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
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暢通政、銀、企三方合作對接渠道,為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搭臺”、為重點項目建設“輸血”,一批質量高、影響廣、帶動強的重大項目加緊施工建設,全市各類企業危中尋機謀發展,推動惠州“2+1”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穩步向前。
據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發布的數據顯示:至6月末,我市金融本外幣存款余額6983.21億元,比增7.9%,增速居全省第10、珠三角第7;各項貸款余額6638.22億元,比增21.9%,增速居全省第4、珠三角第2。
4月29日,在全市政銀企對接會暨項目融資簽約儀式上,廣東洲明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與農行惠州分行簽約,共獲授信7.5億元,用于惠州市LED產品生產基地二期項目。
洲明節能去年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在仲愷建有兩期生產基地,一期已投產,二期有望在今年年底建成投產。“有了金融的支持,我們生產基地二期項目建設必將加快,公司在惠州的業務版圖也將進一步擴大。”該公司財務總監胡艷對企業發展充滿信心。
“惠州加大政銀企項目融資對接,推動金融機構與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精準對接,取得很明顯的效果。”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調查統計科科長、惠州市金融學會秘書長呂斌介紹,上半年,已有52家企業與銀行簽約授信,金額近473億元。
據統計,至6月末,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638.22億元,比增21.9%,比全省平均水平快4.92個百分點。
在貸款比例中,實體行業的貸款量呈加快增長趨勢。至6月末,惠州制造業貸款余額882.57億元,比增50.18%,比上年同期提高29.59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244.07億元,占企業貸款增量的59.88%,同比多增207.20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加89.51億元,增速達60.46%,主要是受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的拉動。
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行業貸款增速保持較快增長,余額同比增速分別為8.69%、21.21%和43.41%。
與此同時,房地產開發貸款的余額和占比都持續下降。其中,房地產貸款余額比去年同期下降38.51個百分點,占比下降8.66個百分點。
“工業中長期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快速增長,體現了金融對拉動投資增長的有力支持。”呂斌認為,這也說明惠州實體經濟不斷恢復活力,企業全力克服各種困難,發展信心足,對未來十分看好。
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產生極大影響,對珠三角民營企業與中小微企業的影響尤為明顯。
為降低疫情對企業的影響,我市迅速出臺《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措施》,提出加強金融紓困服務,各有關部門、金融機構紛紛主動對接企業融資需求,精準滴灌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
惠州一家數碼科技公司節后復工,遭遇疫情全球蔓延影響,出口貨物因交通運輸受阻、境外貨款遲遲不能回籠,企業面臨著資金鏈即將斷裂的困境。對此,銀行信貸審批特事特辦,一路綠燈。4月23日,企業獲得銀行500萬元的信貸,生產經營恢復正常。
得益于金融紓困,我市眾多中小微企業得以渡過難關,也使得惠州上半年民營企業貸款出現較大增長。據統計,上半年,我市民營企業貸款余額1482.98億元,比增29.89%,高于各項貸款8.04個百分點;占企業貸款余額比重60.82%,比去年同期高10.12個百分點。
呂斌介紹,惠州小微企業貸款呈現“量增、質優、價降”的特點。從“量”上看,普惠口徑小微貸款余額400.44億元,比增34.97%;在“質”上,受惠于信用貸款政策激勵督導力度持續加大和大數據技術發展,小微企業小額信用貸款保持迅猛增勢,其中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余額48.02億元,比增74.02%,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一半以上;在“價”方面,惠州市商業銀行最近的6月份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率為4.52%,比降1.05個百分點。
