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曉先生、省商務廳副廳長呂偉女士、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宇紅女士、省總工會二級巡視員袁宗貴先生,解讀《現代輕工紡織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并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王曉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曉: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
根據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編制了《現代輕工紡織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并經省政府辦公廳印發。
我省現代輕工紡織產業主要包括紡織服裝、食品、造紙、智能家電、家具等行業,涉及到衣、食、住、用等多個領域,是我省的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
《行動計劃》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總體目標;二是主要任務;三是推進措施。
綜合研判我省現代輕工紡織產業發展基礎和面臨形勢,確立今年的發展目標為:推進產業綜合競爭力持續增強、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品牌化程度持續提高、產業生態持續完善,加快培育綜合實力全國領先的千億級企業1家、百億級企業20家以上,努力打造全國具有較高區域影響力的集群品牌40個、具有較高行業影響力的企業品牌200個、具有較高市場美譽度的終端消費品牌500個。
為推動我省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產業供給,今年將重點抓好六項重點任務:
(一)開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行動。著力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提高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一是抓好 鏈長制 工作推進機制。系統謀劃紡織服裝、食品、造紙、智能家電、家具等傳統優勢產業鏈,推動相關政策、資源向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集聚,爭取打造標志性產業鏈。二是實施補鏈延鏈強鏈項目。精準招引和謀劃實施一批補鏈延鏈強鏈項目,抓好重大產業攻關項目,推進實施省優選項目、 雙招雙引 重點簽約項目20個以上,省市協同推進重點項目300個以上。三是梯次培育產業鏈關鍵企業。遴選培育10家左右支撐帶動力強的集群領軍企業納入領軍企業培育庫,支持領航型企業加快研發創新、品牌、供應鏈等核心能力建設,2022年新培育省級 專精特新 中小企業、單項冠軍、瞪羚企業20家以上。四是穩固產業上下游供應配套。開展 專精特新 企業與 鏈主 企業專場對接活動,推動卡位入鏈、融鏈固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二)開展科技研發創新提速行動。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加大創新支持力度,激發創新活力,增強現代輕工紡織產業核心競爭力。一是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鼓勵龍頭企業聯合高校院所,聚焦行業前沿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持續發力,力爭在無水染色關鍵工藝等方面實現一批重大技術突破。二是建設一批創新載體。新建一批創新平臺,高標準建設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高端智能家電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壯大10家以上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力爭新培育1家國家級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示范園區(平臺),夯實研發創新基礎。三是推動一批科技成果轉化。推進實施教育、科技、工信產學研深度融合聯合工作機制,實現產業鏈、創新鏈精準匹配,促進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在我省轉化。推動超高清8k顯示畫質處理芯片開發及產業化等重點項目建設,改造提升4k/8k電視機生產能力。
(三)開展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行動。以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高質高效發展。一是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行業深度應用,爭取新增10個以上數字化車間、智能制造工廠、智能制造場景。深入實施 云行齊魯 工賦山東 ,用好云服務券政策,支持打造行業典型應用場景。二是推動全鏈條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萬名數字專員進企業,為企業提供專業化 顧問+雇員 式服務。挖掘推廣一批典型案例,示范帶動提升全鏈條數字化發展水平。三是深化工業互聯網賦能。加大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和推廣力度,引導更多企業上平臺、用平臺,促進產業鏈對接重構。四是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實施綠色制造提升行動,在現代輕工紡織領域新培育一批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堅持以水定產,實施水效 領跑者 行動,培育創建一批節水型企業。
