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一畝要二十五盤秧苗,二十五盤就是一萬一千株秧苗,每畝一萬一千株秧苗才能達到我們每畝八百公斤的目標產量。”在高釀鎮優質稻缽體育苗拋秧現場觀摩會上,天柱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羅國衡正在現場指導老百姓如何拋秧。
據介紹,與傳統技術相比,拋秧技術更加省時省力。拋秧技術的好處是能有效保證落田苗數并且不傷根,促使秧苗返青快分蘗早,且男女老少都能操作。
連日來,天柱縣農業部門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及時為山地稻田及缺乏勞動力的種植主體開展拋秧技術培訓及技術指導服務。據悉,今年天柱縣計劃實施水稻缽體拋秧1800畝,通過推廣該技術加快水稻栽種進度,促進增產增收。
“今天的拋秧技術培訓,對我們村來說很實用。現在勞動力外出務工的很多,缽體拋秧減少了勞動強度,老人們也能做,有助于實現稻田滿栽滿綠,實現今年水稻豐收。”高釀鎮豐葆村黨總支書記、主任羅國東說。
立夏剛過,在岑鞏縣天馬鎮苗落村的有機綠茶基地里,采茶工人三人一組正使用茶剪機在茶園里來回穿梭,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轟鳴聲,翠綠的嫩芽被快速收割進袋子里,不一會就采摘完一壟茶葉。
“現在每天有20多個人在基地給我們機剪茶青,每天能夠剪一萬公斤左右。”天馬鎮吳家庵有機綠茶基地負責人徐廷勇介紹說。
據了解,這段時間采摘的茶葉叫夏秋茶。該茶的采摘時間短、成本高。為解決這一困難,茶場更新了先進的采茶和加工設備,補齊了發展短板,年初還與安徽黃山毛峰集團簽訂了150噸的茶葉訂單。
岑鞏縣黔凝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遠祥說:“以前我們沒有這個好的機器的時候,一天只能做500公斤左右的干茶,現在能夠做2500公斤左右的干茶,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我們的效益,增加了收入。”
近日,在雷山縣郎德鎮也改村,辣椒集中育苗基地里一壟壟鮮嫩的辣椒苗長勢喜人,正靜待移栽。
“近期我們已經對永樂鎮、大塘鎮以及達地鄉都在開展辣椒苗分發,主要面向合作社及農戶進行發苗工作。”貴州雷公山苗侗山珍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市場部主管董璐璇說。
今年以來,雷山縣依托自身良好山地生態資源優勢,投入了211.6萬元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資金,大力推進全縣辣椒產業滾動發展。今年計劃辣椒產業發展規模為5000畝,覆蓋全縣8個鄉鎮近70多個村。
雷山縣大塘鎮副鎮長李進喜介紹說,大塘鎮今年辣椒種植有1500畝的散種和800畝的示范點。由公司供苗,負責按保底價回收,如果高于保底價的就按市場價回收。合作社負責組織辣椒種植、地塊整理,農戶通過務工來解決他們的就業。
下一步,雷山縣將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為出發點,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支撐、基地建設為基礎,持續加快辣椒產業發展步伐,為全縣鄉村振興提供助力。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