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推動川渝高竹新區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廣安將如何作為?川渝高竹新區對于廣安未來的發展有何重要意義?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川觀新聞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廣安市委書記張彤。
28條支持政策落地 167家企業落戶川渝高竹新區
川觀新聞:川渝高竹新區自設立以來,目前建設進展如何?
張彤:2020年12月,重慶市、四川省政府共同批復設立川渝高竹新區,經過一年的籌備和啟動建設,2021年12月27日新區管理機構正式揭牌。川渝高竹新區因川渝合作而生,因“雙圈”戰略而興,是目前全國唯一的跨省域共建新區,國家規劃綱要給予了支持,川渝兩省市全力推動。
就支持川渝高竹新區改革創新,川渝兩省市按照“成本就低不就高、政策就高不就低”原則,專門出臺了28條含金量非常高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礎上,我們與重慶市渝北區聯合制定了相關行動方案,梳理分解形成56項具體任務,明確行動路徑、階段目標、完成時限,確保可操作可落地。
截至目前,高竹新區建設各項工作都在有序推進之中,可以說是其勢漸成、前景可期。在規劃編制方面,我們按照“先定山水后定城”思路,一體編制新區各類規劃。目前,新區概念性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已經審查通過,6平方公里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初步方案已編制完成,生態、水系統、綜合交通等規劃已形成初步成果。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采取“清單制+責任制+時限制”方式全力推進。南北大道三期、重慶路二期、川渝路二期、包茂高速高竹互通等重要交通項目正在加快推進;清水河片區開發項目正加快前期工作;川渝科創基地正式開工,產業創新中心一期主體工程全面完成。在重大項目推進方面,新區規劃布局了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康養文旅等主導產業。新區管理機構揭牌當天,我們攜手渝北簽約項目28個、協議資金525億元,集中開工項目18個、總投資70億元。目前,新區累計入駐企業167戶,建成投產66戶,新區建設形成大干快上的火熱場面。
推進“536”改革實踐 成立全國首個跨省域稅費征管服務中心
川觀新聞:作為一個跨省域的共建新區,川渝高竹新區除了產業布局發展,還承擔著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任務,目前有哪些成果?下一步還有什么動作?
張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專章部署“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工作,賦予了我們重大歷史使命,意味著新區不僅是戰略前沿,也是改革前沿。我們堅持邊建設、邊探索、邊總結,初步形成了“536”改革實踐。“5”就是發展規劃、開發建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運行管理5個經濟活動一體化。比如,創新構建“領導小組+管委會+國有公司”三級管理模式,按照“權責對等、成本共擔、利益共享”合作原則,一體推進新區開發建設。“3”就是村鎮管理、基層治理、社會保障3個社會事務屬地化。“6”就是構建了運行管理、市場化經營、人才一體化發展、稅費征管服務、要素保障、法務聯動6大跨省域共建機制。比如,共同成立全國首個跨省域稅費征管服務中心,兩地801項稅費征管服務差異事項已統一725項,以前企業辦稅需要花不少時間在渝北、廣安來回跑,現在在新區就可以即到即辦。
下一步,我們將依托川渝高竹新區,按照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要求,優化合作開發工作機制,實現經濟活動一體開展、社會事務分區管理,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跨省域一體化發展經驗。
聚焦川渝合作示范區 統籌新區建設與廣安長遠發展
川觀新聞:您如何看待川渝高竹新區與廣安的關系?怎樣將川渝高竹新區的發展與廣安未來的發展結合起來?
張彤:川渝高竹新區作為我們落實國家戰略的前沿陣地和“橋頭堡”,為廣安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個強有力引擎,將帶動廣安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區。同時,廣安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推進川渝高竹新區建設,也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廣安提出堅定實施“同城融圈、優鎮興鄉、品質主導、產業支撐”四大戰略,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區。我們將把推進川渝高竹新區建設與謀劃廣安長遠發展統籌結合起來,努力走出一條落實國家戰略、支撐我市未來發展的新路子。堅持全市一盤棋,把川渝高竹新區作為重中之重,通過新區這一合作平臺建設為牽引,把便捷的區位優勢、特殊的政策優勢和良好的承接產業轉移優勢轉化為實際成效,推動落實國家戰略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同時,我們將統籌好“點”與“面”的關系,既打造好新區這個“點”,也撬動廣安整個“面”,謀劃推動骨干交通建設、產業協同,促進各類資源要素合理流動、高效集聚,推動廣安全域高質量發展。
例如在工業方面,裝備制造業是廣安的主導產業之一,特別體現在汽摩配套產業,跟重慶都市圈的產業發展定位非常契合。我們可以通過建設川渝合作示范區來推動廣安裝備制造業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
未來發展挑戰機遇并存 三個方面尋求國家支持
川觀新聞: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您是否帶來了關于川渝高竹新區建設的建議?您覺得未來新區建設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
張彤:這次參加全國人代會,根據新區發展需要,圍繞進一步探索推進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建議國家從政策、產業項目、要素保障上給予新區更多支持,例如在國土空間規劃、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布局、重大改革試驗平臺等方面給予支持,助力川渝高竹新區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
當前,川渝高竹新區處于夯基壘臺、聚力成勢的關鍵時期,建設任務艱巨繁重,面臨著基礎相對薄弱、產業實力不強、項目支撐不足、資金比較短缺等現實困難,國家賦予的改革任務還需要在實踐中從體制機制方面不斷探索。
但總體來看,機遇大于挑戰。從國家層面,出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后,一些后續配套政策還將陸續推出,政策效應逐步放大。同時,川渝兩省市也在為支持川渝高竹新區改革創新發展“量身定制”系列政策措施。此外,隨著連接渝廣貫穿高竹的南北大道、川渝大道、包茂高速高竹互通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車,川渝高竹新區的區位優勢也將日益凸顯。下一步,我們將沉著應對挑戰,抓住用好機遇,深化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通過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來促進新區的大發展,真正使新區從戰略前沿、改革前沿成為高質量發展前沿。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