“在小微企業最困難的時候,貸款就是雪中送炭,企業肯定能做下去。”我市一家小微企業在獲得94.8萬元貸款后,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這說明,惠州金融多舉措支持實體經濟的成效顯著,也可以看出金融信貸結構在不斷優化。”呂斌分析道。
今年上半年,我市存款增速全省第10、珠三角第7。“從這個排名看,惠州今年上半年存款增速雖然不靠前,但延長到整個‘十三五’,惠州的增速就很可觀了。”對比“十三五”初期,惠州各項存款增加了3147.10億元,增幅為82.04%,高于東莞的78.84%、珠海的75.13%、全省的59.19%,增幅排名全省第一;住戶存款額增加了1090.72億元,增幅為63.08%,排名全省第3,只低于深圳的85.94%、珠海的65.49%,比全省的55.85%高出7個百分點。
呂斌指出,這可以看出惠州實體經濟不斷向好,總部經濟在惠州的實體產業數量與質量在增長,這對惠州存款數額增長有著明顯的作用。
“另一方面,從今年上半年存款數看,惠州與東莞、佛山還有很大差距,也落在珠海后面。”呂斌指出,要增加存款、提高地方資金供給能力,不僅要增加全市城鄉居民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藏富于民,更重要的是要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扶持綜合實力強的本土企業做大做強,形成一批符合惠州產業發展方向、關聯帶動力強、發展層次高的本市總部企業,同時圍繞惠州支柱產業加強產業鏈招商,引進經濟實力雄厚、競爭力強、行業優勢突出的總部企業落戶惠州。
出口透支貸、跨境貸、快捷貸、陽光E結算……針對疫情全球蔓延對外貿進出口的影響,我市各金融機構為減輕外貿企業資金壓力,推出各種特色貸款服務,為出口外貿企業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據統計,今年以來,惠州全市金融機構對外貿企業授信額達390.78億元。
受疫情影響,國際需求下滑明顯,惠州外貿進出口恢復緩慢。上半年,全市外貿進出口1011.8億元,比一季度收窄7.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669.5億元,比一季度收窄9.6個百分點;進口342.2億元,比一季度收窄3.9個百分點。
市委黨校科研部副主任、經濟學博士黃忠平指出,這主要是因為惠州經濟的對外依存度更高,第一支柱產業電子信息是深度嵌入國際供應鏈的,疫情在全球蔓延影響物流、影響需求、影響貿易投資,疊加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惠州經濟受到的沖擊相對要更大一些。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國家層面提出“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呂斌認為,惠州要充分利用當前信用環境相對寬松、融資成本較低的有利條件,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等設計范圍廣、帶動能力強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建設,推動重大產業項目加快建設,加速構建完善“2+1”現代產業體系,增強信貸需求增長后勁。
在對外貿易上,呂斌建議繼續落實減稅降費優惠政策和各項跨境貿易便利措施,切實降低外貿企業經營成本,“更重要的是,必須進一步推動出口轉內銷。”他認為,金融機構可優化出口轉內銷審批流程,幫助外貿企業壓降轉內銷成本,搭建外貿企業與國內供應商、零售商“線上+線下”的商品展示交流平臺,加強產銷對接。
“要把困難當墊腳石,積勢蓄勢謀勢,識變求變應變。”黃忠平指出,要看到惠州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走出了一條回升曲線,經濟運行穩步復蘇,因此更要堅定不移把發展工業作為穩增長的核心抓手,推動惠州進入“超常規發展期”。
引金融活水 激企業活力
我市政銀企三方攜手開源拓流,開啟金融活水紓企業發展之困,解經濟社會發展之憂,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加油鼓勁,惠州競逐一流力量和信心更加充足。
金融之于社會經濟,如血液之于生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體經濟發展面臨新挑戰,尤其是資金回流周期長、渠道受阻等現實因素,給企業穩健發展增加了困難。引金融活水精準服務企業,從小處看,是在企業困難之際拉一把,助一臂之力,助其走出困境。從大處看,于諸多不確定因素中保護好經濟“細胞”,穩住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盤,是保經濟、保民生、促發展的必然之舉。
今年2月,我市出臺了“暖企十條”,明確提出加強金融紓困服務。如今政策落地開花,形成了金融服務企業、企業壯大產業、產業支撐城市的生動發展局面。挑戰仍然存在,要繼續創新模式強化合作,讓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夯實經濟社會建設深厚基礎。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