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請到這邊買票,票已買好的,請往這邊走……”坐在六枝特區落別鄉龍井溫泉前臺的張春霞熟練地招呼著一批又一批客人。春節期間,龍井溫泉的生意越發火爆,張春霞和同事忙得不亦樂乎。“雖然忙,但是心里高興呀。”
自從從山區搬到離龍井溫泉不遠的落別安置點后,原本打算外出務工貼補家用的張春霞,聽到落別鄉龍井溫泉酒店招工的信息就改變主意了。“通過報名參加技術培訓,我就在溫泉酒店前臺當上了服務員。在這兒吃得好,月收入還能領到2500元左右,多勞還可多得,回家又方便,比出門打工強得多。”從大山里搬出5年來,她感覺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落別居委會內,通過公益性崗位招聘進入居委會工作的搬遷戶馬紅君正忙著與居委會其他同志一道,開展居委會日常工作。“從老家搬到這邊最大變化就是上班、出行、孩子讀書、就醫等都非常方便。”
在落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棟棟灰磚紅窗的房屋錯落有致排列(如圖),房前屋后綠樹、草坪、水池相伴,各種店鋪林立。廣場上小朋友在嬉戲玩耍,大人們忙著備年貨、貼春聯。
走進搬遷戶鄧光美家,大紅的福字和春聯貼在門上,家里掛上了紅燈籠、貼上了窗花。電視機、冰箱、洗衣機、沙發等擺放有序,臘肉、香腸、血豆腐、水果、飲料、小零食堆滿了陽臺。“現在,我們也過上了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鄧光美樂呵呵地說。
“我家5口人,以前住的地方只有10多平方米,現在搬到這里,住的是三室一廳,孩子們都有了自己的房間,住得真舒心。”鄧光美說,她家是從落別鄉納罵村8組搬來的第一批搬遷戶。以前想都不敢想有這樣好的政策,住這么好的房子,安置點還安排她當保潔員,有工資可以領,生活過得很舒心。
落別易扶搬遷安置點于2017年建設,共搬遷114戶537人。安置點突出以產定搬、以崗定搬,深入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統籌打好“六個一批”持久戰,真正讓搬遷群眾“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過上好日子”。
培訓就業推薦一批。整合相關培訓資源,形成共推合力,做到培訓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采取“現場教學式、需求導向式、訂單定向式”培訓,擴大培訓參與率,加強培訓后的跟蹤指導,不斷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家庭勞動力的就業創業競爭能力,為實現易地扶貧搬遷家庭“一戶一人”就業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扶貧工廠容納一批。憑借區位優勢和政策吸引,成功引進六枝特區凱麗達服飾有限公司、六枝特區宏杰電子有限公司、貴州友善鞋業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到安置點開辦工廠,現有員工129人。
旅游產業吸引一批。借鑒“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發展模式,建設有婚紗攝影基地、水塘寨濕地公園、萬畝櫻桃園等。依托這些旅游資源,引進不少主打旅游開發和服務的企業,解決就業200人,其中搬遷農戶25人。
扶持創業發展一批。充分利用小額信貸幫助搬遷農戶發展生產、創業就業,貸款用途主要用于加工業、餐飲業、種植業、養殖業、運輸業及其他方面的經營,已有18戶通過“特惠貸”發展生產,解決就業39人。
公益崗位安置一批。當地政府把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作為解決易地扶貧搬遷農戶就業難的一條出路,對搬遷農戶全員勞動力情況進行全面掌握之后,最大范圍內安置搬遷農戶就業難的人員。
發展農業產業帶動一批。引導搬遷群眾將遷出地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業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管理土地,重點發展櫻桃、茶葉、刺梨、核桃等產業,同時林下種植黃豆、花生等“以短養長”經濟作物,產業覆蓋了所有搬遷戶,穩定解決農業產業工人就業93人,每月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