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記者見到張愛連的時候,她正在五一公園地鐵口的單車停放點鏟單車上的小廣告,干凈利索的短發、整潔的哈啰工裝,陽光下的張愛連看起來神采奕奕。
單車運維員,剛接觸到這個名字時,張愛連剛剛結束了自己在棉紡路丹尼斯超市的熟食生意,她告訴記者:“有了疫情后,來店里買熟食的客人越來越少了,連成本都顧不住。就把店鋪關了。”
2019年6月份,張愛連入職哈啰單車,從事單車運維工作。在這個靠力量以男性為主的行業,張愛連一干就是3年。整個中原區只有兩名女性單車運維員,張愛連就是其中之一。月季公園地鐵站、五一公園地鐵站還有碧沙崗站,張愛連主要負責這三個地點的單車運維。 /format/jpg">
“快遲到了吧?趕緊走,車子我來停。”“小葉,今天有點晚啊,睡懶覺了吧?”因為每天都要在地鐵口工作,張愛連漸漸和乘坐地鐵的年輕人們熟了起來,因為共享單車,陌生的人之間也漸漸有了溫度。
城市節奏的緊張也讓人在慌亂中落下許多東西,水杯、書包或者是還有余溫的早餐,“月季公園地鐵站那里有幾個花盆,我會把落在單車車筐里的物品放在花盆里,年輕人們找不到東西,下班回來就會在那里找,已成為一種習慣。”張愛連說,每次看到滿懷期待的眼神變為開心的笑容,她就覺得那聲感謝暖暖的。
一輛共享單車17公斤左右,張愛連每天要移動上百輛隨意停放的共享單車到正規的停車點。除此之外,清掃、噴洗、鏟小廣告、為鏈條上油,這些工序一個也不能少。 /format/jpg">
“聽年輕人們說‘小藍’騎著最舒服也最輕快,就覺得特別開心。”張愛連說那是對自己工作的一份認可和贊美。
說起工作中的難忘事,張愛連想起了鄭州7·20暴雨時的場景。
“也沒想到那天會下那么大,下午的時候看到暴雨里幾輛單車的黑色皮座浮在水面上,當時就想著趕緊把它們撈出來,要不沖到別的地方就損失大了。”張愛連用盡全身力氣將單車一輛輛拽出來,移到地勢高的地方。等把埋在水里的單車全部移出來,張愛連坐在地上一直后怕,“感覺再晚一會,命就沒了。”
7·20暴雨期間,鄭州市數以萬計的共享單車成為最重要的通行工具,而企業做出了一個很暖心的決定,災情期間所有車輛免費騎行。看著一輛輛沾滿泥巴的“小藍”停在城市各個角落,張愛連知道,這個城市依然在通行。
尋找單車也是張愛連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她說:“有些市民會將單車騎到特別不容易找的地方,我們就得一輛輛找,然后將它們移到合規的停車點。”
“有一次手機軟件上顯示一個居民區的路上有一輛共享單車,可是我去了兩趟都沒有找到。第三次去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地點附近不遠處有一個地下步梯,走下去才發現這輛車子停在地下室的負二層。”張愛連說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她記得時間最長的一輛車,120天才被找到,讓她心疼許久。 提起有沒有什么新的心愿?張愛連說:“沒有啥心愿,就希望大家在歸還車輛時,盡可能地放在規范的停車點。” /format/jpg">
單車承載的不僅是重量,更是人們的拼搏和夢想。其實對張愛連來說也是如此,今年已經62歲的她沒有更多的想法,就是想把這份工作做好,張愛連身邊的同事也都是50、60年齡段的,對他們來說,共享單車就是在城市里生活下去的依靠。 還有三個月,張愛連就在這個行業干了三年。一件事,一輩子,張愛連說要干到自己搬不動車輛那天。從一開始的試試看,到現在的離不開,支撐張愛連干下去的是一份職責,也是對生活的那份熱愛。
相關推薦
·一件事一輩子丨非遺傳承人的“醋”彩人生:看過繁華世界,卻念著“故鄉的云”
·一件事一輩子丨趙海亮:把“古老”的香包縫出新色彩
·一件事一輩子丨“好人”李東亮:做公益我會做到做不動的那天
·一件事一輩子丨還記得那個給咱稱過體重的“包公”嗎? “包大人”:心中有桿秤,才有好名聲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