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天空湛藍,陽光和煦,走在干凈整潔寬敞的磨河線(磨山—小河)上,山風拂過時,聽著道路兩邊樹木的沙沙響聲,心情也如藍天一樣澄澈。1月18日,記者來到孝昌縣王店鎮磨山村,探訪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請問,中原突圍紀念館怎么走?”一輛汽車停在路邊,向我們問路。問路的王先生說自己和朋友都是武漢人,此次開了兩輛車慕名前來磨山村游玩。
磨山村位于孝昌縣王店鎮東部,北靠大悟縣、廣水市,南望孝昌縣城。革命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和李先念部曾在磨山留下光輝的足跡,打響了中原突圍第一槍。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261省道、孝洪高速連接線五條交通大動脈穿境而過,鄉村公路交織成網,其中磨河線是農村四好公路,交通非常方便。
走進村里石頭壘起的小巷,只見兩邊都是舊石頭砌成的院墻,仿佛鋪滿歲月的滄桑,斑駁的樹影搖曳其中,清幽寧靜之中盛滿詩情畫意,把人一下子帶回記憶中的舊時光。
村子里的建設,采取“修舊如舊”的原則,原來破舊的建筑物并沒有一推了之,而是在原有建筑結構上,修補、完善,也有少部分是重建的,大體上保證了原汁原味兒。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先后投入近3000萬元,村里先后建起了石藝博物館、村史館、農耕博物館、民俗館、中原突圍戰爭紀念館等,石藝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得到充分挖掘與展示。”村委會主任樊連坤介紹,磨山村先后被評為省級綠色示范村、全省最具影響力的美麗鄉村,磨山石藝2018年被省文化廳列為非物質文化傳承地。
通過文旅融合,旅游的路子越走越寬,來旅游觀光的人也越來越多。村民們的蜂蜜、牛、羊等農副產品比過去賣得快,農家樂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
在故鄉情餐廳的停車場上,曬著幾大簸箕的豆絲,掛著幾長條的臘肉、香腸。去年響應政府號召回歸創業的老板楊柳葉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她與武漢的旅行社合作開展“鄉村一日游”,采取參與式的互動旅游方式,讓游客參加磨豆漿、打糍粑等活動,現在她家制作的豆絲、臘肉、香腸等供不應求。
“明年我想做電商來銷售這些土特產品,還要做觀光農業,進一步擴展旅游項目。”楊柳葉笑言,將擼起袖子加油干。
改革為徑,農文旅融合為魂。王店鎮正通過改革創新,讓農村的風俗、土地、勞動力、資產、自然風光等要素活起來,串珠成線打造農文旅精品旅游路線,讓鄉村煥發出新的發展活力。下一步,該鎮將重點打造韻鶴——紅悅谷——磨山文旅融合示范帶、韻鶴生態園——高崗新農村——磨山紅色旅游——紅悅谷親子樂園游覽觀光線。
“我們還將持續推進現代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王店鎮黨委書記王述勇表示,將用足交通區位優勢,深挖紅色文化底蘊,凝聚綠色發展合力,開拓新型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