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策劃:米粥 插畫:以后叫我劉白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今日9時6分,
我們迎來“立秋”節氣。
夏盡秋來,金風漸至,
傳統意義上的秋天從此開始了。
來源:新華社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
此時節“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
“立了秋,把扇兒丟”,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
也稱“七月節”。
在古人看來,
立秋的標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涼風至,
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
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那般盛氣逼人,
熱氣蟄伏,涼意日增;
二候白露降,
由于午熱夜涼,
形成了一定的晝夜溫差,
清晨的大地和植物上,
常常會有晶瑩的露珠產生;
三候寒蟬鳴,
隨著天氣進一步轉涼,
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仿佛在傳達著,
夏天即將過去的消息。
不過,立秋雖至,
夏日暑熱并未完全褪去,
潤燥養肺是此時養生的重點。
【今日天氣】
預計今天白天,惠州各地多云為主,局部有陣雨或雷陣雨,氣溫25到34℃,東南風1-2級,相對濕度55到95%。
惠州市氣象臺08月07日發布
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林曉敏認為,立秋后陰虛體質的人會容易出現口干、失眠、心煩等癥狀,立秋養生可以抓住秋天的特征,順應自然規律,怡養身心,當可心寬體健,益壽延年。
應該如何合理適當地養生?
林曉敏表示,在起居方面,應當順應秋季陽氣開始收斂的規律,早臥早起,卻又不太過,使肺氣得以舒展。遇事要主動排解,避免肅殺之氣,收斂神氣,才能養心氣,可以適當多參加戶外體育鍛煉,如散步、登山、旅游等也有幫助,但要避免大汗淋漓,汗出過多會損人體之“陰”。(戳這里看立秋養生小竅門)
貼心的小編還為大家整理了幾份適合秋天的膳食食譜,簡單美味做起來~
消食和胃:三參潤肺湯
食材:太子參30g,玄參15g,北沙參30g,陳皮5g,生姜三片,水鴨半只。
做法:把材料洗凈,水鴨斬件焯水備用。將上述食材放入鍋內,水開后轉小火煲1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本湯品清潤平補,消食和胃。陽虛體質、大便溏者可去玄參。
養陰潤肺:雪梨銀耳糖水
食材:雪梨1個,銀耳30g,蓮子20g,紅棗5枚,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洗凈去芯浸泡,銀耳洗凈,泡軟撕成小片;雪梨洗凈后削皮去心,切成小塊備用。將以上食材放入燉盅內,加水適量,開火燉1小時即可。
功效:養陰潤肺寧神。適用陰虛肺燥、心煩多夢之人。
健脾益腎:三鮮固本湯
食材:鮮淮山20g,鮮蓮子15g,鮮百合10g,陳皮6g,排骨100g。
做法:鮮淮山切塊,排骨斬件焯水備用。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大火燒開轉小火煲1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補肺,健脾,益腎,寧心安神,尤其適用脾胃虛弱的人群。
“立秋”還是收獲的標志,
我們曾經播種的希望,
都將一點一點看到回報。
愿你在舒朗清新的秋意中,
品嘗禾黍盈滿的喜悅,
收獲繼續前行的力量!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