(四)開展穩市場擴消費行動。以需求為導向,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一是深入推進 三品 戰略。強化數字思維引領和數字技術應用,推動開展數字 三品 行動。辦好 省長杯 工業設計大賽紡織服裝分賽等重大時尚賽事,提升 齊魯糧油 齊魯美酒 等公共品牌影響力。2022年新增制造業高端品牌培育企業30家以上。二是提高內外貿水平。支持企業參加春秋兩季上海五大聯展、青島國際家具展、全國糖酒會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展會。借助 一帶一路 及rcep實施契機,拓展國外新興市場。三是推動 產供銷 觸網蝶變。鼓勵企業利用大數據分析挖掘消費者個性需求,加快發展基于數字決策的智慧產供銷模式。通過 流量券 補貼方式鼓勵引導企業積極參與 山東制造網行天下·拓展年 行動,借助專業平臺開展 云采銷 。
(五)開展產業集群升級行動。著力提高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集群化發展水平,打造了一批龍頭引領、配套完善、鏈條延伸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一是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進一步做大做強青島智能家電 雁陣形 產業集群,爭取培育2個 雁陣形 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打造10個高質量省級特色優勢食品產業集聚區。二是完善集群公共服務。以推進集群公共平臺建設為重點,開展特色產業集群提升行活動。指導有條件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高水平建設集銷售展示、時尚趨勢發布、電子商務、物流運輸為一體的專業化線上線下市場。在家具產業集群探索推廣1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牽引,若干設計、備料、噴涂、物流等共享中心協作的 1+n 聯動發展模式,促進人才、資金、信息等要素在集群內高度集聚、順暢流通,提升協作配套能力。
(六)開展人才強企行動。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加大人才引進、培育力度,鑄造驅動現代輕工紡織高質量發展的 人才引擎 。一是引育培強行業領軍人才。以推動延鏈補鏈強鏈為目標,加快引育一批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產業化等方面具備一流水平、引領創新跨越發展的產業領軍人才。二是開展行業精準對接培訓。舉辦全省輕工紡織產業高級管理人才綜合能力培訓班,全面提升企業家能力素質。舉辦食品企業國家誠信標準體系貫標培訓班,加快推進誠信管理體系建設。三是打造有實力的產業隊伍。深度推進產教融合,爭取培育5個公共實訓基地,總數達到10個以上。深化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強化在崗職工技能提升,組織舉辦行業性職工技能競賽,加快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下一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牽頭組建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專班,聯合相關部門建立橫向協同、上下聯動的產業協調體系和工作機制,統籌制定好現代輕工紡織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年度行動計劃,開展相關產業政策的研究制定和爭取落實,謀劃相關產業發展方向及突破重點,協調重大項目的爭取、落地和建設等。同時,省里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加強政策供給,確保順利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行動計劃》的有關情況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丁紹敏:
現在回答記者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
中宏網記者:
剛才提到,現代輕工紡織產業是山東省傳統優勢產業,想了解一下目前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山東省的產業基礎和優勢是什么?
王曉:
近年來,我省加快改造提升現代輕工紡織產業發展動能,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一是產業規模大。2021年全省現代輕工紡織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共計6859家,實現營業收入1.8萬億,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17.6%。
二是產業基礎好。食品產業規模總量及出口額均居全國第一,紡織服裝產業涵蓋了從前端紡織、中間印染到終端的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所有細分門類;造紙產業涵蓋了上游制漿、中游造紙和下游紙制品三個完整環節,營業收入長期居全國前列;智能家電整機制造技術水平全國領先;家具產品品類豐富、配套也較齊全。
三是比較優勢突出。年肉類總產量、啤酒產量、葡萄酒產量均居全國第一,食用植物油產量全國第三,是全國白酒五大核心產區之一;紙漿產量長期居全國首位,機制紙及紙板產量2021年由第二位躍居第一位;電冰柜、彩電、電熱水器等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三;實木家具擁有較強競爭優勢。
四是知名企業較多。23家企業進入中國棉紡織行業營業收入百強,數量全國第一,其中魏橋紡織位列首位;青島啤酒、張裕葡萄酒分別是國內啤酒、葡萄酒第一品牌;金鑼肉類制品年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同行業第一、全國第二;晨鳴、華泰、太陽、博匯、亞泰森博(山東)、世紀陽光6家企業進入中國造紙20強;海爾連續13年蟬聯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第一位,海信電視機出貨量居國內市場第一、全球第三,歌爾中高端vr產品占全球市場的70%以上。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升級,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逐步向科技、高端、時尚、綠色方向轉型,未來發展空間仍然巨大。
大眾日報記者:
輕工紡織為我省傳統優勢出口行業,請問下步我省在擴大現代輕紡行業出口、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方面將會采取哪些措施?
