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發展數字農業,是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惠來縣農業農村部門大力發展數字漁業,助漁惠漁強漁,為鄉村振興添動能。
從“靠經驗”到“靠數據”
海洋捕撈是惠來縣海洋經濟的支柱產業,更是拉動漁業經濟快速增長的“火車頭”。惠來縣大力發展現代海洋漁業,就要面向藍水,往深海要產量產值。目前,全縣有捕撈漁船727艘,直接從事海洋捕撈漁民5000多名。
“今天惠來漁船捕撈生產海域海面東北風7級,有2.6米大浪。目前,在港漁船有714艘,出海作業的有13艘,敏感海域無作業船只。”惠來縣海洋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黃洪利向記者報出了船只出港數據。
處于岸上的辦公室,如何精準掌握海上漁船情況?“這就要依靠漁船上安裝的北斗衛星船載終端設備。”黃洪利說。
據介紹,數字漁業的工作原理可通俗理解為監控、反饋、控制三個環節。在惠來縣海洋綜合執法大隊指揮中心,一塊超大的電子顯示屏十分引人注目,屏幕上加載了北斗衛星船載終端和AIS智能終端的廣東省海洋綜合執法指揮系統,只見南海漁區分布著密密麻麻的橢圓形、三角形符號。
“這些符號代表一艘艘漁船,隨意點擊其中一個符號,就能查看對應漁船的船籍信息、具體位置、航行速度、聯系方式等。”黃洪利表示,數字漁業的最大優勢在于“數字化”和“精準化”。
“北斗衛星船載終端不僅是定位儀,更是我們漁民的‘定心丸’。”粵惠來漁43122漁船船主許金坤告訴記者說,“漁船開到南海漁場作業,距離神泉漁港大約50海里。以前漁船捕撈生產靠的是‘經驗’,現在靠的是這些高科技的‘數據’。”
漁業生產搭乘“數字快車”
惠來縣海域靠近海上運輸主航道,來往的漁船商船眾多。神泉漁港的漁船南北航線與商船的東西航線形成“十”字交叉,增大了海上船只密度和增多不安全因素。
“以往,工作人員通過對講機、單邊帶電臺系統聯絡漁船,不僅無法實時掌握海上漁船總體情況,還容易因受到干擾掉線失聯。如今,惠來縣所有捕撈漁船都安裝了北斗衛星船載終端,這種狀況已徹底改變。”有30多年工作經驗的海洋綜合執法艇艇長許鎮耀表示,漁船有了北斗系統,讓“人、船、港”等信息形成“一張網”,漁船常在哪個海域作業、常在哪個港口停泊、常和誰結隊一起出海捕撈生產等重要信息都“一網打盡”。
停靠在神泉漁港的粵惠來漁43371漁船上,從事海洋捕撈10多年的船長宋創加用手指著安裝在漁船駕駛室左上方的儀器說:“它就是北斗衛星船載終端,別看它不太起眼,卻藏著大智慧。”
據介紹,北斗衛星船載終端配備了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當有船舶靠近時它會自動報警,提醒周邊船舶注意避讓,以防止和減少碰撞事故的發生;若漁船遇險沉船時,它也會自動報警,并在海圖上顯示實時位置,執法人員接警后可迅速搜索定位,并告知周邊漁船,指揮調度開展海上互救,爭取黃金搶救期。
惠來縣海洋綜合執法大隊黨支部書記戎志彬說:“自從漁船裝了北斗衛星船載終端這些數字設備,全縣漁船在海上生產沒有因臺風造成損失過,海上第一時間搜救能力明顯增強,海上事故顯著減少。”
惠來縣海洋捕撈漁船除裝有北斗衛星船載終端外,還安裝AIS防碰撞系統,配備衛星電話。“現在有了高科技設備,天氣和海浪信息,附近海域過往商漁船、各種預警預報,都能第一時間接收到,即便出遠海,跟家里也能聯系上。更關鍵的是,這些高科技設備能救命!現在出海心里不慌,它就是我們的‘護身符’和‘保護神’。” 宋創加說。
“數字漁業發展是大勢所趨,也是時代的進步。”惠來縣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表示,“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漁業賦能鄉村振興,讓惠來海洋漁業支柱產業發展有‘智’更有‘質’。”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