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村民朋友們,今天大家一起來坐坐,聊聊。”在電白區麻崗鎮坑內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場接地氣的“板凳會”正開展
麻崗鎮坑內村委會樂黎村經過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黎雄攝
茂名網訊“村民朋友們,今天大家一起來坐坐,聊聊。”在電白區麻崗鎮坑內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場接地氣的“板凳會”正開展著,大家圍坐在石凳上,你一言,我一語,或為謀劃產業發展提建議、亦或為展望鄉村建設獻良策,暢談著坑內村的鄉村振興發展。
“板凳會”是麻崗鎮黨委政府為進一步凝聚鄉村振興發展合力,提高村民參與家鄉發展的干勁與熱情而制定的,截止目前,麻崗鎮村干部利用村民晚上農閑時間已召開 200多場“板凳會”。“大家在‘嘮家常’的輕松氛圍中宣傳黨的政策、傳播文明新風、征求群眾意見,零距離感受群眾心聲,面對面解決村民煩心事,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麻崗鎮副鎮長楊昌順說。
近年來,麻崗鎮堅持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聚焦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全力打造“宣傳氛圍好、環境衛生好、道路建設好、秩序管理好、公共設施好、鄉風文明好”的“六好鄉鎮”。今年3月,在2021年茂名市“六好”鄉鎮年度評選中,麻崗鎮全市總分排名第一。近日,記者前往麻崗鎮采訪,了解該鎮榮獲“六好鄉鎮”第一名的有力措施、工作亮點、突出成果等。
因地制宜,打造鄉村振興先行示范村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
沿著麻崗鎮坑內村新建好的黑底化村道驅車蜿蜒前行,村道兩旁,一排排紫荊花競相開放,小葉紫薇和異木棉樹也抽出了新芽。來到村口處,用松樹木和葵葉搭建的門牌上“來兮田園”四個大字顯眼矚目,充滿詩情畫意。“坑內村風光宜人,就像陶淵明筆下的《歸去來兮辭》里描繪的山水田園,由此取名‘來兮田園’。”廣東省鄉村振興駐麻崗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戴宏輝介紹,他們計劃用三年時間將“來兮田園”打造成為集生態農業、旅游康養為一體的特色田園。
為打造“溫泉可人、風景可人、游樂可人、文化可人、鄉村可人”的“精品鎮”,麻崗鎮委鎮政府按照“溫泉+鄉村旅游”的思路設計旅游線路,融合“山水可人”文化元素來構建“一環一廊二區三帶”旅游發展格局,“來兮田園”風貌帶就是該鎮的三大風貌帶之一。
田野上,紅彤彤的小米辣掛滿枝頭,青蔥翠綠的香芋長勢喜人;風景塘里碧波蕩漾,水面上不時有白鷺掠過;“四小園”——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小公園錯落有致地散布在村民的房前屋后;村道旁邊的墻繪極具當地特色,把坑內村田園風光、農民勞作、四季特色農作物、核心價值觀等景象描繪得活靈活現,一幅天然的山水田園畫卷徐徐展開……
“我們坑內村的‘四小園’都設置了專門的負責人,圍欄采用天然竹子制作,自然環保,和‘來兮田園’風格相互呼應,有鮮明的坑內特色。”廣東省稅務局駐坑內村第一書記林桂鵬告訴記者,“四小園”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一環,是麻崗鎮探索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的試點與亮點工程。為激發村民參與熱情,形成共建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該鎮基本上每條村都打造了“四小園”。
“坑內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由以前的小學舊址改造而成。”林桂鵬介紹,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共有七個功能室,分別是議事廳、圖書室、科普室、棋牌室、書畫室、理論講堂和市民教育活動室,附近的村民茶余飯后常常會來這里寫字、下棋。“由于坑內小學的學生下午四點半就放學了,所以我們還在這里開設了‘四點半學堂’供學生們學習。”此外,這里還經常結合科普和閱讀開展市民教育活動。
漫步在干凈整潔、空氣清新的坑內村,聽著鳥兒唱歌,聞著撲鼻花香,賞著怡人風景,仿佛這就是詩人筆下悠然自得的田園生活。
“村道修建好了,出入更方便了,村居環境改善了,我們住得更舒心了,幸福感越來越強了。”坑內村里一位大叔樂呵呵地說道。
坑內村只是麻崗鎮打造鄉村振興先行示范村的一個縮影。麻崗鎮致力于將坑內村打造成為新農村建設示范基地,將白馬村打造成為“紅色教育基地+生態旅游文化名村”……
