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姚家鄉村坐落于武漢市黃陂區城關鎮大西北67千米,是小悟山的定位點,北靠大別山區脈,南接武漢市,西扼平漢鐵路。
這兒曾是新四軍豫鄂挺入方面軍指揮所、政治部和中國共產黨豫鄂邊區黨委會機關單位所在城市,是“皖南事變”后新四軍第五師1941年三次東進時的軍隊應急指揮中心,是新四軍第五師暨鄂豫邊區指揮中心移駐大悟白果樹灣后邊區的主要后才產業基地和關鍵主題活動案發地,被稱作“武漢市抗日戰爭第一村”。李先念、鄭位三、任質斌、陳少敏等曾在這里日常生活和作戰。在土地革命時期,姚家山山脈有23名英烈參與改革。
迄今,村里的新四軍第五師指揮所、政治部、參謀部、禮堂、總后勤部、醫院門診、被服廠、槍支所,李先念、陳少敏舊居等10處改革遺跡和一批改革文物古跡儲存完好無損,變成主要的愛國主義教育產業基地。
村容村貌煥新“紅”味濃
越過綿延山川進到姚家鄉村,盡收眼底的是一棟棟古香古色的小院。踏過開闊整平的抗日戰爭城市廣場,左側是高大雄偉的“武漢市抗日戰爭第一村”石牌樓,右側是新四軍第五師軍事史展覽館。
2021年至今,姚家鄉村依靠中央組織部“鮮紅色漂亮村子”示范點突破口,對村灣自然環境做好了全方位綜合性整頓,而且在維護保養原來紀念地基本上,開發設計了一批鮮紅色情景,進一步發掘紅色文化資源。
根據與武漢產業鏈集團公司進行“國營企業新聯村”行為,在“抗日戰爭第一村”石牌樓后,新創建起“姚家山紅色精神感受街”,配有5個別具特色的體驗中心,各自為鮮紅色老書體驗中心、鮮紅色影象體驗中心、鮮紅色民謠體驗中心、鮮紅色手工制作體驗中心、鮮紅色食品類體驗中心。在這兒,游人們能看紅色電影、唱鮮紅色民謠、做鮮紅色手工制作。
黨員群眾服務站旁的空閑地,建造成鮮紅色文化廣場,城市廣場上“聽黨話跟黨走”好多個字豁然顯眼。
老村民委員會大廈則被改造為姚家山鮮紅色講堂,含有鮮紅色書屋,可容下300人聽專題黨課、學黨史。2021年7月,為慶賀建軍近百年,村內還籌建了紅色文化教育文工團,編輯鮮紅色文藝演出。
姚家鄉村依次被湖北列入省部級文物古跡、省部級國防教育基地,也被武漢大學列入黨員領導干部現場教學產業基地。2021年,姚家山共招待游人25萬余人次,絕大多數游客來這兒緬懷革命先烈,追憶革命精神。甘棠初中、六指中學、蔡店初中等一批中小學把姚家山做為學研產業基地,每一年來這兒參與愛國教育的學員達1三萬名。
產業鏈興村生活美
姚家鄉村堅持不懈以“紅色文化教育”推動農村產業振興,在武漢黃陂區委組織部具體指導下,該地積極推進黨組織領辦農業合作社,機構村團體和人民群眾以空余房子、土地資源、資產、人力資本等入股投資,發展趨勢觀光旅游、休閑農家樂等產業鏈,全村人共開設休閑農家樂37家,進一步將紅色文化教育吸引力變成產業發展規劃驅動力。
姚文高是村中第一個開休閑農家樂的人,也是一名共產黨員。“鮮紅色漂亮村子基本建設示范點至今,來村內學習培訓的人愈來愈多了,我們在村內開休閑農家樂就能有不錯的收益,無需再外出打工奔忙。”
火爆的紅色文化旅游和日益增加的游人也打動了非常一部分人由外回家了打工。1996年出世的姚善泉回鄉開休閑農家樂已經有2年,他與親人運營的休閑農家樂十分火爆,最高點時可以與此同時容下近20桌游人用餐。
“這幾年村內轉變非常大,見到村內發展趨勢得那么好,我認為回家發展趨勢一定很有發展前途。”說起回鄉的突破口,姚善泉堅定不移地說。
為了更好地讓游人得到紅色文化旅游更強的感受,姚家鄉村給家家戶戶派發《姚家山革命故事文選》,根據簡易簡單的句子和生動形象的漫畫,讓紅色故事每個人掌握,每個人能講。
2021年4月6日,村內還創辦了由改革子孫后代、科學研究專家和解說員等20余名構成的“鮮紅色服務團”,根據宣傳教育員敘述身邊的歷史小故事,在村里構建起深厚的鮮紅色氣氛。老黨員姚善清是個拉二胡的能人,空閑時,他會自行到改革遺跡前彈奏革命歌曲,講紅色故事,給游人互動體驗。
為了更好地進一步提升鮮紅色是社會經濟發展質效,村“村兩委”還借助姚家山紅色文化旅游和教學學習平臺,對群眾開展后勤管理、安全保衛、保潔服務、解讀等崗位培訓;完成了姚家山荊蜜、姚家山面、姚家山茶花等“姚山紅”文旅產業商品的寫作設計方案,產生一批別具特色的農家院商品,讓初級農產品逐漸文創化,提高品牌知名度。
2021年,全村人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做到37萬余元。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