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這里有出水的芙蓉明眸皓齒的采蓮女;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這里歲稔年豐,有舌尖上的美味;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這里還有膏腴之地的閑暇和愜意……
蒲團屬江南濱湖平原,是傳統農業鄉鎮,地處鄂州腹地,西鄰武漢,東接黃石,交通區位明顯,三條高速穿境而過。
蒲團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名鎮,辛亥志士陳國楨占領楚望臺??谷諔馉帟r期,郭家垱慘案、季家畈戰斗都在這里發生。
這里良田沃野,湖網縱橫,物產豐饒,是華容的“糧倉”,也是鄂州市鄉村振興的典范。
2月7日,鄂州市華容區蒲團鄉黨委書記孫小榮接受記者專訪,暢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發展種業和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積極打造現代化江南美麗田園特色鎮。
勤耕細作:麥鋤三遍面滿斗
蒲團素有“魚米之鄉、西瓜之鄉、水產強鄉、湘蓮大鄉”美譽,西鄰武漢33公里,東距黃石35公里,距京珠高速14公里,該鄉戶籍人口26894人,下轄9村一場。
孫小榮介紹,歷史上,蒲團鄉地廣人稀,是一片沼澤地,經常遭遇水澇災害。
上個世紀40年代前后,因戰爭和災害,大量葛店鎮、華容鎮居民移居蒲團鄉,拓荒種植,繁衍生息。
田園風光,美麗小城。何景星 攝
“這些移居蒲團的居民,曾經飽受饑荒折磨。祖輩傳承下來習俗,將耕地視作珍寶,蒲團農田很少出現拋荒現象。”孫小榮說,蒲團大多戶均耕地超過10畝,農民小富即安。
據統計,蒲團鄉是華容區面積最大鄉鎮,面積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58萬畝,養殖水面5.6萬畝,糧食作物5.4萬畝,2021年,實現糧食總產量21494噸。
“蒲團鄉距離鄂州城區較近,農民都特別勤勞、淳樸、善良,農忙時節回鄉種地,農閑時節進城務工。”孫小榮說,他們晨興夜寐、不辭辛勞,積極創造財富,實現自給自足。
移花接木:老窖池里釀新酒
孫小榮說,蒲團作為華容區的農業大鄉,總的來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蒲團鄉有基礎、有需求、有優勢。
蒲團鄉港叉交錯、河溝縱橫,生態自然基礎好,華容區21個省級湖泊保護名錄,蒲團鄉占10個。
蒲團境內兩條主要港道“履行”著排澇灌溉、生態調節功能,薛家溝經過上倪,石竹,大廟,通過樊口入長江;拾湖港經過小港,橫山,何橋,通過長港入長江。
“豐富的水環境,為蒲團農業種植打下了良好的自然基礎,”孫小榮說,蒲團鄉發展都是無公害生態農業,銷往武漢、鄂州等周邊市場的都是有機食品、綠色食品。
港叉交錯,水產養殖。潘紫路 攝
近年來,蒲團鄉按照“一村一品一企一園區”的發展思路,創建了12個特色農業板塊基地,“三品一標”認證38個。
其中有機農產品12個,綠色食品2個,無公害產品22個,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專用標志2個。
蒲團鄉還積極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連續成功舉辦五屆“荷花節”,鄉村旅游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吸引游客幾十萬人次,打響了“蒲團荷花小鎮”的知名度。
江南水鄉,特色旅游。潘紫路 攝
孫小榮介紹,蒲團探索近郊游模式,初步打造親子采摘游,瓜圻湖、四海湖垂釣,石竹生態頤養游等鄉村特色旅游項目,帶動發展特色產業1.2萬畝,沿線農民創收近千萬元。
順勢而為:巧婦巧為無米炊
據悉,蒲團鄉黨委書記孫小榮,長期在華容鎮履職,先后擔任華容鎮組織委員、紀委書記、副書記等職務。
2016年6月,她調任蒲團鄉,開始擔任華容區農產品加工園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蒲團鄉黨委副書記、鄉長;2021年7月,擔任華容區農產品加工園工委書記、蒲團鄉黨委書記。
據了解,孫小榮在遠離都市的蒲團鄉足足奮戰了6年,對于一名女干部而言,委實不易。她也是本次換屆鄂州市20多名鄉鎮街黨委書記里面,現任唯一一名女鄉鎮黨委書記。
荷花節日,游人如織。潘紫路 攝
在分析掣肘蒲團發展問題時,孫小榮講,當前,蒲團鄉的經濟總量偏小,重大產業項目支撐不足;距離周邊城市30分鐘車程,一日游偏多,“客留”意愿不足。
