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主辦,重慶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重慶高新區政務服務和社會事務中心承辦,中國·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科學城園區協辦。
論壇上,來自全市臨床病理學、藥學、超聲醫學等生物醫藥各領域的36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聚焦生物醫藥與健康領域開展了演講和探討。
現場:與會嘉賓人才探討生物醫藥新路徑
“實施重慶英才計劃以來,我們欣喜地看到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得到選拔、培養和重用,成效顯著。”中國科學院院士、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主任、全軍臨床病理學研究所所長卞修武院士建議,作為西部科技高地,重慶要更重視創新和發展,以實施人才戰略帶動創新發展。
重慶英才優秀科學家、重慶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智彪則從數學定義微無創診療一體化領域,分享了超聲無創治療、臨床應用研究等方面成果。
重慶英才優秀科學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藥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鄒全明教授從原創生物新藥研究與轉化的實踐與體會,向專家人才闡述了生物醫藥前沿知識。
我市已累計發放重慶英才服務卡10295張
“生物醫藥是極具前景的戰略性高科技產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何振國介紹,近年來,重慶搶抓生物醫藥發展戰略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全市醫藥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1.9%,增加值增長14.5%,規上醫藥企業200余戶。
“人才是引領產業發展的戰略資源。”何振國說,為此,我市深化人才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推出重慶英才計劃等重大政策措施,包括舉辦專題論壇等活動,建立常態化的專家交流制度等。何振國表示,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發放重慶英才服務卡10295張,今年一季度,全市就新增重慶英才服務卡持卡人才516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市還在大力推進重慶英才服務港建設,拓展人才服務事項,面向高層次人才推出68項服務,涵蓋醫療、子女入學、科技咨詢、交通出行等等。
線上線下啟用西部(重慶)科學城人才服務港
“我們西部(重慶)科學城的人才服務港,在近期正式投用了。”高新區政務服務和社會事務中心副主任劉嬋玲介紹,該服務港線上以“金鳳凰人才碼”與重慶高新區“渝快辦”為依托,線下以重慶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人才和就業服務專區為依托,以數字化改革為方向,推動“線上服務入網,線下服務進港”。
劉嬋玲透露,目前,“金鳳凰人才碼”系統已開通了事業支持類、創業扶持類和生活保障類共計28項綠色服務通道,包括成果轉化支持、入駐孵化平臺、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并有“人才管家”主動為人才上門服務,指導其在手機上通過人才碼系統進行服務辦理。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