多措并舉,探索推動鄉村人居環境整治
作為2021年度“廣東省衛生鎮”,麻崗鎮在鄉村治理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紅黑榜”是麻崗鎮委鎮政府鞏固人居環境整治的試點項目,明確職責和評選標準,先進與落后用紅黑榜的形式展示出來;“積分制”圍繞鄉村振興的20字方針和目標要求,細化積分內容,落實獎罰制度,積分可以兌換券,村民可憑兌換券到村委會指定的超市進行兌換商品。
“紅黑榜+積分制設立后,大家的自覺性和環保意識都增強了。”林桂鵬介紹說,通過設立“紅黑榜”+“積分制”,以評促整、以整促潔、以潔促美,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內生動力,引導村民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使得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鄉風文明蔚然成風。
此外,麻崗鎮許多鄉村都制定了村規民約,通過“紅黑榜+積分制+村規民約”三位一體,以小切口共同推動鄉村治理大變化。
在人居環境整治鞏固提升村村過關“百日攻堅戰”中,麻崗鎮通過組織發動、黨員帶動、“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牽動等多種形式,讓文明衛生從學校延伸到家庭、從家庭拓展村莊社區遍布到全鎮;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全鎮20個行政村配備專用保潔車,182條自然村全部配備專職保潔員;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依托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鎮村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和青年志愿服務隊共40多支,參與志愿服務5500多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00多場次。
2021年底,麻崗鎮182條村全部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實現人居環境整治鞏固提升村村過關的目標。2021年12月,麻崗鎮被授予“廣東省衛生鎮”稱號。
產業融合發展,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麻崗鎮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形成“山區種果、平原種菜、沿海養殖”的產業發展格局,香芋、沃柑、優質荔枝、百香果、圣女果、北運菜、白鴿養殖、水產養殖等特色產業不斷壯大,其中種植圣女果面積達到1萬多畝,是電白圣女果產業大鎮,年產值達4億多元。麻崗鎮以香精香料、復合肥、魚粉加工、木材加工等為主導的第二產業穩步推進,產業鏈不斷完善,有“規上企業”13家,工業、餐飲旅業年總產值4.41億元。
“我們麻崗鎮爭取到了上級資金6.9億,用于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風貌提升和‘精品鎮’建設。”麻崗鎮鎮長崔青梅介紹,人居環境整治風貌提升項目包括:S291省道、溫泉中路、228國道兩側環境提升整治和麻崗河“一江兩岸”風貌帶。
“改造后的農貿市場將于2022年4月初完成投入使用。”楊昌順告訴記者,去年以來,麻崗鎮把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作為推進鄉村振興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來抓,投入資金700多萬元,把轄區農貿市場建設成布局合理、清潔衛生、安全有序、配套齊全、管理制度完善的現代化“精品”市場,全方位滿足群眾對日常農副產品的購物消費需求,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麻崗鎮非常重視鄉風文明建設,按省示范文化站標準,投入100多萬元,將鎮綜合文化站進行升級改造。同時,打造好心公園、文化廣場、文化長廊16個,建設村級文明實踐站21個,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和文明實踐活動,文明鄉風持續向好。
崔青梅表示,接下來,麻崗鎮將努力鞏固創建成果,緊緊抓住“六好鄉鎮”創建這個契機,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海新麻崗,創造鄉村振興麻崗“新樣板”。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