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平潭在“護藍”“增綠”上花大力氣、下苦功夫,進一步厚植生態優勢
做好“加減賬”擦亮生態“金名片”
21日,記者從平潭綜合實驗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局了解到,去年平潭空氣質量優良比例達99.2%,環境綜合指數為1.95,優于全省其他九個設區市。
“好氣質”的背后,是平潭認真做好生態惠民“加減賬”,系統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大力實施綠化造林,持續擦亮生態“金名片”,讓空氣質量持續提升,城市品質不斷優化。
護藍減污,讓“平潭藍”常駐
4月的平潭,碧空如洗,“藍”得令人心醉。“一呼一吸間,清新空氣沁入心脾,幸福感爆棚。”說起平潭的空氣質量,市民王靜毫不猶豫地給出了“五星好評”。
一組數據印證了王靜的幸福感:去年,實驗區環境空氣質量一級達標天數235天,二級達標天數127天,6項污染物指標年均濃度均達到國家標準。
平潭地處臺灣海峽與海壇海峽之間的突出部,常年大風勁吹,這賦予了其良好的大氣自凈能力。清新的空氣,一方面有賴于得天獨厚的氣象條件,另一方面也源自于當地政府的努力。
如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守住生態紅線?近年來,實驗區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持續打響藍天保衛戰,科學謀劃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狠抓各行業治理,從源頭上做“減法”,讓“平潭藍”更藍。
緊盯污染源,平潭打出了一套大氣防治“組合拳”:加強移動源管控,積極開展“散亂污”工業企業清理整頓工作,關閉17家“散亂污”工業企業;推進生活源管控,開展餐飲業油煙治理,新改擴建餐飲服務場所均使用燃氣、電等清潔能源。
提“氣質”,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目前,引起平潭空氣輕度污染的主要‘兇手’是臭氧。”實驗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負責人黃吉甫分析說,盡管空氣質量總體優良,但臭氧污染成因復雜,易受太陽輻射、濕度、氣溫、風速等氣象因素影響,防控治理任重道遠。
瞄準臭氧污染與防治,實驗區從“監測”“執法”兩端協同發力,嚴格落實港區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建設、生態環境網格化監管等環境污染防治措施,不斷提高全域空氣質量。
“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閩KA×××8,合格……”20日,記者驅車來到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二線卡口,距離卡口不遠處,智能設備正將車輛尾氣監測信息實時顯示在一塊屏幕上。
這是實驗區打造的遙感監測系統,專門針對機動車尾氣污染,構建全天候機動車排氣污染管控網絡,目前已將兩套設備分別安裝在平潭海峽大橋和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兩處入島口。僅2021年,共遙感監測車輛128萬輛次。
平潭還加快改造提升企業、項目廢氣排放,進一步遏制“看不見的污染”。以北厝垃圾焚燒發電廠為例,該發電廠在原有SNCR脫硝系統基礎上進行改造提升,增加兩套PNCR高分子脫硝系統,進一步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和降低排放濃度,實現了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增綠添景,提升城市品質
近日,記者走進平潭綜合實驗區蘇平片區上攀村,只見村道兩側種滿刺桐、紅葉石楠等綠植,房前屋后花果飄香,一派悠然的田園風光。而就在幾年之前,上攀村還是另一副模樣。
“原先,村內雞鴨散養、污水橫流;現在,樹木蔥蔥、環境優美,家園按下‘美顏鍵’!”村民林孝越感受真切。
上攀村的改變,得益于平潭實施綠島花城三年行動計劃,大力開展城區綠化、通道綠化、景區綠化、鄉村綠化,實施花化彩化提升行動,助推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如今,上攀村林地面積達2000畝,林木蓄積量達2200立方米。
放眼平潭,類似上攀村的美麗蝶變比比皆是。近年來,平潭先后創建上攀村、蘆南村、霞嶼村、橋錦頭村等15個“福建省森林村莊”,其中包括4個“國家森林村莊”,完成36座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綜合治理,鳴鳳山等廢棄礦山變身開放式生態公園,城鄉環境品質大幅提升。
以生態優先為理念,平潭持續不斷做好綠色“加法”,加快構建“一屏、四廊、八區”的海島生態安全格局,主動“減量、增綠”,將城市開發強度控制在30%以內,藍綠空間比例提高至70%,逐步打造“綠屏抱城、擁灣向海、山海相連、多團簇群”的空間格局,并成功收獲“國家森林城市”金字招牌。
此外,平潭還以水環境治理為切入點,開展三十六腳湖、東溪、西溪等河湖水系整治,復蘇河湖生態環境,確保實現河暢、水清、岸綠、灘凈、景美,進一步增進百姓生態福祉。
在平潭,綠色低碳出行也蔚然成風,一輛輛藍綠相間的純電動公交車構成亮麗的風景線。“我們相繼投運近百輛插電式純電動新能源公交車,并優化公交線網布局,打造綠色低碳的出行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實驗區交建局運管處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實驗區公交車輛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比例達100%。
好風景帶來好“錢景”,海島生態游逐漸興起:臨海而建的南部灣旅游度假區,憑借一灣碧海銀灘吸引八方游客前來打卡;走進紅衛村、貓頭墘等生態旅游景點,可沉浸式體驗山野之趣;北部生態廊道內,不乏自駕或騎行的市民游客,他們一邊觀賞山海景觀,一邊享受負離子空氣……據統計,2021年平潭累計接待國內游客約684.1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1億元。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