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呂偉:
2021年,我省紡織服裝、食品農產品、家用電器、家具等現代輕紡產業實現出口4087.2億元,同比增長10.5%,占全省出口總額的23.2%,主要出口市場為日本、美國、韓國、歐盟、東盟。下步,圍繞支持現代輕紡企業擴大出口、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我們將重點開展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內外聯動提升多元化市場份額。實施境外百展市場開拓計劃,聚焦鞏固歐美市場、提升rcep市場、拓展 一帶一路 及非洲市場,年內計劃舉辦130場山東出口商品系列展會,其中輕紡類展會30場。綜合運用線上云展會、線上長期展示、線下展品展示+線上視頻對接等多種模式,提升企業參展精準度,助力企業拓市場、穩定單、保份額。搶抓rcep生效機遇,指導現代輕紡企業用好原產地累計等規則,研發適銷對路優質產品,鞏固擴大對日韓、東盟等市場出口。加強品牌培育,引導輕紡企業利用 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資金 ,開展國際自主品牌注冊和標準認證,樹立山東制造品牌形象。支持輕紡出口企業開展雙循環試點探索,利用廣交會、融交會、消博會、進博會等展會平臺,通過舉辦品牌推介會、采購洽談會等活動,對接國內市場需求,融入國內供應鏈體系。
二是開拓創新培育出口增長新動能。依托紡織服裝、家用電器等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年內擬培育15個省級跨境電商平臺和獨立站,推動企業完善覆蓋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營銷推廣、物流配送等環節的柔性自主供應鏈體系,大力發展跨境電商自主品牌、自有渠道和自有客戶群。深化與阿里國際站、亞馬遜、ebay等平臺合作,共同遴選和培育山東省現代輕紡行業跨境電商出口品牌。支持企業利用youtube、tiktok等視頻網站開展線上營銷、跨境直播,擴大現代輕紡行業出口。聚焦輕工、紡織等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開展特色產業帶跨境電商培育行動,推動中小外貿企業上線、基地數字化轉型。
三是優化網絡布局暢通出口渠道。目前我省企業在境外布局輕紡類公共海外倉70多個,總面積近45萬平方米。下步,我們將支持輕紡類海外倉進一步拓展公共倉儲、物流配送、高質量售后、供應鏈金融、合規咨詢、營銷推廣等服務功能,為現代輕紡企業出口提供 一站式 服務。聚焦重點市場,優選一批輻射范圍廣、服務功能完善的海外倉,認定為省級公共海外倉,統籌財政資金給予支持。建設山東省海外倉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租倉、拼貨、物流、分銷、退換貨、一件代發等多元化服務,提升現代輕紡企業出口海外倉便利化水平。
四是精準施策全力為企業紓困解難。強化金融支持,優化 魯貿貸 運行機制,擴大對輕紡企業融資貸款覆蓋面。開展 齊魯進口貸 業務,加大進口貼息力度,支持現代輕紡企業生產所需機電高技術裝備進口。提高企業外匯避險能力,開展匯率避險擔保試點,建立 政府+銀行+擔保 機制,支持中小微外貿企業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減少匯兌損失。暢通國際物流通道,增開歐美、rcep區域、 一帶一路 航線,加密中歐班列(齊魯號)開行頻次,推動有需求的輕紡出口企業與航運企業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用好 山東省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 ,密切跟蹤形勢變化增加服務功能, 一企一策 跟進解決企業問題訴求。
齊魯晚報記者:
2021年,全省在42條重點產業鏈推行 鏈長制 工作機制,今年省里又提出打造10條左右標志性產業鏈,是否涉及現代輕紡產業,下一步如何深入推進產業鏈的優化提升?