此外,農民“小富即安”,創新生產方式不夠,單位產值不高;農產品附加值不高,農產品的品質跟價格不相匹配;農產品市場化、觸網程度也不夠,諸此等等,不一而足。
孫小榮分享兩個案例,相傳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曾帶領士兵蒲團種植西瓜,至今傳誦。蒲團西甜瓜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高峰時種植面積過萬畝。因西瓜種植需要輪作,遂被當地農民棄種,目前蒲團西甜瓜種植面積不足百畝,這也讓這一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標識“束之高閣”。
盛豐漁業,水產養殖。潘紫路 攝
另外一個案例是蒲團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淡水龍蝦。蒲團水稻種植面積長期位居鄂州市鄉鎮前茅,蝦稻共生,蝦稻連作在當地一度盛行,后鑒于市場價格波動大,沒有品牌,沒有創新營銷手段,農民增收不快,養殖積極性長期萎靡。
“無論是經濟體量,還是財政收入,蒲團鄉都是華容區、乃至鄂州市最小、最少的鄉鎮之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面臨著諸多困難。”孫小榮說,發展在人,在“關鍵的少數”。
2021年8月31日,在中國共產黨蒲團鄉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剛剛履新蒲團鄉黨委書記孫小榮吹響了“為加快建成現代化江南美麗田園城鎮而努力奮斗”的新號角。
武鄂同城:五個蒲團追光行
2021年10月27日,中國共產黨華容區第九次代表大會報告上提出,支持蒲團鄉重點發展種業和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積極打造現代化江南美麗田園特色鎮。
2021年11月15日,華容區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依托省農科院、盛豐漁業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種子農業,加快建設蒲團種業小鎮。積極搭建農產品生產、供銷、信用綜合合作服務平臺,發展壯大華容省級農產品加工園。
糧油加工,產業升級。潘紫路 攝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孫小榮說,未來五年,蒲團鄉在立足自身稟賦同時,將從實力、活力、魅力、品質、幸福五個方面,加快建成現代化江南美麗田園城鎮,為華容區在武鄂同城城鄉融合發展新征程中展現蒲團擔當、彰顯蒲團作為、貢獻蒲團力量。
在著力打造實力蒲團方面,強力推進澤天機械節糧減損項目、湖北交投新材料配送中心、兩岸國際級水產科技產業園和湖北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范基地(鄂州)建設。
生態頣養,幸福蒲團。潘紫路 攝
在著力打造活力蒲團方面,打造蒲團鄉水產品集散中心;打造橫山湘蓮種植長廊和吳楚大道花卉種植長廊;依托湖北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范基地、華苑糧油、華泰種業、中國種子集團,把蒲團鄉打造成為“種子之鄉”;按照“生態農業、全域旅游”發展定位,發展壯大特色產業。
在著力打造魅力蒲團方面,努力探索秸稈有效無害化利用方法;推進畜禽養殖企業完善牲畜糞便處理設施建設;推進中小河流重點縣綜合整治和水系連通試點工程;開展“擦亮小城鎮”行動,完成集鎮老街和背街小巷改造。
在著力打造品質蒲團方面,搶抓武鄂同城城鄉融合發展機遇,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和休閑農業,打造更多“名特優新”品牌,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做實“后花園”;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在著力打造幸福蒲團方面,加快完成橫山中心小學教學樓和蒲團中心幼兒園綜合改造工程,新建上倪小學附屬幼兒園;實現農村新增勞動力基本掌握1-2項增收致富技術和務工職業技能;探索發展養老院“公建民營”模式;力爭將鄂州市公交一號線延伸到蒲團。
孫小榮動情描繪蒲團鄉:“花容月貌千湖秀,良田沃野鄉村美。一座荷花小鎮,無盡田園風光;煙雨朦朧中,撐著油紙傘的江南水鄉,正向您走來。”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