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品質是擦亮文宮枇杷金字招牌的關鍵。”3月16日下午,仁壽縣文宮鎮舉辦枇杷產業研討會,來自該鎮10個枇杷產業重點村黨組織書記,枇杷產業種植大戶和黨委領導班子相關人員、枇杷產業專業技術人員、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紛紛建言獻策,為文宮枇杷產業發展謀計支招。
“文宮枇杷管理現狀所遇問題:枇杷年齡結構老化,群眾生產管理理念固化,施用有機肥觀念淡薄,導致枇杷口感差。由散戶土塊布局凌亂,管理難度大,枇杷品種單一(大五星),無新品種墊底,品牌效應低,且宣傳力度較欠缺度。”作為文宮枇杷種植的行家,徐雪兵建議,枇杷種植應適度規模化、業主化、設施化;加強枇杷品牌宣傳;適度推廣新品種。
“枇杷大果好果價錢高,小果孬果賣不起價錢不說,還無人買,小果目前銷售困難,以前有福仁緣進行收購,現在小果銷售困難。”太清村支部書記湯濤直言不諱。
左可均(種植大戶):“文宮枇杷要穩住金字招牌,種植理念上要更新,主要是打造綠色、有機高品質果子,文宮枇杷才有出路,才有‘風度’”。
“目前桂灣村已通過集體經濟股份聯合社建立15畝枇杷大棚試點,通過設施大棚讓枇杷達到優質優良且提早上市,占據市場先機,從而帶動農戶和業主種植枇杷的積極性”桂灣村總支部書記曹廉剛如是說。
“我們社區從壯大集體經濟入手,由農戶以枇杷和土地入股分紅,打造了50畝的枇杷精品示范園區,通過社區統一管理,統一農資、物資的使用,目前已達到精品示范園的要求,逐步引進業主規模化種植,力促枇杷產業成為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談起文宮枇杷,壯大集體經濟收入,古佛社區黨委書記汪小兵信心十足。
“木虱是影響品質的大敵,防治要跟上,抓住每年的3月1號至3月20號,9月1號至9月25號關鍵期,科學防治,提升品質,春秋肥水管理和夏季修枝要及時。要擦亮金字招牌,必須實行品改,我們專業合作社去年從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科院引進了16個新品種,有陽光白1、2號、果真好3、4號、春花枇杷等品種,其中抗霜凍的有春花1號,春天開花,7月吃果,經試點后可以適度推廣,可延長枇杷賣果期。”古佛互惠枇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永成就枇杷管理和品種改良支招。
鎮農業服務中心枇杷專業技術人員吳上游見證了文宮枇杷的發展歷程,中國枇杷之鄉品牌的創建艱辛,面對未來文宮枇杷方向如何“走”,這位臨近退休的老同志,感言頗多。“強化業主品牌意識,讓文宮枇杷在綠色食品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強枇杷提質增效;讓枇杷達到高產優質的效果,觀念從量大服從質優轉變;加強枇杷示范園建設。”吳上游介紹,全鎮10個枇杷種植重點村,重點村一定要有枇杷示范園,各村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建設示范園,以園養業,穩步壯大中國枇杷之鄉品牌。
黨委書記汪仲文,認真聆聽了大家的發言,同時對每一位同志提出建議意見作記錄并加以點評,他強調,農業辦負責收集好相關問題,邀請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士商討解決相關困難,鎮上成立了園村一體建設領導小組,各村也要成立專班,摸清枇杷產業情況,做到情況清、家底明,搭建好4個平臺的建立;搭建枇杷技術交流平臺,搭建信息平臺(與川農、省農院合作信息平臺,氣象預警信息平臺)、搭建電商銷售平臺;搭建人工隊伍平臺。
研討會上,氣氛十分熱烈,大家發言踴躍,針針“見血”,為枇杷產業發展謀計支招,每一個點子都為文宮枇杷產業的未來指路亮航,枇杷產業在園區建設示范引領下和鎮黨委政府的重視下,以及相關能人智士建言獻策下,“中國枇杷之鄉”的金字招牌定會褶褶發光。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