王曉:
2021年,我省把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在42條重點產業鏈部署實施 鏈長制 工作機制,加快推動建鏈延鏈補鏈強鏈,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取得初步成效。
為了進一步集中力量,提級推進,今年省里整合優選10 條左右標志性產業鏈進行重點突破,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就有輕工和紡織服裝兩條產業鏈位列其中。為加速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今年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續深入推進 鏈長制 工作機制。把 鏈長制 作為優化產業生態的關鍵抓手,圍繞打造現代輕工紡織產業標志性產業鏈,細化 1張圖譜+n張清單 ,完善機制、提升目標、細化舉措,加快打造系統完備、互聯共生、創新活躍、安全穩定的產業生態。
二是持續推動補鏈延鏈強鏈。產學研協同發力,加快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難題。辦好 省長杯 工業設計大賽紡織服裝分賽、第四屆明遠杯國際家居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青島時裝周等活動,推動產業時尚化發展。開展數字賦能現代輕工紡織產業系列活動,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推動工業互聯網深度賦能,不斷提升產業鏈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
三是持續提高供給水平。深入開展數字 三品 行動,利用數字手段賦能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加大行業新技術、新成果、新模式宣傳推介,推進虛擬現實、智能傳感器等前沿技術在智能家電領域的應用及融合,編制發布2022年山東特色優質食品目錄,提高 齊魯美酒 、 齊魯美食 等公共品牌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提高集群化發展水平,增強協同發展能力,打造優勢制造業集群,提高整體競爭力。
四是持續加強品牌營銷和市場開拓。引導企業構建線上線下結合的品牌營銷體系,實現線上線下快速、精準、高效營銷。指導有關市、行業組織舉辦一批重大行業性展會,支持企業參加上海紡織服裝五大聯展等國際知名展會,助力開拓國內外市場,鞏固擴大市場份額。
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作為我省品牌建設的牽頭部門,在推動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品牌建設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計劃如何更好地提升輕紡產業的品牌競爭力?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宇紅:
首先我介紹一下我局在推動品牌建設方面的工作情況。
一是加強制度設計,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推動出臺了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山東省省長質量獎管理辦法、關于共建共享 好品山東 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等文件,通過扎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深入推進質量強省和品牌戰略,促進包括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在內的各行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注重品牌培育,打造區域品牌優勢。按照重點培育、動態管理、形成品牌競爭力的要求,遵循企業自愿、地方推薦、第三方評價等程序,推出省長質量獎企業55家、 好品山東 品牌223家、高端品牌培育企業880家,其中輕紡產業省長質量獎企業18家、 好品山東 品牌97家、高端品牌培育企業212家,為品牌引領現代輕紡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示范樣板。
三是強化標準支撐,深入開展質量提升。省市場監管局先后發布了《制造業高端品牌評價》《 好品山東 培育指南》等地方標準、《綠色食品評價》等團體標準,搭建起我省品牌建設標準體系,全省現代輕紡產業近3年新制定國家標準17項、行業標準39項。開展輕紡等11個行業三年質量提升行動,高品質產品持續增加,品牌溢價效應不斷增強,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步伐逐步加快。
下一步,在提升包括輕紡產業品牌競爭力方面,我局將重點采取以下三項措施:
一是進一步完善協調推進機制。充分發揮質量強省和品牌戰略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在工作推進、考核激勵等方面創新政策措施,優化服務供給,有效整合各類資源,統籌推進各領域品牌發展。
二是進一步發揮質量基礎設施作用。推動輕工紡織產業龍頭企業開展先進標準對標活動,提高產品服務競爭力和附加值。引導中小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發展活力。實施質量基礎設施 一站式 服務,釋放質量基礎設施效能,服務企業發展。
三是進一步推進質量品牌建設。引導企業樹牢質量品牌意識,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積極采用先進管理方法和工具,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完善省長質量獎、 好品山東 等品牌遴選、培育、保護和宣傳推介機制,多方聯動有效開展品牌建設。
我就介紹這些,感謝大家對市場監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山東綜合廣播記者:
我們了解到,為推動落實現代輕工紡織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省總工會聯合省工信廳將組織開展勞動競賽。請問,勞動競賽的內容有哪些?怎樣組織實施?
