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老盧,你的快遞到啦! 1月14日下午5點半,五峰灣潭鎮紅旗坪村,60歲的留守老人盧祖華從村干部楊萬福手中接過快遞。
以前快遞只送到鎮上,取快遞要坐車。現在 快遞進村 ,村干部還幫忙捎上門,大家都說好! 盧祖華滿臉幸福。
紅旗坪村,距離灣潭集鎮20多里路。對村民們來說,以前取快遞卻是個精打細算的煩心事。 最遠的村組坐車到鎮上,一個來回路費都要50塊錢。 村黨支部書記向昌彥告訴記者。
從鄉鎮到村的 最后一公里 ,如何跨越?五峰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繼平介紹,全縣35輛通村客車利用72條農村客運專線開展快遞捎帶服務。對于一些偏遠村組, 快遞進村 后,由村干部接棒送到村小組或村民手中。
曾經,快遞進村 最后一公里 困擾的不止五峰。 七山二丘一分田 的宜昌,70%的農村地處武陵山脈和秦巴山脈。農村寄遞物流發展面臨點多、線長、面廣,山高路遠、山大人稀,運輸成本高等諸多難題,服務網絡很難延伸至村一級。
為回應廣大農民群眾期盼,宜昌把解決快遞進村 最后一公里 納入 我為群眾辦實事 實踐活動,先試先行、分區施策、統籌推進。
在長陽、秭歸等山區縣,積極探索出快遞物流+產品供應鏈、快遞物流+電商、快遞物流+客運、快遞物流+郵政、快遞物流+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等五種 快遞進村 模式。在宜都、枝江等平原丘陵縣(市),創新 快遞+電商+農特產品+農戶 產業嵌入模式。而在夷陵、點軍等城郊區,創新整合供銷、電商、郵政等資源,實現 多產合一 多站合一 。
如今,沿著全市2.6萬公里農村道路,建 站 設 點 、布 線 拓 面 ,在全省率先疏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 毛細血管 ,成功走出 郵快 快快 交快 商快 供快 等特色鮮明的 快遞進村 宜昌模式。
據統計, 快遞進村 服務惠及農村老百姓200多萬人,其中服務孤寡老人4.3萬人、留守兒童3萬余人。在節省時間、節省路費中,老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農貨 出 深山
千家電商助農增收近10億元
1月上旬,國家郵政局公布的100個 2021年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 ,宜昌蜜橘、秭歸臍橙位列其中。
紐荷爾汁多鮮美、酸甜可口。上鍵關注,下鍵點贊,小黃車里轉一轉。 1月7日,秭歸縣郭家壩鎮郭家壩村,34歲的二胎寶媽龔海英通過抖音直播帶貨。
下播后整理完貨單,龔海英將新摘的10箱臍橙運往離家幾百米遠的村物流快遞服務站。 以前,靠販子收,價格賣不上來。如今,觸網生金,在村里就能寄件,一斤能多賣3塊錢。
為了讓臍橙便捷 出山 ,秭歸將 快遞進村 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投資250萬元建成集交通、商務、供銷、郵政、快遞、金融、電商等 多業融合、多點合一 的村級服務平臺167家。其中,收寄件主體設在黨群服務中心的有75個村,設在商超、電商等市場主體的有92個。
農村物流體系的健全,帶動了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 快遞進村 加速了村里電商的發展,去年全村觀賞龜銷售額達4億元,其中七成通過電商賣出去。 當陽市壩陵街道童臺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文明告訴記者。
2021年,童臺村依托龜鱉特種養殖產業優勢,引進順豐、中通等快遞企業進村駐點服務。 以前,要到當陽光彩城發貨;現在,只管打包好,快遞上門收件,我們的銷售量大增。 村民文穎超說。
目前,宜昌已有200余家運輸主體參與物流運輸,410輛運輸車輛將千家萬戶串起來,快遞通村之路 一路暢通 。秭歸臍橙、五峰茶葉、宜昌蜜桔、土家臘貨等越來越多的特色農產品通過網絡,乘著 快遞進村 的春風,更加暢通地 出山 銷往全國各地。
一年來, 快遞進村 助推培育農村電商1200余家,農村寄遞物流上行6000多萬件,同比增長76%,下行2900多萬件,同比增長46%,助農增收近10億元。
干部 兼職 快遞小哥
354個站點成鄉村最美 筑堡工程
領快遞啦! 1月6日下午6點多,頂著刺骨寒風,夷陵區許家沖村治保主任劉正軍騎著一輛滿載包裹的摩托車,回到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寧靜的村微信群頓時熱鬧起來。
以前取快遞要去鎮上,來回8塊錢車費,現在晚上來村里跳廣場舞,順便拿快遞回家,感謝村里的黨員干部。 許家沖村3組村民曹宜平說。
夷陵區173個村,距離鄉鎮政府30公里以上的村有20個, 最后一公里 堵點如何破解? 各村黨員干部 兼職 快遞小哥免費送到村。 夷陵郵政管理局局長李媛媛介紹,太平溪鎮、龍泉鎮探索 黨建+快遞 模式,拓展黨群服務中心的服務半徑。
去年7月起,劉正軍多了一個新身份 快遞小哥。每天下午5點多,他騎著摩托車到鎮上,將快件運到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 每天下午6點多到晚上8點半,我都在村物流電商服務站等著大家來拿快遞。
對于村里一些行動不便的群眾,他堅持送貨上門。 村里的留守老人有30多個,每月100元的油費補助肯定不夠,我自己吃點虧,方便了村民,值得!
快遞進村 拉近了基層黨組織與群眾的心。 以前村民很少到黨群服務中心,現在隨著 快遞進村 ,大家經常來看看,取了包裹,順便再了解一下黨群服務中心的其他情況。既方便了群眾生活,又密切了黨群關系。 許家沖村黨支部副書記朱崇軍說。
郵路綠、黨旗紅,已成為宜昌 快遞進村 最亮麗的風景。全市812個村 兩委 主動承接收寄件服務,354個 快遞進村 站點設在黨員群眾服務中心,795名基層干部分組包保、送件到戶。
記者了解到,今年宜昌將把 筑堡工程 與 快遞進村 工作進一步結合,在自然村落、村小組建立紅色驛站,建立農村黨員聯系特殊群體的長效機制,培育孵化農村志愿者團隊,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 快遞進村 的便利。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