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
墻體廣告 大家常說,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在大冶,有這樣一群白叟,他們由于一同的喜好走到了一同,又由于這些喜好,不只豐厚了自個的晚年日子,也用愛心照亮了他人。他們就是大冶愛心合唱藝術團的成員們。
50余名退休白叟構成藝術團
本年67歲的郭鳳英,是愛心合唱藝術團的團長。
郭鳳英家里有兄妹八個,哥哥姐姐們有唱京劇的,唱楚劇的,以及唱
黃梅戲的。盡管她沒有專門學過這些藝術扮演,但在哥哥姐姐們的影響下,自個多少也會點兒。
2000年,郭鳳英從五金
公司退休,日子一會兒變得悠閑很多。有一次,她在青龍山公園漫步時,聽到游廊深處傳來一陣陣動聽的歌聲。走進一看,發現不只有人歌唱,還有人在演奏二胡、笛子等樂器。所以,郭鳳英加入了這支文藝隊。
2009年2月8日,具有56名成員的大冶市愛心合唱藝術團正式注冊建立,成為了一支免費為群眾扮演,向社會貢獻愛心的宣揚部隊。本來僅僅老大家自娛自樂的晚年日子喜好,有了新的內在。
據了解,藝術團的大多數成員是已退休的干部職工,其中男演職員21名,女演職員35名,平均年齡60多歲。平常,老大家在青龍山公園和青銅文化廣場排練,采蓮船、京劇、楚劇、
黃梅戲片段等都是藝術團的拿手節目,也有小品、相聲、快板、漁鼓等節目。
“節目排練好后,只需有空,咱們都會安排
下鄉扮演。”郭鳳英說,從正式開團至今,愛心合唱藝術團的腳印踏遍了大冶的各個城鎮,各個養老院、福利院,現已義演了100多場。
自湊經費
下鄉義演
秉著貢獻愛心、慈善義演的主旨,每到一處,愛心合唱藝術團不只會為養老院的老大家帶來精彩的扮演,還會為他們送去蛋糕、生果等慰勞品。成員們的真摯扮演和溫暖慰勞,讓老大家感觸到了社會的關心與關心。因而,藝術團每次
下鄉扮演都會遭到熱烈歡迎。
“每次扮演時看到老大家臉上的笑臉,我就覺得咱們藝術團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郭鳳英說,
下鄉義演的次數多了,他們與藝術團的成員們也逐漸熟了起來,有時會拉著郭鳳英的手與她說一些知心話,“感受白叟是真心實意地把咱們當親人,所以不只僅娛樂了白叟,也溫暖了咱們自個。”
下鄉義演的次數多了,郭鳳英也開端感受到資金方面的費勁。原來,雖有相關有些每年撥有些資金用作藝術團的扮演費用,但相對于每次義演需求的安排排練、扮演、車費等經費,這些資金遠遠不夠。為此,藝術團的成員們就自個增加扮演服裝,購買樂器道具,貼路費、電話費。
“有時會有愛心人士為咱們捐助一些,更多時分是老大家自籌。”郭鳳英說,光是她自個,每次安排扮演的時分都會一個個告訴扮演的白叟,一圈打下來,電話費現已花費不少。“但只需社會還需求咱們,咱們就會持續發揮余熱,堅持義演下去,把公益慈善事業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