山東省總工會二級巡視員袁宗貴:
勞動競賽是提高職工素質、推動企業進步、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載體。近年來,著眼于充分發揮全省職工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主力軍作用,省總工會聯合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 十強 產業爭先創優勞動競賽、職工創新創效競賽等系列活動,為廣大職工搭建了建功立業的廣闊舞臺,取得良好經濟社會效益。近期,為推動現代輕工紡織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落實落地,省總工會聯合省工信廳面向全省輕工、紡織、食品等相關企業及廣大職工,開展以 五比五賽 為主題的高質量發展勞動競賽, 五比五賽 即:比奉獻、賽業績,比創新、賽成果,比技能、賽成績,比標準、賽質量,比穩健、賽安康,通過勞動競賽,組織動員廣大職工立足崗位、比學趕超,為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獻計出力。
勞動競賽共設四項分賽:一是重點工程(項目)勞動競賽。主要是聚焦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圍繞全省輕工、紡織行業增能擴產、設備換新、生產換線、產品換代等工程(項目),組織開展以 比項目進度、比投資完成、比工作質量、比安全施工、比環保理念、創精品工程(項目) 為主要內容,以圓滿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為目標的重點工程(項目)勞動競賽,通過競賽,促進重點工程(項目)盡快落地、早見效益。二是職工創新創效競賽。主要是聚焦夯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增強企業創新能力,組織開展以擴大創新領域、豐富創新內容、提升成果品質、強化成果轉化為重點的職工創新創效競賽,推動企業健全完善職工創新創效的載體、平臺、機制,提升職工創新創效的意識和能力,大力營造尊重創新、崇尚創新、鼓勵創新的創新文化,激勵廣大職工立足崗位、創新創造。三是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主要是聚焦為輕工、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能支持和人才支撐,組織開展家居紡織品創意設計、工業機器人智能設備調試、智能家居設計安裝維修等40個左右工種的全省行業性職工職業技能競賽,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職工技能提升,著力建設一支適應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四是 安康杯 競賽。主要是聚焦助力全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開展以 強意識、查隱患、促發展、保安康 為主題的 安康杯 競賽活動,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組織職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提升安全健康意識和能力。
為確保勞動競賽取得扎實成效,在具體組織實施上重點做到 五個強化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由省總工會、省工信廳相關負責同志組成的勞動競賽委員會,負責競賽規劃部署、政策制定、組織協調等工作。二是強化分類指導。按照 重在基層、重在行動、重在落實、重在成效 的原則,做好分級管理、分類指導、分層推進工作。三是強化競賽激勵。各項分賽均設立相應激勵措施,對成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優先推薦申報省五一勞動獎。四是強化競賽評估。圍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職工收益等指標健全完善競賽評估機制,做好競賽的過程管控工作,持續提升勞動競賽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五是強化工作宣傳。最大限度地吸引職工、發動職工,總結推廣勞動競賽先進典型和經典案例,以點帶面放大競賽效應。這里,也懇請各位媒體朋友對勞動競賽給予關注支持,及時宣傳報道競賽中涌現的典型、經驗,為競賽順利開展營造良好氛圍。
新黃河客戶端記者:
支持政策是企業最關心的。能否重點介紹一下今年我省有哪些有利于現代輕工紡織產業發展的政策?
王曉:
今年省里主要從四個方面加大政策供給,助推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發展環境方面。將把產業鏈、產業集群重點項目及時納入省重點項目體系,開辟綠色通道,統籌土地、環境容量、能耗(煤耗)等要素資源,推動落地見效。積極探索開展省級 三品 示范企業、 三品 示范縣(市、區)認定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市給予一定資金扶持,為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營造更好氛圍。統籌商貿發展和市場開拓等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擴大品牌影響力。
加強政策扶持方面。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可以同等享受省 十強產業 各項政策。進一步加大行業領軍企業培育支持力度,對經濟效益增長、吸納就業不減、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成效突出的前10名企業,分別給予200萬元基礎性獎勵和最高2000萬元激勵性獎勵。加大 雁陣形 產業集群培育力度,將 雁陣形 產業集群領軍企業主要經營管理及技術負責人(不含各級黨委管理的領導干部)納入 山東惠才卡 頒發范圍,提供綠色通道服務。
金融保險支持方面。落實好高新技術設備及關鍵部件進口貼息政策、重大技術改造財政貼息政策,支持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加快裝備升級改造。優先將清潔生產改造項目納入省環保金融項目庫,用好再貼現專項額度,支持金融機構為省級環保金融項目庫內企業簽發、承兌或持有的票據辦理貼現。加大匯率避險政策及大宗商品價格風險管理產品宣傳推廣力度,督促指導商業銀行 一企一策 量身定制避險方案,有效應對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鼓勵金融機構根據國家宏觀政策和自身市場定位、風控能力為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重點項目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貿易便利化方面。增加美西、歐洲、地中海等重點方向航線運力供給,協調船公司將其新購空箱在山東港口投放,提高空箱儲備。實行 海港+陸港 直連一體化營銷模式,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現在屬地海關 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開展多式聯運 一單制 試點,落實rcep 6小時通關 政策。建立國際物流紓困常態化解決機制,優化 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 功能,做好精準服務。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