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4月4日傍晚,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在蕪湖市鏡湖區看到,一些圍墻下、花壇邊,一堆堆焚燒祭品留下的灰燼隨處可見,空氣中彌漫著煙熏味。
勞動新村小區是一個開放式小區,在小區內,記者看到,一條近兩百米長的圍墻下,有一堆堆居民焚燒祭祀物品留下的灰燼。
一位環衛女工稱,不止是小區的圍墻邊,只要是背街的路邊,一到晚上,居民扎堆以這樣的方式寄托哀思,有些人甚至在家門口燒紙祭祖。“我每天都在掃,但總是掃不干凈,還好就這幾天。”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走訪發現,在新建的官山花園小區圍欄上,居委會張貼出 “文明祭掃,此處禁止焚燒” 醒目的警示牌,提倡以文明、環保、健康、安全的方式祭祀,禁止在小區內區域焚燒冥幣及各種祭祀物,但一些居民視而不見。
一些市民認為存安全隱患,希望觀念能轉變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沿著蕪湖市鏡湖區中山北路往長江邊走去,沿途馬路花壇邊上,居民焚燒祭祀用品的垃圾,一堆接著一堆。
在獅子山莊小區對面的中山北路海事局門口附近路段,有關部門將道路一側人行道上用繩子拉住,并懸掛著寫有“疫情期間,文明祭祀、禁止焚燒”的警示牌,同時,在花壇邊的護欄上每隔幾米就掛了一個警示牌,但焚燒紙錢的民居視而不見。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4名城管執法隊員正在對焚燒祭祀用品的居民進行勸說,但焚燒的居民太多,收效甚微。
居民王女士告訴記者,清明節前后三天是燒紙祭祖的時間,也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身邊很多人都會用這樣的方式祭祖。今年,清明節期間,陵園不讓去了,只能在家門口燒點紙錢,祭祀去世的先人。
在世茂濱江花園健康二馬路附近和長江邊上,市民在小區前的人行道和花壇邊上隨意焚燒紙錢,讓人瘆得慌。
記者聯系了一家社區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早在清明前,他們就在社區發出倡議,讓居民文明祭祀,但效果不大。“我們在清明節前就在小區里貼了公告、拉了橫幅,做了讓居民文明祭掃、不要焚燒祭祀用品等宣傳,但效果不理想。”
“我們去年在小區一處墻壁上,開辟了一塊文明祭祀墻,讓居民將哀思寫在一張紙上,張貼在墻上,并提供鮮花祭祀,但居民參與的少。我們不提倡焚燒祭奠的方式,但只能勸說。”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居民認為燒紙祭祖一年就這么一次,能夠理解。但也有居民認為,焚燒紙錢不僅污染環境,還存在安全隱患,希望大家能轉變觀念,少一些煙熏火燎,讓蕪湖的清明節更“清明”。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