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輿論關注的不僅是禹州疫情防控的進展,伴隨著當地政府隨之采取的一些列舉措和效果,一個新的名詞在當地被叫響,禹州速度。
之所以被成為禹州速度,一連串的數字足以證明。
自1月2日,禹州發現首例確診病例開始,截至1月11日24時,僅僅10天時間,全市共完成八輪核酸檢測,篩查663.14萬人次,共報告確診病例275例,其中臨床普通型48例,輕型227例。
據1月12日許昌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透露,以上275名確診病例均已全部閉環轉運至省定點醫院救治。與此同時,全市于1月13日,將啟動第九輪全員核酸檢測。
禹州市進行全員核酸檢測
中國商報記者在禹州走訪過程中了解到,1月2日禹州出現3例確診病例,在很多人還沒有從惶恐中回過神的時候,禹州當地政府已經做好各項防疫措施。
1月2日當晚,禹州市政府發布公告,停運停課、暫停堂食;村莊(小區)設立哨點、門崗;禹州全域只進不出;保障日常生活物資供應;保障城市運行必需;70萬試劑就已經到位,禹州開始全員核酸檢測。
“許多禹州人的家門在深夜被敲響,與敲門聲一同響起的,還有各個社區、街道、物業的微信群通知,與電話鈴聲。”禹州不少市民談起當晚的情景顯得格外激動,他們聲稱,感覺是在聯合一場戰斗,禹州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表現出空前的團結。
中國商報記者在禹州走訪時發現,當地群眾積極配合疫情防控,沒有人抱怨,沒有人恐慌,一切表現的緊張有序。確保這個秩序和效果的,則是禹州各級政府迅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持續完善優化疫情防控指揮體系。
禹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體系,最突出就是充分發揮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領導帶頭作用。
伴隨著禹州市委市政府“疫情在哪里,黨組織就延伸到哪里,黨員就戰斗在哪里,和時間賽跑,和病毒較量,盡快戰勝疫情”這一號召,該市各部門立即進入應急狀態。
禹州市678個行政村(社區)全部實施封控管理措施,在村口、小區設立黨員值班崗、示范崗和責任區,每個卡點都建立了臨時黨支部。
與此同時,為了方便群眾反映問題,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禹州市主要領導及市信訪局局長手機號碼、微信信訪二維碼公開發布。
“我上午通過手機給市委書記發了個短信反映核酸檢測點的問題,不一會就見到市委領導來到現場,問題很快就給解決了。”一位禹州市民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說,因為有了這些黨員干部的勤勉務實,讓他覺得疫情并不可怕。
禹州市進行全員核酸檢測
禹州市的疫情防控指揮體系,主要通過設立了綜合、數據流調、社會管控、宣傳、轉運、隔離點管控、核酸檢測、后勤保障、執紀督導、中醫藥、消殺、保供、社會治理等13個工作專班,及時發布通告,迅速果斷落實全社會停業停學停運、分區分級管控等防控措施。
對于重點區域管控,則按照“全域封控、分級管理、屬地負責”原則。目前已將禹州主城區劃分為186個網格,逐一成立前線臨時黨支部。據了解,目前禹州市共組織416名社區“兩委”干部、7462名機關干部、3978名志愿服務者、3300名物業服務人員全力抗疫。
對于此輪疫情,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如何快速準確的篩查并朔源,成為一個關鍵環節。
對此,禹州采取了“三公(工)一大”的協同機制。即組建150個混編流調組和專題流調組,運用“大數據+網格化”手段,全力開展流調溯源,同時間賽跑、同病毒較量,努力用最短時間切斷疫情傳播鏈。
為了確保黨和政府的各種信息能夠第一時間傳達到每位群眾,禹州市緊急啟動678個鄉村應急廣播助力疫情防控。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河南省禹州市有26個鄉鎮級行政單位、678個行政村,許多鄉鎮地處山區。自1月2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許昌市委、市政府發布了疫情防控緊急通知,要求嚴格控制人員流動,但禹州市防控范圍面積廣,特別是偏遠的鄉鎮地區,人員管控難度很大。
禹州市第一時間啟動全市應急廣播系統,及時播出疫情防控有關內容,確保全市群眾第一時間接收到疫情防控公告,及時做好自身防護。
禹州市應急廣播系統由1個市級平臺、5個應急前端、26個鄉鎮平臺和678個村級播放點組成,覆蓋了該市678個行政村(社區)及150人以上的自然村,安裝了6832個大喇叭和音柱,市級平臺可以對全市678個行政村(社區)同時廣播。
“從早8時至晚8時,每小時一次,每天播出13次,每次播兩遍。”禹州市當地群眾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說,這段時間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應急廣播響徹到全市的平原山鄉、大街小巷,防疫效果非常顯著。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為了保障當地群眾正常生活,自1月10日起,許昌市財政出資購買的15萬份“蔬菜包”已陸續運抵禹州,發放到群眾手中。這些蔬菜由志愿者們送到每一戶家中。
15萬份“蔬菜包”陸續運抵禹州,發放到群眾手中
“這實在不是普通的蔬菜,這是人間的真情,這是最真摯的關懷,這是黨和政府的深情厚誼。黨和政府永遠是我們戰勝困難,奪得疫情防控阻擊戰勝利的堅強后盾和領路人!我們每一個人勢必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動力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斗中!”在禹州市博雅苑小區,市民高先生在領到志愿者送來的蔬菜包時發出如此感慨。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