性農技培訓;深入移民點調查研究,按照移民需求,做好培訓預測,選擇不同的培訓內容和形式,促進移民自覺參與培訓,增強培訓實效。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開展以會代培、實地參觀等多種方式,開展技術培訓。
沙湖鎮彭臺村以移民常年勇為代表,成立了綠尤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經過四處取經,勤學苦練,常年勇成了葡萄種植能手,不僅自己大棚葡萄種植好,還指導周邊農戶開展葡萄種植,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撐。
據統計,自機構改革轉隸到市水利和湖泊局,移民中心近三年來共舉辦移民農業技術集中培訓班三期,共培訓移民300多人次,扶持移民參加職業教育和就業技能培訓250人次,發放培訓補貼30多萬元。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